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乳酸菌不用买?!看高手用“自培菌+三段式”模式高效养虾

2019-8-7 09:27|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47927| 评论: 0|原作者: 李钒|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北方养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唯变才有出路。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北方养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唯变才有出路

  文/图 水产前沿 李钒

  7月,北方的虾农开始进入收获的季节,但由于今年天气、种苗以及病害等各因素的影响,整体的养成率并不算高。

  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起起浮浮,加上环保以及虾价下跌的影响,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北方虾农的迫切渴求。

  天津西青有一位养虾高手,连续几年取得了成功。去年开始,他又寻求突破,摸索起三段式轮捕轮放养殖模式,又取得巨大的成功。今年他比别人出虾起码早了一个月,目前已经出了2万斤虾,而且比以前养得更轻松了。

  天津西青区养虾高手 李家松(左)和养虾大户 徐老板(右)

  李家松的虾塘

  标粗工作是重中之重

  小苗标苗池

  采用了双层膜,更保温

  与大部分人不同,李家松使用P5小苗加卤水进行标粗,虽然标粗的时间长了,但虾苗的性价比更高,在棚内更好调控。除了满足自己的池塘使用,也出售部分标粗淡化苗给朋友使用。

  P5小苗的标粗盐度是15格左右,标粗过程中逐渐淡化,接近零格时开始移入二级标粗棚。一般3月份开始标粗,如上图所示,为了保证水温,采用了双层膜的标粗棚,保温效果更好。

  在标粗阶段,李家松会给虾苗保证充足的营养,在他看来,养虾就像是养小孩,婴儿期的营养最为关键。此外,在标粗过程中,他全程使用发酵软颗粒饲料,在调节肠胃的同时,也调节了水质。

  二级标粗棚

  上图是二组标粗棚。小苗在棚内标粗至2000头左右,天气和水温合适时,即可移入室外养殖成池,投苗密度为2.5万/尾左右。“我今年降低了投苗密度,目的是在短时间内达到上市规格。其实我做过很多实验,投放4万尾和投放2万尾密度,最后的产值是一样。我明年还计划再降低密度到2万尾/亩,只有抢时间,抢规格,养虾的利润才能最大化。”李家松说到。

  李家松介绍,到五月初到中旬,标粗苗开始放入外塘进行养殖成,养殖50-60天,即可陆续笼捕上市,捕大留小。“6月下旬我的虾就已经达到40头规格,开始出虾,到现在已经卖了一个月虾,产量大概2万斤左右,亩出虾量达到250斤左右。”李家松说到,他预计今年平均亩产会超过1000斤。

  在6月中下旬,李家松在小棚内再标粗一批小苗,一边出虾一边标苗,同时将标好的虾苗移入养殖成池,捕大留小,出虾过程可以一直持续到10月份。

  “第二茬虾的投苗密度为1万尾/亩,密度更低一点。我的第二批苗已经达到6公分左右,再过20天,又可以笼捕上市。”李家松说到,他现在几乎每天都有虾上市,保证了资金的回笼以及降低了养殖的风险。

  另外,小棚也不闲着。李家松在标粗的小棚内继续投入虾苗,此批苗的出虾时间会一直撑到天冷。此时外塘虾已经售罄,小棚内的存塘虾将会有一个不错的价格。

  李家松总结了小棚标粗三段式轮捕轮放养殖模式有三个好处:

  1、延长了池塘的使用时间,一年可以养3批虾,效益更高;
  2、捕大留小,轮捕轮放,降低了养殖风险;
  3、上市时间提前,虾价更好。

  除此以外,李家松的一些养殖技术也值得借鉴。

  标粗小棚在标第二茬苗

  标粗池加了通风扇

  达到40头左右的大虾

  第二次投苗的虾已经在6公分

  益生菌自培自育,效果更好,成本更低


  李家松自己培养益生菌用于养虾,走进他的养殖基地,犹如就是一个小小的发酵工厂。如上图所示,是用于光合细菌培养的水袋,现已弃用,改为用桶培养。菌种均采购自河北奇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菌种只能使用一次,留种再扩培会影响使用效果。自己培养益生菌有两个好处,一是菌的活性好,浓度高,质量更有保证,二是成本低。

  “益生菌的使用为什么有时候没有效果,其实是用量不够或菌种不好造成的。但是如果用量足,成本又会非常高。实际上,自己培养益生菌的门槛并不高,可以很好地解决质量和用量的问题。”李家松说到。


  为了保证培菌的质量和效果,李家松还专门在河北奇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买了一台专业的发酵罐和菌种用于培养乳酸菌。“一个罐一次可以培养200升乳酸菌,24小时就可以完成,而且培养出来的乳酸菌浓度高,活性好,用于内服和调水效果都特别好。”李家松说到,“有时候不是菌不好用,而是因为市场上假产品太多了。”

  定制料

  此外,李家松使用定制料喂虾,由他提供饲料配方,饲料厂代工,尽管价格会稍微高一点,但虾料的质量更有保障。另外,虽然他的定制料只有36个蛋白,但在李家松看来,只要是货真价实的原料,36个蛋白就足够了。

  今年,李家松的养虾成绩比去年还要好,目前已经出了2万斤虾,价格比去年高出2-3元/斤。他的养殖模式也纷纷引来不少的效仿者,也给北方的养虾业提供了一个转型的方向。
  


  【关键字】:培菌  对虾  饲料  模式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