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生鱼——鲜活鱼深加工,未来将是前途无量! 文/图 水产前沿 林贞武 说起生鱼,有些地方叫黑鱼,这是一条让人又爱又恨,又想养又不太敢养的品种,行情好的时候可以让你一亩赚一辆宝马,行情不好时候却也有可能亏到猪肉都吃不起。整体来说,生鱼养殖体量近年来越来越大,跻身中国特种鱼类养殖量排行数一数二的地位,目前广东的主要数顺德,中山的养殖量最大,养殖技术相对较高以及资金也相对最为雄厚。以广东中山为例,养殖成本在6.5-6.9元/斤,由于塘租以及相关养殖技术等差异有所上下波动,亩产超2万斤很常见,如在2018年开春后行情好的时候,两斤上规格的鱼价格超14元/斤,亩收益至少14万元以上。 另外福建则聚集在漳州,浙江的主产区在湖州,安徽则在蚌埠,山东在微山,以上的养殖量占据中国生鱼(黑鱼)养殖量的大头,除此之外,在江苏盐城,湖南益阳,江西上饶,山东临沂,广西部分区域也有养殖,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生鱼的养殖量在48万吨左右,受行情影响,2019年可能略有下降,目前生鱼的总体行情处于成本价偏上一点点,普遍料比在1.4左右,微赚人工费。 生鱼可指乌鳢,俗称黑鱼 在鲜活鱼行情跌宕起伏的环境下,一个新的产业正在逐步崛起 随着消费群体的逐渐转变,年轻一代在消费品的选择会偏向于便利的产品,需求决定供给,这便是诱发了鱼产品深加工崛起的重要因素。笔者这次在广州渔博会的走访中,“你想得美,现在小年轻慢慢都不会说跑到菜市场去买整个活鱼回来自己处理啦,我女儿就是这样子”这是来自现场一位阿姨说的话。一语成谶,反映出在未来的大城市消费市场中,慢慢的加工过的半成品可能会变成一线城市的消费主流。在关于这个问题上,笔者特意请教了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在本次展会的一位负责人,对此其表示该公司在这方面也做过一定的市场调查统计,根据反馈上来的数据分析,随着消费人群以及消费习惯升级,在现今生活节奏的加快,在面对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节奏的压力下,这种简单快速的消费品目前在一线城市如北上广深发展苗头已经逐渐成型,在未来随着市场的逐渐打开,消费量将不可估计。 何氏水产 随着国家对于冷链构建的政策支持,在运输成本上的逐渐降低把控,消费端的逐步打开,一个个产业关键点的逐步攻克,近两年对于鲜活鱼深加工这个产业链来说可以说是发展迅速的黄金时期,未来更是前途无量。 从最先的简单冷藏运输到现在的半成品制品,比如在海水鱼板块上在简单的捕捞销售模式转变到半成品的加工,做成罐头,干货,鱼丸,肉片,肉酱等等产品,以下图片为在本次广州渔博会展示的部分产品: 从最开始的海水鱼转向淡水鱼的开发,在淡水鱼的品种中,其中最先开始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可能就是鲮鱼罐头了,随着市场的发展,近两年来根据市场的导向越来越趋向于特种鱼产品的开发,在这个深加工的这趟发展之车开动之时,生鱼搭上了这趟便利之车。 生鱼深加工产品层出,助力品种健康发展 目前对于生鱼的加工产品已经初步产业规模,从简单的宰杀清理包装,再到加工成鱼片,鱼柳,再到制作成肉丸以及酸菜鱼,一经推出,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其中生鱼酸菜鱼凭借无肌间骨,肉质光滑有弹性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各大消费群体在消费酸菜鱼该菜品的首选之一。 据介绍,在未来还会继续开发即食性的相关产品,消费者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优质鱼蛋白。 生鱼养殖未来可期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