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环保+减抗替抗,大政策下传统“消杀”模式出路何在?

2019-10-14 09:30|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33326| 评论: 0|原作者: 叶丰齐|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希望通过不断发展的水产微生态技术,能够逐步对传统的消杀抗模式进行部分或全部替代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希望通过不断发展的水产微生态技术,能够逐步对传统的消杀抗模式进行部分或全部替代

  文/ 水产前沿 叶丰齐
  图/ 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6年的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来利来”),从一间芽孢杆菌实验室做起,专注于动物微生态领域,现已发展成为拥有30个不同板块事业部结构、2000多名员工的大企业,尤其在水产微生态制剂的研发生产及推广应用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23年来,宝来利来矢志不渝地致力于生态养殖与食品安全,以成为全球领先的微生态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为愿景。旗下生物研究院拥有研发人员150余人,全部为硕士和博士学历,先后完成了300多项课题,主持和承担了6项国家“863计划”课题,研制出6项“国家重点新产品”,申请了150多项发明专利,今年宝来利来生物研究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山东省微生态重点实验室的考核审评。在生产上,宝来利来拥有泰山和宁阳两个发酵基地,均采用先进的液体深层发酵、真空冷冻干燥和微胶囊双层包被等技术进行规范化作业。目前芽孢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的年生产能力达到了5万吨,抗菌肽年生产能力达到了1万吨,免疫微生态年生产能力达到了1000万瓶,生产规模居全球领先水平。”李建跟笔者谈道。

  水产微生态事业部轮值总经理 李建

  水产研究所副所长 邹绍林

  近期,水产前沿调研组来到了位于泰山脚下的宝来利来,带着对行业的一些疑问,采访了水产微生态事业部轮值总经理李建和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邹绍林。

  水产前沿: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宝来利来水产微生态事业部及其市场布局。

  李建:水产微生态事业部是公司核心业务单元之一,我们在传承公司文化、践行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除了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水产微生态产品和技术外,近年来我们重在根据当前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特点和国情,结合国内水产微生态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按照免费科普、免费咨询、免费检测、免费诊断及增值服务的“四免一增”服务模式开展工作,100多名水产技术方案工程师在全国主要核心养殖区域悉心奉献,为客户服务,让客户成功,使客户满意。在市场组织构架上,我们水产微生态事业部划分为华北、华东和华南三个子事业部。在客户主体上,我们主要面向广大养殖户和渠道经销商,另外还包括部分饲料客户、制造商客户和国际客户等。目前年增幅保持在在20%-30%左右。

  水产微生态内涵丰富,菌种的筛选鉴定和培育过程异常复杂

  水产前沿:宝来利来在微生态方面有何定义?请您详细介绍一下。

  邹绍林:微生态制剂由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组成,公司在水产微生态制剂的研发上重点关注4个方向,分别是最初侧重的营养微生态(内调)和环境微生态(外控),以及如今快速发展的功能性抗感染微生态和免疫微生态。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发展的水产微生态技术,能够逐步对传统的消杀抗模式进行部分或全部替代。

  养殖先养水,作用于外环境的环境微生态能够通过特定菌群调控水质和底质,达到净化养殖环境的目的,尤其是面对如今日益恶化的水源条件,此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作用于内环境的营养微生态主要通过益生菌产酶和产酸等途径辅助养殖动物消化吸收,减轻其肝胆和肠道的负担,并能通过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等内毒素,保护代谢器官。当前水产养殖业追求高速度、高产量、高营养物质摄入,固然有利于养殖动物的快速生长,但各种“内科疾病”也越来越频发,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抗感染微生态研发的初衷在于替抗、减抗,通过筛选特定的益生菌,利用它们的代谢产物如细菌素和抗菌肽等进行复配,达到攻击病原菌而不影响其他益生菌的效果;在免疫微生态上,我们热切关注动物的固有免疫能力,尤其是肠道免疫和粘膜免疫,微生态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并且更加安全有效。目前我们在树突细胞诱导肽的研究上有了重要突破,通过诱导功能性益生菌产生免疫肽类,进而激发水生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达到提高抗病力的目的。

  研究院菌种库

  水产前沿:您认为一个好的微生态产品应该具备哪些特性?

  李建:首先要解决菌种来源不明确的问题,因为不同源头的菌种之间是有差异,跟其所处环境的关联性很高。比如从畜禽肠道分离出来的菌种应用在水生动物上并不适宜,可能还存在安全风险,因此必须要确立“土着菌”,这一过程是异常繁琐的。

  第二,直接筛选出的“土着菌”通常因其性能不够稳定而无法直接使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育种技术进行强化和纯化,得到不同生产性能和作用功效的菌种后,再收录至菌种保藏中心。目前宝来利来生物研究院菌种保藏中心库存菌株数突破7000株,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涵盖了具备各种功能的动物微生态菌种,这是百余名研发人员多年来的智慧结晶,也是公司的“宝库”,为我们后续开发不同功能的微生态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第三、需定期对已筛选好的菌种进行复壮,以确保菌种生产性能和作用功效不退化、不衰减。这一过程非常考验企业的实力、耐心和责任心。

  第四,在水产微生态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确保菌种的高纯度、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尽最大可能避免杂菌污染和遗传性能降低,因此对硬件设备的先进性和生产工艺的规范性要求较高。

  第五,在产品成分的结构上,要基于不同功能性菌种的作用特性,并结合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复方配伍,然后经过大量的科学和实证试验搜集数据,反复优化调整,得出最佳的配伍结构。

  水产前沿拜访宝来利来

  微生态制剂易做难精,克服同质化问题的根本在于不断提高企业研发能力

  水产前沿:当前微生态行业存在哪些问题,宝来利来是如何克服的?

  李建: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生态化、健康化、集约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养殖从业者对水产微生态制剂作用效果的认可,其使用量越来越大,在养殖投入品中的占比越来越高。近十年来,水产微生态行业迅速蓬勃发展,对养殖供给侧以及水产品的安全性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首先要肯定其巨大的正面效应,然后再来客观公正地看待和分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最为凸显的同质化现象和行业标准问题。

  在同质化这一问题上,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微生态行业属于生物领域,科技含量非常高,进入的门槛看似比较低,但真正要做好还是极具挑战性的。克服同质化问题的根本在于不断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如不具备雄厚的研发实力,就很难为用户提供高满意度的微生态产品,更不可能在群雄争霸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因此宝来利来从成立之初,我们就意识到必须构建以研发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为此公司先后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一流的生物研究院,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并组建了一支专业素质精湛、独具创新力的高科技研发队伍。在科研上,宝来利来从来不惜重金,近几年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保持在15%以上,我们要做行业最前沿的事情,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用科技创造未来。

  在行业标准这一问题上,尽管制定过程较为复杂,但政府层面已逐步开始主导。我相信随着微生态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这个问题会逐渐解决。23年来,宝来利来一直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微生态行业面临的问题,并不遗余力地付诸实际行动,我们认为水产微生态制剂的认同感和使用量还会不断提高,我们坚信水产微生态行业的前景是光明的。

  发酵工厂外景

  水产微生态基础研究薄弱,应用理念和技术都需要遵循原则

  水产前沿:在微生态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上,您们认为行业当前遇到了哪些困难?

  邹绍林:在研发上,当前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应用效果方面,系统性和深层次的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这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长远来看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就很难以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为此宝来利来生物研究院特别设立了微生态基础理论研究室,并专门成立了水产研究所,这些重要举措极大地加快了水产微生态制剂的研发进程,显着提升了水产微生态产品的科技水平。

  李建:在推广与服务中,我们发现养殖从业者往往对微生态制剂的认识不够,选择产品比较盲目,在使用方法上还不够科学,导致实际应用效果经常达不到预期。水产微生态产品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提早定期使用,尽量避免待问题发生后,再把微生态产品当作“救命稻草”的偏激行为。在选择产品时,要从品牌、研发、生产和服务等多个环节综合评判产品的正规程度,不要过分地追求价格低廉。在评判产品的作用效果时,不要太过于心急,养殖是一个系统工程,且微生态产品效果的体现需要有个过程,千万不要仅通过感官和表观需求来简单地定性一个微生态产品的好坏,要兼顾到方方面面的平衡性和安全性。

  要逐步使微生态制剂越来越精细化,水产微生态应用前景广阔

  水产前沿:事业部今后有哪方面的布局?是否会为特定养殖品种开发专用产品?

  邹绍林:我们的市场布局遍布全国的32个省市自治区,主要市场分布在沿海地区,近几年我们在淡水市场的份额也在逐步增加,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大开发力度。

  我国水产养殖业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多变,养殖品种丰富,养殖模式多样,在为特定养殖品种开发专用产品之前,我认为首先有必要从大类上区分海水型与淡水型菌种、高温型与低温型菌种等,逐步使让水产微生态制剂越来越精细化,作用效果越来越有侧重性。一直以来我们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实践应用上也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反馈。

  水产前沿:在应用空间上,您预测一下未来水产微生态制剂还会有哪些突破?

  李建:首先在减抗、替抗方面,微生态制剂将大有作为,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第二,快速发展的生物发酵技术如发酵中药和发酵饲料等,未来依然有较大发展空间;第三,微生物衍生品如生物酶、生物酸和益生菌源抗菌肽等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第四,以噬菌体等为代表的“生物消毒技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第五,不断发展的前沿微生态技术,有望在疾病早期控制上起到一定的作用效果,这将拓宽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范畴;第六、在环保治理上,微生态制剂处理污水潜力巨大;第七,在水产品的运输和保鲜方面,微生态制剂已经表现出优势,值得期待;等等。在这些方面目前我们都有所突破,未来会持续发力。
  


  【关键字】:水产微生态  消杀抗模式 发酵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