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独家报道, 丰顺新希望预计2020年4月投产,是新希望六和广东新区实现“350水产成长计划”的重大布局 文/图 水产前沿 李晓欣 又有巨头在粤跑马圈地!8月29日,位于广东梅州丰顺县埔寨镇埔寨农场绿色饲料产业园区的丰顺新希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丰顺新希望”)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预计到2020年4月份,将建成年产能达24万吨(3条虾料线、3条膨化线、1条颗粒鱼料线)的专业化水产饲料工厂,剑指整个粤东以及福建的水产料市场。 主要嘉宾合影 嘉宾致辞 揭牌 两个月前,新希望六和广东新区提出了“350水产成长计划”,拟用三年时间实现50万吨的水产料销量目标,如今斥资1.5亿元投建丰顺新希望,一方面彰显了做强做大水产料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是谋划未来容量有可能突破1000万吨的广东水产料市场的重大布局。 掌管新希望六和广东新区首家同时也是最大的专业化水产料工厂,在广东新区大的发展战略框架及“打造生物环保饲料第一品牌”的市场定位之下,丰顺新希望总经理赵红开又有哪些思考和致胜之道。 丰顺新希望总经理 赵红开 年产能24万吨,2020年4月投产 水产前沿:请简单介绍丰顺新希望的基本情况。 赵红开:丰顺新希望是集团斥资1.5亿元在广东梅州兴建的分子公司,占地面积50余亩,两期规划新建3条虾料线、3条膨化线、1条颗粒鱼料线,年产能达24万吨,预计2020年4月份正式投产,也是广东新区第一家专业生产水产料的公司。待正式投产之后,丰顺新希望将承接揭阳国雄水产板块的业务,面向粤东市场。 丰顺新希望建成效果图 水产前沿:选址在梅州丰顺是基于什么原因? 赵红开:一方面是揭阳国雄这边已经没有地可以建厂了,另一方面是梅州丰顺有一个饲料工业园,离居民区比较远,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在那拿了块地。 3年要做到10万吨 水产前沿:近两年揭阳国雄水产料板块的基本情况及销售表现如何? 赵红开:揭阳国雄自1998年建厂时就开始涉足畜禽和水产料,其中水产料主要做虾料、鱼虾混养料、草鱼料、罗非料,今年开始涉足蛙料,去年水产料销量为2.6万-2.7万吨,今年预计可以做到3.5万吨。公司水产料的发展不算突出,除了市场竞争加剧,更多原因是由于建厂时间长,生产设备老旧,局限了水产板块的发力。丰顺新希望投产后,无论是生产系统还是原料预加工优化系统,都大大助力提升饲料品质优势。配合精准技术服务优势,将大大提升新希望粤东水产团队的市场竞争力。 水产前沿:丰顺新希望将于明年投产,是否制定了哪些发展目标和规划? 赵红开:广东新区“350水产成长计划”是3年要做到50万吨水产料,其中40万吨淡水料、10万吨特水料。丰顺新希望的目标是三年销量要做到10万吨,其中2020年目标销量6万吨,2021年是8万吨,到2022年做到10万吨。“350水产成长计划”,是新希望的成长计划,也是新希望人的成长计划,更是我们新希望的经销商及养殖户的成长计划。 粤东饲企产能远未满足市场需求 水产前沿:粤东区域不乏水产大型集团进驻,对于这个目标销量您会否有压力? 赵红开:实际上粤东是广东省料企竞争最不激烈的一个市场,以粤西为例,仅茂名就有28条膨化线,粤西一些优质、有18-20亩池塘的养殖户还会自己找饲料厂做代加工,水产料竞争非常激烈,而粤东潮汕区域只有5-6条膨化线,水产饲料企业的产能还远远满足不了这个市场的需求。对于未来三年在粤东市场做到10万吨我们非常有信心,信心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点: 一是产品。我们致力做高端生物环保饲料引领者,在当前水产饲料限抗、无抗的背景下,生物环保饲料是未来的趋势,能够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利用率,减少粪便氮排放,调节鱼虾肠道健康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最终产出安全优质的水产品,达到生态养殖,实现环境和产品的生态安全。 二是专业的团队和精准技术服务。我们现在已经招了20多个新人,再加上现有的团队,将打造30人左右的营销团队及20人左右的专业服务团队,我们也会从兄弟公司调动保产品过来,把技术服务做成精准技术服务,帮扶养殖群体增产增收。 三是参与养殖。公司将会自己租塘建立养殖示范基地,或是跟有意愿在养殖上做大做强的养殖户、养殖企业合作养殖,以养殖领头羊形式带动片区整体优化升级。针对粤东鱼虾混养产量低的情况,在养殖模式的调整方面会优化生态功能搭配及优化管理方式。增产,提高品质,综合增加收益。针对一些有行业视野有远见有新鲜事物接受能力的养殖群体,以后我们会逐渐在当地推广相对高端养殖品种,比如叉尾鮰、加州鲈等。这片区域相对原始,所以发展空间很大,加上集团总部和片区给予的支持,3年10万吨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 潮汕鱼虾混养陷困境,亟需破局 水产前沿:您认为当前粤东水产养殖存在哪些痛点?在这种困局之下,饲企的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赵红开:粤东水产养殖以鱼虾混养为主,占8成以上,饲料容量为20万吨,草鱼、罗非料13-15万吨,蛙料有30万吨。潮汕地区的鱼虾混养模式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亩产和成活率都低,今年成活率估计不足1成。一是苗种退化,当地大部分投的是土苗;二是养殖管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养殖户在放苗、水质管理等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三是养殖模式,潮汕基本都是混养草鱼,从30条/斤养到8斤/条规格,亩产也就两三百斤,虾亩产400-800斤左右,其中大部分在400-500斤,达到800斤的很少,二者的产量都不高,盈利空间小,模式上改良的空间非常大。 针对以上痛点,丰顺新希望会多方面介入。在苗种方面,我们会跟优秀的苗企合作,为养殖户提供优质苗种。今年有相当一部分养殖户已经尝到高抗苗的甜头,据说成功率有40%。高抗苗虽然比较贵,但是从成活率来讲性价比会更高。到明年高抗苗的优势会更加明显,采用高抗苗的养殖户将会更多。在饲料方面,推广生物环保饲料,提高鱼虾的成活率和抵抗力,减轻环境负担。在养殖模式方面,我们会探索高产养殖模式,也会推广相对高端的养殖品种,帮助养殖户提高产量和效益。 丰顺新希望的技术服务团队整合了有资深养殖经验的技术管理型服务型复合人才。会在养殖模式及管理手法上优化改良,也会在自营养殖场养殖示范,争做粤东养殖领头羊,带动粤东养殖业升级。 水产前沿:在粤东潮汕地区推广加州鲈、叉尾鮰等品种难度大不大?丰顺新希望将如何开展? 赵红开:在潮汕地区推广养殖加州鲈等品种的难点不在于没有消费市场,而是各环节没有合力去推。一方面,由于潮汕地区基本没有养殖,市场供应量比较少,消费者没有得选择;另一方面是加州鲈从珠三角鱼塘到潮汕百姓餐桌上需要经过多个流通环节,运输成活率也较低,导致终端鱼价较高。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