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水产前沿 何鸿浩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行走在唐山乐亭的海岸线上,放眼望去,各式各样的海参池与养殖车间如星罗棋布一般,但有三间车间却又与众不同。 这三间不起眼的养殖车间就是工厂化养虾养出15头大虾的“宝地”,也是养虾能手——唐山禾丰科技有限公司养殖板块负责人徐涛所负责的区域。 唐山禾丰科技的工厂化养殖车间占地约2万平方米,实际在1.2万平方米左右。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出了两批白虾,总计为47万斤左右,其中一部分早造虾的最大规格养到了15头/斤! 2018年,笔者曾拜访徐涛,见证他出虾时的情景。2019年,笔者仍拜访了徐涛,而他依然养殖成功,甚至在车间里将白虾养到了15头。毫无疑问,这个成绩非常亮眼且少见,也让众多业者感到震撼。为何徐涛的工厂化白虾养殖连年成功,甚至有所突破?且听徐涛为我们娓娓道来。 唐山禾丰科技有限公司养殖板块负责人 徐涛(左一) 高学历养虾团队,今年前两造已赚大钱 徐涛所负责的养殖车间已经出完第二造虾了,占地为20000平方米的养殖车间在7月出了23万斤虾,半年两造虾一共出了47万斤,第三造虾预计在8月底至9月上旬完成投苗。 “今年的对虾市场行情不太稳定,前期高价、中期断崖式掉价。在这种行情下,盈利点不在于虾的大小规格,更在于出虾的时间段。恰好,我们第一造虾赶到了好行情,加上规格够大,最大规格15头,出塘价最高达55元/斤。而第二造虾恰逢市场低迷,28头仅售24元/斤。但总的来说,养殖结果达到了预期水平,平均盈利还是赚了不少。”徐涛谈起养殖结果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禾丰科技的养殖团队总人数为10人,其中有2位研究生、8位本科生。显然,一次次的成功案例证明禾丰的高学历养虾团队理论与实践并重。 “我们认为高学历、大资本的团队是未来工业化养虾的主力军。学历在养殖中也大有用处,学历证明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其次具备专业知识可以对照实践,这两点意味我们的技术员进步会很快。更关键的是,遇到问题后,团队可以内部谈论,相互检验,用牢固的基础知识解决问题。接下来,养殖基地还将配备实验室,计划配备3个研究生,2个本科生。”徐涛非常重视团队的人才建设。 养殖可控,最为关键 标准化、流程化是工业化养殖的特点,徐涛对此表示高度认可,并表示力求将标准化、流程化落实到养殖生产的每个环节中。 “一直以来,工厂化都被人们拿来与土塘、小棚、高位池等养殖模式进行比较。工厂化养殖支持反季节生产、养殖环境较为可控的优点十分明显,但成本高、投入大和技术积累时间长的弊端也难以忽视。”徐涛谈到工厂化养虾的特点,“工厂化作为工业化养殖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形态,其优点与缺点都十分突出,但‘可控’二字在当下的养殖大环境下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研究工业化养虾的原因。” “我始终认为工业化养殖发展到未来,就是用各项标准和流程来指导实际的生产活动,并于养殖经验相结合以期达到稳定生产的目的。我也一直往这个方向琢磨,不断减少养殖中的不可控因素,减少不必要的养殖环节,并将养殖中的各个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归纳分类,记录成册。”徐涛提起自己对工业化养殖的思考。 暗室无藻养殖,减少不可控因素 据了解,禾丰科技拥有20000平方米的工厂化养虾车间,其中包括明棚、半明棚和暗棚。虽然每个车间都养殖成功,但徐涛对不同的养殖车间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判断。 徐涛表示:“事实上,我们认为禾丰科技的养虾板块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盈利的同时更多考虑的是降低养殖风险。所以,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去进一步降低风险,选择正确工厂化养虾模式就非常关键。” “明棚、半明棚和暗棚三种形式各异特点不一,但我最倾向的还是暗棚养虾。暗棚养虾以菌为主,水体中不存在藻类,无需考虑藻相变化,从而减少了养殖中的不可控因素。虽然暗棚养虾的饵料系数稍高一些,但它的可控性最强,更适合标准化管理,更适宜具有长期发展且要求生产稳定的生产群体。”徐涛认为减少不可控因素最重要。 平稳心态,控制养殖密度 并非工厂化养虾就能确保养殖成功,其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我认为很多时候,养虾想要成功,要做到‘不贪’。国内的养虾行业发展到今天,养殖技术和经验其实已经积累深厚,足以让我们顺利养成,但养不成往往是因为心态的原因。在产品选择、成本投入上贪图小便宜,在投苗密度和目标产量上贪图更多。”徐涛表示。 “对比周边的养殖场,我们的投苗密度稍低,因为我不追求20斤/平米的产量或是更多,我的目标产量只在12-15斤/平米左右。低密度投苗一方面可以降低养殖风险,另一方还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周边养殖场因为投苗密度较大,在用水和动保上投入较大,甚者会达到20元/斤,而我们可以控制在15元/斤左右。”徐涛谈到他的养虾心态。 养虾更要思考养虾之外 破局不仅在行业内,更在行业之外,养虾也是如此。笔者与徐涛在交流中发现,徐涛不仅深入专研养虾技术,更是关注着消费市场和水产品品牌建设的相关问题。 “现在业者大多都关注着如何‘养好虾’这件事,事实上我们还要关注如何‘卖好虾’。对虾是一个国际性的消费品种,影响因子很多,不能只关注国内市场的变化,还需要关注海外市场。闷起头来养虾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更应该结合市场来养虾,该出虾时就出虾。综合核算后,大家可能会发现在恰当的时候出虾可能会比后期养大后出虾盈利更多。”徐涛谈起他的出虾策略。 徐涛表示:“水产行业在品牌建设上一直是弱项。纵观整个农业,种植业和畜禽业品牌建设完善,说明优质农产品是备议价能力,但显然水产的进展不佳。但我们还是打算尝试一下,现在正筹备建立自己的水产品品牌,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关键字】:对虾 对虾养殖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