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小对虾,大产业,大梦想 文/图 水产前沿 李钒 对虾养殖面积5万亩,年产量2.2万吨,产值8.6亿元,利润4.6亿元,年产P10虾苗20亿尾,培育3公分以上大苗5亿尾,汇集了30多个知名虾苗品牌…… 这,就是山东博兴县,其中又以乔庄镇的对虾养殖名声最大。 博兴县万亩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基地(来自:齐鲁网) 10月12日,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中国渔业协会、滨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中共博兴县委、博兴县人民政府主办,博兴县农业农村局、博兴县文化旅游局、博兴县渔业服务中心、乔庄镇人民政府、山东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承办的“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中国博兴乔庄白对虾节”在博兴县乔庄镇隆重举行,开幕式上,中国渔业协会为博兴县获得“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县”称号授牌,为乔庄镇获得“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称号授牌。 此次活动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国内首个以南美白对虾为主题的文化节庆活动,对增强“乔庄白对虾”品牌效应,推进博兴特别是乔庄渔业品牌提升,推动博兴打造中国特色渔业之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也为全国各地发展和推广南美白对虾产业提供了优秀样板。 活动现场 “博兴县正全面开启淡水养殖‘二次创业’,加快推动品种向高端化、服务向一体化、管控向智能化转型,现已形成以南美白对虾为主,美国加州鲈鱼、澳洲龙虾等特色品种齐头并进的养殖格局。”博兴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吕明涛表示,未来还将进一步放大博兴“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县”的品牌影响力,促进渔业新旧动能持续转换。 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德章表示,这二十年来,乔庄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探索引进白对虾,利用小对虾擘画大文章。未来,还要做好做好以虾为媒、以虾会友、以虾招商的大文章,坚定不移走以特取胜的开放式发展道路,把县域经济特色不断做优做精。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林国华则表示,南美白对虾是博兴县淡水养殖优势主导产业,办好白对虾节不仅有利于扩大和提升博兴白对虾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也有助于增强白对虾产业文化内涵。 博兴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吕明涛 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吕德章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 林国华 中国渔业协会会长、原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 赵兴武 黄河边上孕育出生态对虾 博兴县位于鲁北平原黄河下游南岸,水利条件优越。乔庄镇位于博兴县最北部,黄河下游南岸,素有“江北鱼米之乡”的美誉。博兴县于2001年引进南美白对虾,充分利用沿黄盐碱地资源和充分利用地下微咸水资源合理开发,经过20年的发展,南美白对虾成为博兴县淡水养殖优势主导品种。其中生态精养池塘面积3.8万亩,鱼虾混养面积1.2万亩,对虾年产量达到2.2万吨,年产值8.6亿元,利润4.6亿元。 其中成绩最为突出的是乔庄镇。目前,乔庄镇形成了3.2万亩无公害南美白对虾精养示范区,平均亩产1000斤,亩产值25000元,亩利润14500元,全镇超过千亩的无公害淡水养殖基地达到11个,产量2400万斤,产值6.2亿元,利润3.5亿元,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称号。 南美白对虾产业给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极大刺激了资本和人力涌入对虾产业,产业蓬勃、健康发展。2013年,山东省渔业协会就授予博兴县“山东南美白对虾养殖第一县”、乔庄镇“山东南美白对虾养殖第一镇”的称号。 养殖户丰收喜笑颜开 博兴的对虾养殖有多强 博兴县的对虾养殖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养殖效益,池塘精养平均亩产达到1120斤,平均亩效益在1.5万元左右。2018年最高亩产2760斤,规格14.5头,单价34元,产值9.4万元,亩效益7万元多元。涌现出榆林、鲍王、黄家3个白对虾收入过1000万元,谭家、苍上、河徐、蔡寨、三合、姓黄等10个收入过500万元的村;20个纯收入过50万元、1000个纯收入过10万元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专业户。博兴县成为全省南美白对虾池塘精养面积最大、平均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县。2017年4月,“博兴对虾”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8年6月,“老浦台”牌“博兴对虾”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科技博览会金奖。 此外,当地还不断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优化养殖模式,积极推广拱棚双茬虾养殖模式,实现一年双茬养殖。针对养殖品种单一的问题,支持虾苗淡化企业引进抗病性强的非洲斑节王,极大降低了养殖风险。鼓励苗种厂标粗大苗(3公分以上)供养殖户养殖,极大提高了对虾放苗成活率,缩短放养时间,提高养殖成功率。同时还引导养殖大户开展小棚标粗大苗养殖,外塘一年养殖两茬试点。 在产业链方面,乔庄镇政府携手博华农业、美高美现代渔业等龙头企业,共同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成集对虾养殖、特种水产饲料加工、养殖生物制剂、水产品安全检测、科技养殖培训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1处,产业链条得到有效延伸。同时,提出品牌振兴之策,实现乔庄对虾养殖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转变,不断提升乔庄对虾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现实“小对虾,大产业,滨州虾都,中国虾谷”的梦想,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努力打响“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品牌,不断扩大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 本次对虾节同期举行的还有博兴白对虾病害防控技术交流会、博兴县农特产品展示、首届乔庄白对虾厨艺大赛、首届中国博兴白对虾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论坛、乔庄白对虾品鉴宴、博兴观光考察等活动。 中国渔业协会会长、原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赵兴武,中国渔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林毅,中国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处长宋丹丹,原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侯英民,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林国华,滨州市人大副主任吕德章,滨州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张成江,滨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局长邱希敏,博兴县委副书记、县长吕明涛,博兴县人大主任刘方太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活动还邀请了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等专家出席。 更多活动现场花絮 乔庄镇党委书记高洁发布《乔庄镇白对虾产业发展规划》 出席领导共同启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中国博兴乔庄白对虾节 出席领导为在乔庄镇白对虾生态养殖产业作出贡献的十大人物颁奖 出席领导为乔庄镇从事白对虾生态养殖产业的优秀乡土人才颁奖 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 签约仪式 乔庄白对虾品鉴宴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