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杨弘:产业技术体系的价值所在是解决问题

2019-9-24 08:37|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24229| 评论: 0|原作者: 李静|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特种鱼登上寻常百姓的餐桌。然而,不少特种鱼品种都面临种苗、病害、饲料、养殖技术等诸多发展瓶颈,产业规模突破难度大。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文/图 水产前沿 李静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特种鱼登上寻常百姓的餐桌将是大势所趋。然而,不少特种鱼品种都面临种苗、病害、饲料、养殖技术等诸多发展瓶颈,产业规模突破难度大。2017年成立的国家特色淡水鱼体系将从育种、饲料、病害、养殖、加工、产业经济6个方向实施重点研发计划,以科技支撑引领特色淡水鱼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那么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在十三五期间将重点解决哪些产业问题?科研机构怎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日前,水产前沿杂志采访了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弘。

  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杨弘

  11大类、33个岗位科学家、165个团队成员,
  集聚了全国80%以上的产业人才和研发能力

  水产前沿: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的职能和计划,以及迫切要做的事情有哪些?体系在十三五期间将重点解决哪些产业问题?

  杨弘:国家特色淡水鱼体系是2017年由从原来的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经过扩容调整后形成的,包含了内陆渔业里除大宗淡水鱼之外的绝大部分品种,主要包含11大类:罗非鱼、鳗鲡、鮰、鲈、鳢、鳜、黄鳝、泥鳅、黄颡鱼、鲟鱼、鲑、鳟。体系主要围绕特色淡水鱼产业链各环节需求,以产业应用技术为核心,重点从育种、饲料、病害、养殖、加工、产业经济6个方向实施重点研发计划,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以上方向也对应形成了体系下的6个功能研究室:遗传改良研究室、营养与饲料研究室、病害防控研究室、养殖与环境控制研究室、加工研究室和产业经济研究室。目前体系共聘用了33个岗位科学家,团队成员165人,还有分布在全国各主产区的19个综合试验站,基本上集聚了全国80%以上的产业人才和研发能力。

  我们体系成立的目的是为产业提供一些实用化的技术,针对产业需求来开展一些技术研发,可能这些技术短期看不到明显的效益,但我们的目标是解决产业的一些基础和瓶颈问题,从而促进特色淡水鱼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方面:环境友好和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主要是减少水体氮、磷排放,通过遗传改良手段选育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病害少的品种,饲料方面可以研究能够代替冰鲜活饵的配合饲料,养殖与环境控制方面可以研发一些水质改良剂来改善水质等等;质量安全即指水产品尽量少用药或者不用药,其实这个跟环境友好也是密切相关的,做到了环境友好,病害减少了,自然用药也减少了,水产品就更加安全了。

  我们的研究是要跟产业紧密结合的,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全产业的问题,需要行业的人都能参与进来,所以饲料厂、加工厂、种苗企业、媒体、一些新兴的公司以及认证机构等等,都会是我们合作的对象。

  产业技术体系的价值所在是解决问题

  水产前沿:科研机构怎么做到跟产业结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杨弘:我们这个体系现在考核方式跟以前传统的科研项目不太一样。传统科研项目最终是用论文、专利、奖励、证书之类的来评判完成程度,至于最终能不能应用到生产中就没有去管。我们的考核是要请一些懂产业应用的人参与进来,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会是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所以这方面我们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深入到产业中间去,不是说我们关起门来在实验室里做好了以后的事我们就是不管了。我们会跟企业、媒体等相关产业人士接触的比较多,就是考虑到做好以后怎么样能够解决实际的生产问题、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从去年开始,农业农村部下达的项目任务会给明一个方向,但在成果量化方便会相对宽松,不像以前的科研项目对论文、专利等要求比较多。现在的考核方式转变为看你的科研成果应用情况,比如跟你对接的企业得到了什么发展,产生了多少经济效益,这才是重点。产业是需要你解决问题,碰到什么问题来找你,真正的解决了那才是对产业的贡献,也是我们体系的价值所在。

  美国其实很需要像罗非鱼一样物美价廉产品,
  国际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代替中国

  水产前沿:中美贸易战对特色淡水鱼产业有什么影响?

  杨弘:贸易战主要会对罗非鱼、叉尾鮰等出口型产品造成一定影响。随着前些年贸易战的影响,国内厂家已经意识到过分依赖美国市场存在较大风险,已经积极开拓美国以外的市场。目前美国已不是最大的目标出口区域(仍是单一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国内消费市场也作为各厂家的重点开发区域,随着80、90后一代成为家庭消费主力,传统水产非鲜活不吃的思想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加工冻品,水产品加工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综合以上因素,目前中美贸易战对特色淡水鱼产业影响并不是很大,美国其实是很需要像罗非鱼一样物美价廉的产品,这类鱼是面向普通老百姓,需求量非常大,国际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代替中国。贸易战打起来后习惯以中国加工鱼片为食物来源的美国家庭可能面临家庭开支增加。

  通过监控尾水达标排放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以及研发更高效的配合饲料来替代冰鲜

  水产前沿:特色淡水鱼冰鲜鱼养殖还有一定比例,目前国家已提出限制冰鲜鱼的使用,您对产业有什么建议?

  杨弘:目前,我国的特色淡水鱼中的加州鲈、乌鳢还有一定的冰鲜使用比例。这两类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其显着营养特点是需要高达40%-60%的饲料蛋白质,在发展初期,投喂冰鲜杂鱼是解决养殖饲料问题的有效方案。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大量鲜杂鱼的投喂就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如饲料浪费、水环境污染、成本增加,以及加剧幼鱼捕捞而导致的渔业资源破坏等,显然是不符合环保的要求,也不符合产业长远发展的要求。

  目前来看,虽然尚未全面禁止养殖生产中冰鲜杂鱼的投喂,但随着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禁止冰鲜杂鱼投喂将是必然的趋势。但目前中国的水产养殖还是以一家一户的家庭养殖模式为主导,监管起来难度比较大,简单的一禁了之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法是通过监控尾水达标排放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研发更高效的配合饲料来替代冰鲜,选育更能接受配合饲料的品种等,引导养殖户使用更加环保的养殖方式。

  从终端水产品流通市场的管控
  倒逼养殖过程的规范化

  水产前沿:目前水产品安全监管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实现健康养殖保障食品安全?

  杨弘: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历来都很重视,消费者也非常关心。相比畜禽规模化养殖为主,水产还是以个体户养殖为主,市场交易也处于一个松散的状态,监管难度比较大。目前实行的抽检制只能了解基本情况,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较为可行的方法是从终端水产品流通市场(比如农贸市场、商超等)去抓,实行严格的检验制度,反过来倒逼养殖过程的规范化。比如猪也经历了从私自屠宰到集中屠宰检测质量合格才上市的过程。通过严格的上市前检验,控制不合格品不流入市场,并实现水产品来源可追溯,发现问题实施流通商问责制,处罚措施到位,倒逼其在收购水产品前进行严格的检测,不合格品无法上市,养殖户自然不敢轻易违规养殖。

  养殖户本身是在不断追求更高的利润空间,导致养殖密度越来越高,而鱼塘本身水体的承载力有限,必将对自然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这两方面的矛盾是长远存在的。单纯靠养殖户本身是无法实现水产品安全的,这是全行业每个从业者的责任,需要一个综合的措施。选育抗病力强、饲料利用效率高的品种、优质的配合饲料、高效的疾病防控体系、完善的水质改良方法等综合措施使养殖品种少生病,实现绿色养殖,用药自然就少了,尾水排放也合格了,最终实现了水产品和水环境的安全。

  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
  一大批现代化水产品加工企业

  水产前沿:您怎么看待水产品加工产业?它未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杨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水产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包括鱼糜制品加工、紫菜加工、烤鳗加工、调味制品、罐装和软包装加工、干制品加工、冷冻制品加工和保鲜水产品加工、海藻食品、海藻化工、海鲜保健食品、海洋药物、鱼皮制革及工艺品在内的现代化水产品加工企业。水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可以对水产养殖业形成拉动作用,改变了以往活鱼流通的种种不利影响,成为水产品消费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水产品加工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方便化(整条去鳃、内脏、鳞片后速冻,既营养丰富又耐贮存,携带方便)、模拟化(鱼浆制成色、香、味、形近似蟹、虾、贝、鱼翅、鱼子等模拟产品,成为特色的水产方便食品或配菜品)、保健化(利用鱼肉、鱼骨、鱼鳞等,深加工制成胶原蛋白、功能氨基酸等各种水产保健食品)、鲜活分割化(经过科学的分割处理后保持原有的新鲜口味,可分割成冷冻小包装,这样贮存时间长,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方便选购)。

  规模化、规范化养殖将成为主流,
  智能化养殖时代将加快到来

  水产前沿:您怎样看待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杨弘:未来随着90后、00后的家庭崛起,水产品市场需求趋于多样化,快捷方便的饮食文化兴起,不再非鲜活不吃,逐渐接受加工冻品,水产品加工将迎来发展机遇;市场全年均衡需求,传统的年初投苗、年底出鱼的模式不能满足,相应的种苗、饲料、养殖技术等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养殖模式逐渐趋于多样化;未来一方面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规模化、规范化养殖将成为主流,智能化养殖时代将加快到来。
  


  【关键字】:淡水渔业  加工  规模化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