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为何他们敢在北方用高位池养虾?

2019-8-31 10:41|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33186| 评论: 0|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北方虾料战火纷飞,这家饲料厂却气定神闲养起了虾
  文/图 水产前沿 何鸿浩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北方还没有成熟的高位池养虾案例,我们想做成这个示范。”唐山禾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朝辉自信地对笔者说道。

  水产饲料界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各个地区多个板块都已经战火纷飞,北方虾料板块也没有例外。价格战、促销活动、铺货抢市场,各厂家为了销量和市场争得不可开交,但唐山禾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丰科技”)却异常淡定,不慌不忙、气定神闲地用高位池养起了白虾。

  此次,笔者就目前北方的饲料市场格局和禾丰科技启动高位池养虾项目两个主题采访了唐山禾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朝辉,了解禾丰科技的真实想法。

唐山禾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朝辉(中)

  市场“乱战”,三招应对战火

  今年,无论是苗种、动保还是饲料,枪炮声都已经打响,水产界仿佛进入了“乱战”。环渤海地区虽然远在北方,但战火也蔓延至此。唐山地区的饲料厂们也深深感受到“寒冬”将至,大家的日子不好过了。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现在都在烧钱扛着,就看谁先坚持不住。但最先倒下的,很有可能是那些没有用户群体的小饲料厂。”杨朝辉谈到今年北方的饲料局势,“乱战是早已预见的,当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有这一过程。经过洗牌重组后,市场才能更加规范,企业才能更好发展。事实上,禾丰科技也早早做好了应战准备。”

  针对当前局势,杨朝辉表示禾丰科技的应对只有三招:

  1.推进市场增加基础销量,平摊费用以降低单吨费用;

  2.研发改进、大力推广功能性饲料,牢牢占领顶端市场;

  3.养殖模式改进,开启禾丰科技高位池项目。

禾丰科技的标语

  开拓者,从工厂化到高位池

  提起在北方养虾,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大汪子、土塘或者工厂化等养殖模式。高位池甚至不在众人思考范围内,显然高位池与北方的关联度比较低。不可否认的是北方部分地区确实具备用高位池养虾的基础条件。而禾丰科技选择了开拓,尝试在唐山沿海区域进行高位池养殖。

  “我们禾丰科技志存高远,希望成为开拓者。而且,我们这些年在工厂化养虾上沉淀了许多,有了一定成绩和经验,所以就将目光投向了其他养殖模式。”杨朝辉谈到禾丰科技的高位池项目,“另外,虽然现阶段北方养虾仍以大汪子、土塘等粗放式养殖为主,但未来也需要模式升级,尤其是土塘模式。而高位池、工厂化就是转型方向之一,我们不过是提前为养殖户们摸索道路。”

  杨朝辉表示:“禾丰科技的高位池项目已经启动,第一期规模为800亩。主要特点有三,大蓄水池、海水处理以及尾水处理。这三个特点分别适应了北方独特的水环境、降低养殖风险以及符合国家对养殖业的要求。”

禾丰工厂化车间养成的大虾

  互利共赢,推动养虾模式升级

  当笔者问起高位池项目的真实目的时,杨朝辉非常直爽地说到:“养虾当然是为了赚钱,我们高位池养虾也是要盈利的。随后,等到技术成熟后我们会开始推广禾丰高位池模式,为当地养虾业转型升级贡献一份力量。当然,我们也希望借着推广之势,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影响力和饲料、动保的销量。”

  “禾丰是一个持开放态度的企业,我们一直都追求互利共赢。禾丰也乐于将好的技术和成果与大家分享,更愿意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同时,我们也希望能探出一条发展道路,让北方养虾人增产增收,让养殖户在养虾时有更多养殖模式可选。”杨朝辉欢迎各位业界同仁来交流与指导。

  杨朝辉表示:“土地,已经拿下了,约800亩;饲料、动保我们自己就能提供;苗种,打算沿用工厂化所用的几个品牌;团队,交由养殖板块同事负责,我非常信任禾丰的高学历养虾团队。现在等的就是土地修整、池塘挖建以及生产计划的敲定。”

  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禾丰科技高位池项目,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字】:高位池   对虾    对虾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