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大黄鱼越禁越便宜?养殖户有苦说不出!

2019-7-31 09:47|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38328| 评论: 0|原作者: 李帅|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苗种放流、饲料代替冰鲜、网箱拆除、鱼排升级改造、行情低迷,这些都是大黄鱼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牵动无数从业者的内心。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这么做,鱼价会涨!

  文/ 水产前沿 李帅

  苗种放流、饲料代替冰鲜、网箱拆除、鱼排升级改造、行情低迷,这些都是大黄鱼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牵动无数从业者的内心。

  第六届中国大黄鱼产业发展论坛暨第四届大黄鱼文化节将于8月11-12日在宁德召开,会议前期,笔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中国渔业协会大黄鱼分会秘书长韩承义。


  水产前沿:您怎么看前段时间苗企排苗后,又自发育了2批、3批苗,很多养殖户不接受。

  韩承义:今年按照苗企规划,育苗总量又会超过40亿尾,一尾苗的成本在7~8分,不放流必然亏本,因此苗企自主放流40%。放流之后头批苗价格近2毛,短期来看养殖户为苗企的行为埋单,但是不放流的话,明年黄鱼的价格可能会低于10块。2、3批苗不会影响头批苗的市场,因为放苗时间较晚,年前达不到商品规格,真正的影响会是明年春季,对放流效果打了折扣。育苗量应该做好规划,不能盲目繁育被动放流,浪费人力物力。

  水产前沿:今年市面上岱衢族苗被炒得很火热,售价很高,这是否会对闽东种苗造成影响?

  韩承义:在放流活动之前,闽东苗售价在7-8分之间,岱衢族超过2毛钱。岱衢族苗贵了一倍,主要是因为岱衢族苗养成的成鱼条形好,体色佳,商品价值更高。但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没有明显优势。市场上有对高品质、半野生大黄鱼的需求,长速慢无所谓,自然会选择岱衢族苗,但岱衢族苗今年仅培育2亿尾,相比于30亿尾的市场占比不高。闽东大黄鱼还是以走量为主,高端市场附加值高,但是需求少,所以还是看市场驱动调节。本土苗想有竞争力,一定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比如在抗病力或生长速度某一方面,有核心竞争力才不会被淘汰。

  水产前沿:近期宁德市关于大黄鱼药残检测监督得很严格,有什么成效呢?

  韩承义:我们协会很担心大黄鱼会成为下一条多宝鱼,饱受药残问题的困扰。通过推行检测服务,保证推向市场的每一条鱼都是合格的。据近期的抽检结果显示,宁德大黄鱼整体合格率很高,没有检出禁用药。部分限用药超标,我们都予以曝光,要求其停药整改,等到代谢完毕之后方可上市。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一鱼一码”可追溯系统,保证出问题了可以追责,未来渔业协会还是会从源头治理,保证不合格鱼不流入市场。

  水产前沿:前段时间网传宁德大黄鱼白点病很严重,今年的疫病暴发情况如何?

  韩承义:我们一直有帮助养殖户开展科学用药的行动,近期也会在城澳和牧洋水产合作建立一个技术服务中心,帮助养殖户应对大黄鱼各种病害问题,但白点病已经得到比较好的控制,没有暴发蔓延。其实白点病每年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外界民众不必谈之色变,随着温度升高,病情会进一步降低。

  水产前沿:近几年都在谈全程配合饲料替代冰鲜,目前进程如何?

  韩承义:今年受冰鲜价格便宜的原因,人工饲料代替冰鲜的势头减慢。大黄鱼人工饲料销售少于10万吨,而不能忽视的是,饲料代替冰鲜的目的是减少污染,有机质的污染可以很快分解,饲料袋的塑料很难在水体中降解。如果不能将白色垃圾回收的话,反而得不偿失。因此协会鼓励企业补贴回收,不能将污染留在宁德。

  水产前沿:关于提升宁德大黄鱼品牌形象问题,协会做了哪些努力?

  韩承义:品牌的前提是品质,公共品牌一定要做好品质。大黄鱼受流通方式的影响较大,只能吃到冰鲜鱼,很多食品加工企业都在努力尝试突破,做到和活鲜一样的口味。同时做好宣传推广,举办小龙虾一样的文化节,形成饮食文化。温州的大黄鱼是最贵的,因为他们“无黄鱼不成宴席”,宁德大黄鱼年成鱼10亿尾,每个中国人还分不到一条鱼。其次在宁德主产区要形成衍生文化,提高品牌附加值。
  




  【关键字】:大黄鱼  产业  品牌  市场行情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