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浅析几种常见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019-8-30 09:59|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67816| 评论: 0|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笔者多年服务养殖一线,在这里对这几种常见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做一简要分析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笔者多年服务养殖一线,在这里对这几种常见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做一简要分析

  文/图 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刘坤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物质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对需求也逐年提升,水产养殖业也在迅速地发展。同时环保问题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也日益凸显,然而人们对生态、绿色、健康、安全的水产品的追求却从未停止。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探寻不同的方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水产禁抗”呼之欲出,因此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微生态制剂或活菌制剂又称为益生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它们参与氮循环、硫循环等,把池塘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然而不同的菌种其使用条件和目的也不尽相同,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蛭弧菌、硫细菌等。笔者多年服务养殖一线,在这里对这几种常见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做一简要分析。

  一、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是一种可形成芽孢的好氧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耐酸、耐盐、耐高温、快速复活和分泌多种能降解有机物的酶类(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特点,不仅能有效抑制宿主肠道有害病菌生长,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还能直接利用水体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分解池底有机物,降低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另外还能利用分泌的多种酶类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进而减少甚至消灭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体,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拌料摄食能够改善水生动物肠道微生物区系,增强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动物对钙、磷、铁的利用,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增强机体抗病力,降低饵料系数。常见的种类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等。


  注意事项:

  1、芽孢杆菌是好氧性细菌,应在晴天使用,泼洒时最好开启增氧机,增加溶氧,使其在水体迅速繁殖形成种群优势;
  2、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多为粉状产品,以休眠孢子的形式存在,使用前需打氧活化6-8小时进行增殖,提高芽孢杆菌的使用效率。

  二、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是地球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是一类没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光合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水生环境中光线能透射到的缺氧区,适宜水温为15—40℃,最适水温为28—36℃。

  光合细菌能大量利用水中的氨氮,能有效避免“水华”的产生,如蓝藻的大量繁殖。水体中施入光合细菌后,硅藻、小球藻等有益藻类成为优势藻类,而蓝藻、甲藻等有害藻类受到抑制。

  此外,光合细菌可以产生抗病毒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独特的抗病、促生长功能。



  注意事项:

  1、不可与消毒杀菌剂混合使用,水体消毒杀菌3天后方可使用;实际上,坚持使用光合细菌,比频繁使用消毒剂效果要好得多;
  2、使用前将菌液光照1小时以上,效果更好;
  3、晴天、水温20℃以上使用效果较好,阴雨天、缺氧浮头时不得使用;
  4、存放中发现有发黑现象时,立即给予适当的光照,能自行缓解并恢复正常,不影响效果;
  5、光合细菌禁止使用金属容器存放;
  6、优秀的光合菌每毫升菌液应含光合细菌的数量为100亿以上。

  三、乳酸菌

  乳酸菌属于厌氧或兼性厌氧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这类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至少包含18个属,共200多种。

  乳酸菌代替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水质改良、治疗疾病以及对水产动物免疫等方面。

  以饲料形式饲喂的乳酸菌一部分可以在肠道内定植,大部分则通过粪便排泄到水中,从而使水体中乳酸菌的数量升高成为优势菌。这样不仅可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明显抑制肠道和水体的弧菌,而且还可通过直接的化学作用和间接的促进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消除水体中的亚硝酸盐,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注意事项:

  1、乳酸菌使用时可用红糖水活化增殖,提高乳酸菌使用效率;
  2、使用乳酸菌拌料应间歇性进行,长期连续使用易导致肠道酸度过高,肠壁变薄,影响饲料消化吸收。

  四、酵母菌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是一种典型的异养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够存活,是一种天然发酵剂。

  在有氧的情况下,它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且酵母菌生长较快。在缺乏氧气时,发酵型的酵母通过将糖类转化成为二氧化碳和乙醇(酒精)来获取能量。酵母菌适宜生长在多糖偏酸环境中,体内富含蛋白质和多种B族维生素,不耐热。酵母及其培养物可有效地改善胃肠内环境和菌群结构,促进营养质消化吸收,抑制病原菌繁殖,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提高水产动物品质,是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



  注意事项:

  1、酵母菌适宜在偏酸水体中生长,使用前应先调节水体pH;
  2、酵母菌在有氧的情况下生长较快,应选晴天上午使用,且开动增氧机,增加水体溶氧。

  五、蛭弧菌

  蛭弧菌是寄生于其他细菌并能导致其裂解的一类细菌。它虽然比通常的细菌小,能通过细菌滤器,有类似噬菌体的作用,但它不是病毒,确确实实是一类能“吃掉”细菌的细菌。寄生型蛭弧菌生长,要求pH6.5-8.5;温度23-37℃,低于12℃,高于42℃时均不生长;能稳定分解蛋白质,一般不直接利用碳水化合物,而以肽、氨基酸作碳源和能源;主要通过粘附、攻击、侵染、裂解其他细菌(弧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的方式使自身得以生长繁殖。

  蛭弧菌在水产领域发挥很大的作用,对青虾红鳃、河蟹甲壳溃疡、鳃出血等有很好等功效。蛭弧菌从预防的角度来说,它不会产生类似于抗生素那样的耐药性,它属于裂解生物,很脆弱,50度的水温可以把它完全杀死,所以不存在耐药性的问题。


  注意事项:

  1、勿与抗生素及消毒剂同时使用,一般间隔2-3天;
  2、尽量使用冻干粉,浓度和活性有保障;
  3、使用时候需要开增氧机,增加水体溶氧量。

  六、硫细菌

                                                                                                                                                                                                                  
  硫细菌能将自然界的还原性硫化物氧化成硫磺或硫酸,是自然界中硫元素循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广泛分布于土壤、淡水、咸水、温泉和硫矿中。菌的类型多样,有的是丝状,有的是单细胞,有的靠鞭毛运动,有的无鞭毛靠滑动进行运动,有的是严格化能自养型,有的是兼性自养型;有的菌虽能氧化硫化物成硫酸,但在体内不积累硫磺粒,如硫杆菌中的许多种属此,习惯上称这类菌为硫化细菌。

  水产养殖中后期,池塘底部环境恶劣,底泥无氧呼吸加剧,残饵粪便、死亡藻类、老化水草等大量聚集,加重了塘底负担,很容易产生硫化氢。此时干撒硫细菌颗粒,能消除硫化氢,同时抑制某些对酸敏感的病原菌的生长。

  其作用机理为:

2H2S+O2=硫细菌=2H2O+2S+能量(3)

2S+3O2+2H2O=硫细菌=2H2SO4+能量(4)

6CO2+6H2O=能量(3)(4) 酶=C6H12O6+6O2


  生态、绿色将是以后水产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只有将微生态制剂科学合理的应用到水产养殖的各个环节,才能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对破坏,同时,也会为人类提供健康、安全、绿色的水产品。

  作者简介

  刘坤



  水生动物职业兽医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获得水产养殖专业学士学位,现就职于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南京市高淳区总店长,2017年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聘请为企业导师。曾参与甘肃省农牧厅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祁连裸鲤人工繁育工作,鲟鱼、虹鳟病害防治工作。长期服务于水产养殖一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践经验。对冷水鱼、河蟹、小龙虾、甲鱼、黄颡鱼等特种水产经济动物病害防治和养殖池塘水质调控有独到见解。提倡调节和维护养殖水体生态平衡,促进水产行业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绿色、生态、健康、安全的水产品。 
  


  【关键字】:细菌  替抗  微生物制剂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