文/图 水产前沿 何鸿浩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靠近马礼君的塘口,满耳都是“嗡嗡嗡”增氧机打氧的声音。 今年,台山养虾人马礼君一次就更换了100台增氧机,养虾最高峰时启用了90台增氧机。 “我现在有15口池塘,约210亩面积,实际水面为150亩至160亩,最高峰启用了90台增氧机,平均每亩增氧机功率接近1Kw/h。从养殖前期开始,我就会用增氧机打氧,并逐步增加增氧机,一直到出虾为止。”养虾人马礼君对增氧机的使用格外重视。 国内养虾业有向两端发展的趋势,有人提起养虾就头疼不已,有人连年顺利越养越好。这些养虾高手们都有着自成体系的养殖方案,连年成功的台山养虾能人马礼君就对水体中的溶氧十分“挑剔”,他甚至认为“平时不打氧,后期想打都没得打”。为何他会发出这种感叹呢?且听马礼君为我们一一道来。 台山养虾人马礼君(左) 首造出虾,2019年开局顺利 马礼君2019年的早造虾已经全部出完,白虾总产量约为12万斤,总产值高达300万元。其中,成绩最好的是9号塘,水面为14亩,2月27日投苗50万尾,喂料15875斤,于6月22日出虾13000余斤,规格36条/斤,利润超22万。 “今年,我预计15口池子都能突破1000斤平均亩产。这个成绩在台山地区土塘里算是不错了,我也非常满意这个产量。事实上,我的产量原本会更高,最后出虾前因为养殖工人请假回家,管理跟不上导致出现死虾,死了约6000斤至7000斤。但总归早造虾还是顺利的,下一造虾我已经放苗了,预计中造虾能在中秋节前后出完,晚造虾根据后续养殖情况再进行决定。”马礼君谈起他今年的早造虾成绩以及剩余两造虾的想法。 马礼君塘头美景 虾苗很关键,但不是养殖的全部 养虾业中一直流传着“选个好苗,成功7成”的说法,马礼君对这个说法表示同意,但他还认为除了要关心这“7成”,也需要关注另外“3成”。 “虾苗是很重要,但不能将其妖魔化。其实现在选苗远比以前方便,很多信息都公开的,口碑和市场表现都有途径能了解到。最后综合考虑后,再从中选择一家大品牌,基本上都能拿到好苗。”马礼君谈到自己对虾苗以及养殖的看法,“但即便拿的是同一家同一批次的苗种,不同的人也会养出不一样的结果。所以我认为虾苗是很关键,但它不是养殖的全部,我们还需要注意其他环节。” 马礼君打样看虾 勤打氧、给足氧,益处多多 对比其他台山养虾人,马礼君塘口用的增氧机是最多的。据了解,马礼君年前一次性订购了100台增氧机,最高峰时启用了90台增氧机。 “我从2006年到现在2019年都一直养虾,养了13年,其中只有两年没有盈利,其余都是盈利的。勤用增氧机是因为我在2010年就发现增氧机的妙用。那年,我扩大养殖面积到200多亩,但塘多了,人管不过来,所以就勤开增氧机。然后我就发现,那造虾产量要比往常更高,虾吃料也会加快,池塘里的水也变得更好了。所以,从那时起我塘口的增氧机就一直比其他人要多。”马礼君谈到他发现勤打氧、给足氧的妙处。 打样称虾,约36头/斤规格 打氧,从早到晚、从放苗到出虾 马礼君格外重视增氧,每天从早到晚都开增氧机打氧,也从放苗前一直贯彻到出虾为止。 “我认为溶氧对养虾而言,非常重要。我今年早造虾的电费成本在1元/斤左右,即12万余元。有人说我浪费电,但我认为这钱花得很值,因为它保障了我的产量和成功率。想要高产,必须要多开增氧机。勤开增氧机还可以快速分解水体中的氨氮亚盐,保证水体处于较为合适的状态。而有些养殖户在前期不舍得打氧,往往会出现‘前期不打氧,后期没得打’的情况。”马礼君谈到他对增氧的看法。 “如果前期不肯投入,等到中后期才舍得投入,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我在养殖前期除了早早开启增氧机外,还会用各种高端料、开口料投喂,让虾苗更健康、体质更强。而且,增氧机在养殖前期也不需要配置太多,电费不会高到哪去,归根到底还是大家的观念没有跟上,看不到虾就不舍得投入。”马礼君谈到当地的养殖户想法。 马礼君出虾现场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