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听“老司机”讲那虾农被坑惨之事 文/ 应城市胡一生水产平台 胡升翔 2019年,注定了是个不平凡的一年。对小龙虾养殖老板们而言,前高后低的虾价,虽然极少数靠卖虾苗为业的老板赚到了一桶金,但对绝大部分养成虾的老板而言,却是灾难性的后果。 时间运行至10月份,最振奋人心的“十一”阅兵让全国人民处于欢乐的亢奋之中。欢庆之余,网上小龙虾卖种虾的信息也满天盖地起来,更有不明就里的养虾老板大肆购买种虾。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便是个大大的坑! 一旦落入种虾坑,亏本之坑深又深! 一、背景 在网上,特别是微信朋友圈及微信群中,经常能看到卖虾苗及种虾的信息,并且是一年四季都在卖!还不时充斥着当天有多少多少货发往何地、某地某老板买了多少种虾等等内容的视频,似乎是以此为证,证明卖虾的生意好、买虾的捡到了金元宝一般。在进苗旺季及正常投种虾季节,这些信息和视频并没有奇怪和置疑之处,但时至近十月中旬,居然还有大卖种虾和大进种虾的信息和视频在微信中广为传播,那就值得玩味了!到底是卖种虾的错了?还是买种虾的错了? 微信群各种卖种虾信息 二、心态 我们不妨从买卖双方各自的心态来聊一聊。 1,卖虾者的心态 作为做生意的一方,将货物低价买进来,高价卖出去,赚取中间的差价,这是卖虾者最正常的心态,我们对此也无可厚非。卖虾者除了最关心的差价,其余都会放在次要的地位,良心好一点的虾贩,还会适当考虑一下种虾的质量和投放成活率。至于何时放种虾最合适、种虾还能不能下仔,这已经超出了虾贩关心的范畴,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似乎更没有这方面的义务。 2,买虾者的心态 现在买种虾的,最为关心的是价格和成活率。只要价格便宜,放到池中死得不多,那就非常满意了;只要放下去能活下来,就一定能赚到钱。这就是现在买种虾者的真实心态!种虾的质量靠虾贩的良心,种虾能否繁殖靠天运,好像没有什么自己能把握的。至于应该是何时放种虾、种虾质量如何鉴别、何时能出苗,这已不在考虑之列,再说刚进入养虾行业,也确实不懂。反正听别人说,”现在正是进种虾的时候、能出早苗”等等,现在价格也低,先买进了再说! 从上面分析的双方心态来看,一个要卖,一个正好要买,所以,自然双方满意,皆大欢喜。 但皆大欢喜的背后,虾农已然窃喜入坑! 三、认知 根据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正高职高级工程师舒新亚老师研究的成果表明:7月投放亲虾,9月初可出苗,虾苗在越冬前可生长60-80天;8月投放亲虾,10月初可出苗,虾苗越冬前可生长40-50天;9月投放亲虾,11月中旬出苗,虾苗越冬前只能生长10天。10月投放亲虾,一般50%都已产卵。11月投放的成虾,一般80%都已产卵。结论表明:亲本虾投放最佳时间是6-8月,最迟不要超过9月底,应尽可能早。 虾苗 从十月份尚能捕捞到的小龙虾来看,有的幼苗已脱落,有的看得到幼苗明显附着在腹部,有的还是受精卵粘附在腹部,还有少部分还未产卵,头胸甲中卵粒呈咖啡色。从比例的角度看,未产卵的已是少数派了!即使是这部分未产卵的种虾,现在投放后,出苗恐怕已到明年3月份了,从明年不乐观的虾价趋势来看,即使出苗,意义已不是太大了。 四、辨别 购买小龙虾种虾,要防被坑,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小龙虾母虾是否已产过卵。 通过肉眼,凭经验是可以看出母虾是否产过卵的。正确判断小龙虾母虾是否孵出过苗,有利于种虾购买者购买种虾时正确选种。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总结出较为实用的判断方法,具体操作为:一看,二捏,三掀盖。 抱卵虾 抱籽虾 1、一看 看腹部,产过卵的,一是腹部为白色,二是游泳足呈无力松散状。找个青头虾一对比,差别是非常明显的。 抱过卵的虾 2、二捏 产过卵的,一是捏腹部二边的硬壳,一捏就瘪。二是捏尾腹部,稍力即下陷,无丰满感,手感无肉,非常明显。 3、三掀盖 打开头胸甲,产过卵的,卵巢卵粒呈糊状,色黄。未产卵的,卵巢卵粒分明,色呈咖啡色等其他颜色。 但最为准确的还是要打开头胸甲最终确认。产过卵的母虾,现在卵已极少,呈桔红色。未产卵的,卵呈咖啡色。刚排卵的,卵粒已在腹部,呈黑色。当然抱仔虾就更明显了,腹部已明显见仔。 桔色卵 棕色卵 黑色卵 产过卵的虾 五、损失 既然我们买到的绝大部分是产过卵的母虾(当然也会掺入交配过的公虾),那么,这部分虾就完成了一生的使命,越冬死亡率会极高!如果没有预判到这一点,适时捕捞上市,那么仅这一部分的损失就是很大的! 母虾 公虾 另一方面,即使没有产过卵的母虾能够活到产卵的那天,其出苗时间也已经很晚,甚至要晚于精养池的苗期,其时的虾苗早已不值钱了。这样算来,比起直接购苗,购种虾繁苗的成本会更高! 最害人的是,我们买种虾都是指望来年虾苗多多,既然指望自己的虾苗,当然就不会买早苗。如此一来,早苗没有进,自己又没苗,将会生生错过赚钱的早虾生产期!这损失就更大了! 六、结语 在中国,现在的环境下,强买强卖现象基本没了市场,剩下的只是愿买与愿卖。无论养殖什么,我们首先必须对养殖对象最基本的知识要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否则,被坑只会来得迟与早! 温馨提示: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言论为笔者(应城市胡一生水产平台 胡升翔)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