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旨在“推进水产养殖生物安保递进式管理途径”的国际水产养殖生物安保交流研讨会在青岛顺利召开 文/ 水产前沿 植银素 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019年9月24-25日,“国际水产养殖生物安保交流研讨会”在青岛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办,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白斑综合征参考实验室、OIE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参考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和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协办。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相关领导,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NACA)等国际组织官员,以及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海关系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科技与市场加工处处长徐乐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英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健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徐甲坤主持。FAO水产养殖官Melba、OIE亚太地区办公室兽医官王静、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总干事黄倢分别致辞并通过报告系统介绍了水产养殖生物安保递进式管理途径(PMP/AB)、水生动物健康国际标准和水生动物兽医体系效能评估工具等水生动物健康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疫病防控处处长李清作报告介绍了中国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体系的组织构架以及近年来的工作重点。来自科研院所、高校、海关系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也分别就水产养殖生物安保研究进展、水产养殖和育苗实践中的健康管理需求等作了14个报告,并针对水产养殖生物安保理念、PMP/AB内容和应用实例等开展了充分交流,为水产养殖生物安保递进式管理途径符合不同国家特点和企业诉求进行了开放、充分的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会议报告 关于改善水产养殖生物安保的递进管理途径 Melba REANTASO(联合国粮农组织 水产养殖官员) OIE水生动物健康国际标准和PVS工具 王静(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亚太地区办公室兽医官) 水产养殖生物安保准则 Victoria ALDAY-SNAZ(沙特阿拉伯国家水产养殖集团 可持续发展总监) 美国水产养殖生物安保和传染病管理 Larry Allen HANSON(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 教授) 生物安保系统在对虾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规则和步骤 黄倢(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NACA) 总干事/研究员) 对虾核心育种群体生物安保:定义SPF对虾的概念 SudharmaCHOOSUK(泰国正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副总裁) 对虾养殖管理与生物安保的根本问题 U Win LATT(阿卡环球环境有限公司 水产养殖顾问) 石斑鱼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秦启伟(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院长/教授) 对虾健康养殖系统控制理论和技术 孙成波(广东海洋大学 主任/教授) 着力打造对虾种苗生物安保示范基地 王平(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罗氏沼虾的良种选育与生物安保体系建设 高权新(湖州师范学院 副研究员) 恒兴建设海外渔业产业园的机遇与挑战 梁海鸥(广东恒兴集团 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对虾生物安保防控的践行与思考 于明超(青岛海壬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中国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体系 李清(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处长/研究员) 区域水产养殖生物安保及其生态效应 张庆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主任/研究员) 水生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模式创新与应用实 林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对虾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 董宣(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副研究员) 冷水鱼工程化养殖的疾病传入途径既防控措施 李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副研究员) 精彩发言 左起分别为OIE亚太地区办公室兽医官王静、FAO水产养殖官员Melba、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科技与市场加工处处长徐乐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英杰、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总干事黄倢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科技与市场加工处徐乐俊处长在会议闭幕式的致辞中,介绍了中国水产养殖业取得的显着成绩和对世界水产养殖业的贡献,指出水产养殖生物安保的实施进程最终与其实现各相关方价值诉求的效果密切相关,并认可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推动作用,希望大家发挥各自优势,相互支持,密切交流,开展更多互利共赢的合作,为世界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刘英杰副院长在闭幕式的讲话中,回顾了中国水产业的发展,展示了中国水产养殖业疫病防控工作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赞同将PMP/AB在中国开展试点推广。指出该系统不单是技术体系,更是需要方方面面的关注和达成共识,希望以实现各相关方诉求的方式联合推动PMP/AP的发展。 FAO水产养殖官员Melba对中国在水产养殖业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指出全球关注中国为减少水生动物疫病风险所做的努力。FAO作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一直致力于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她详细介绍了PMP/AB的内容、方案和最新的进展,希望通过各国的共同努力,逐步建立国家水平和企业水平的生物安保管理体系,保障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OIE亚太地区办公室兽医官王静指出OIE近年来高度关注生物安保概念对水生动物卫生的重要意义,起草了有关水产养殖场生物安保的标准并正在OIE成员进行了意见征求,还介绍了OIE的水生动物兽医体系效能评估工具(PVS Tool-Aquatic),指出其应用能为OIE成员提供一个提高水生动物卫生体系管理水平的系统性分析工具,这套工具也为PMP/AB的国家水平生物安保提升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方案。 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总干事黄倢指出生物安保的实施对于水产养殖业的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一套可以解决多病原共感染问题并可以保障养殖系统持久良好运行的管理方案。NACA的目标是协助各成员努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并提高水产养殖效益,而目前各国在水产养殖的设施和技术上存在基础不一致的情况,所以生物安保的分级实施和递进式管理为各国提供了适用性更强的健康管理方案。 沙特阿拉伯国家水产养殖集团可持续发展总监Victoria ALDAY-SNAZ 生物安保工作对于水产养殖企业非常重要,我们工作的成功离不开生物安保管理体系的建立。生物安保是一种保护收益的手段,虽然在建立和执行生物安保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但生物安保可以保障持续收益。所以生物安保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管理(cost-effective management)。对虾养殖中应重视使用SPF虾苗,这一点非常重要。 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平 作为南美白对虾育苗企业,我们很重视虾苗是否存在病原威胁。因为我们知道是否使用SPF种虾是育苗能否成功的关键前提。如果在育苗前期没有做好生物风险防控工作,后期育苗和养殖也不会达到理想的结果。 在国内,水产生物安保还是比较新的理念,海南中正公司执行生物安保防控措施接近3年。在执行生物安保相关措施时的深刻体会是,公司管理层能不能认可这种防控模式是第一个挑战,因为前期在设备和人力、资本的投入确实比较多,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其次是公司内部执行人员有没有真正按照标准来做到、做好,这也决定着生物安保能不能真正落地起到作用。 在黄海所生物安保团队的指导下,中正公司逐步建立了生物安保管理体系,并建立了SOP,中正的虾苗近几年进入市场后表现都比较理想,养殖终端对中正虾苗的认可度不断提高,说明我们在生物安保中采用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是有效的,也相信生物安保确实对于虾苗品质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浙江宏野海产品有限公司育苗总监 康镐 浙江宏野海产品有限公司采用生态海水养殖模式养殖南美白对虾,采用高位池伞式温棚“常年多茬养殖”和“高密度常年分级养殖”技术,平均单茬亩产3000公斤。康镐表示在2014年宏野海产品有限公司的白虾养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病害困扰,直接导致减产减收,因此与黄海所合作开展了生物安保工作,在黄海所生物安保团队的指导下,开始了南美白对虾育苗工作,从源头降低风险,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希望后面能够继续实践生物安保工作,逐步完善生物安保管理体系。 更多观点: 1、按照国外的经验来说,企业在决定尝试生物安保之前,应该进行经营成本的综合分析,设定一个投资目标和达成目标,当目标确定之后,再按照要达到的等级、具体情况来实施。一般来讲,育苗企业的生物安保要求比养殖企业更加严格。 2、生物安保是相关专家和执行企业之间的磨合,管理和养殖团队之间的磨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固定的几个步骤。 3、生物安保是以风险为主线的管理方案,是为了降低水生动物群体中病原的传入、定植和扩散的风险,在管理和设施上执行的一整套措施。生物安保要有分级的概念,较为初级的生物安保是建立疫病的检测系统,对于高密度集约化的大型养殖厂,建议建立高级别的生物安保体系将疫病引入和发生风险降至最低水平。 4、在我国,生物安保仍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关注度较低,在中国大型的育苗厂可能会有疾病防控系统,但是还不算是真正的生物安保。同时,国内养殖从业者年龄偏大,风险防控意识相对薄弱,生物安保如何落地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对于本次会议,笔者对会议主办方做了更多了解。 水产前沿:基于哪些考虑会召开本次会议,参会人员主要是哪些? 会议主办方:2019年,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疫病防控,落实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健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强化水生动物疫病净化和突发疫情处置,提高重大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生物安保作为水产养殖动物疫病防控的新措施之一在国际水产养殖动物疫病防控领域逐渐显示出明显优势。 近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特别重视将生物安保引用到水产养殖领域以促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改善水产养殖生物安保递进式管理途径(PMP/AB)是FAO倡导的一套构建国家和企业水平的生物安保体系建设方案。 为了推动PMP/AB交流,推进行业对水产养殖生物安保体系的理解和应用,我们组织召开了本次国际研讨会,会议重点以养殖虾类的生物安保为研讨主线,针对水产养殖生物安保理念、PMP内容、应用实例等开展研讨。 参会人员包括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和国际组织的官员、以及来自6个国家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共40人。 水产前沿:目前是否有针对国内水产养殖现状,对生物安保有明确的定义? 会议主办方:近年来, FAO、OIE对生物安保(Biosecurity)进行了明确定义。 FAO对生物安保的定义:生物安保是一项一体化战略方针,包括分析和管理对人类、动植物生命和健康方面的风险以及有关环境风险的政策和管理框架(包括工具和活动)。(Biosecurity means a strategic and integrated approach that encompasses the policy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s (including instruments and activities) for analyzing and managing relevant risks to human, animal and plant life and health, and associated risks to the environment) OIE对生物安保的定义:生物安保是指为了降低水生动物群体中病原的传入、定植和扩散的风险,在管理和设施上执行的一整套措施。(Biosecurity means a set of management and physical measures designed to reduce the risk of introduction, establishment and spread of pathogenic agents to, from and within an aquatic animal population) 水产前沿:PMP/AB的定义是什么?应该如何解读? 会议主办方:改善水产养殖生物安保的递进管理途径(Progressive Management Pathway for Improving Aquaculture Biosecurity, PMP/AB)是FAO倡导的一套构建国家和企业水平的生物安保体系建设方案,该方案以水产养殖系统生物学风险分析为主线,根据国家和企业对水产养殖系统的风险监测、评估和管控能力,建立国际认可的生物安保分步骤管理体系,并通过国家与企业的体系间互动,使国家水平和企业水平的生物安保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 FAO对PMP/AB的定义是指通过利用基于风险的方法和公私合作关系,在现有框架,能力和适当工具的基础上,旨在提高水产养殖生物安保能力的途径。(PMP/AB refers to a pathway aimed at enhancing aquaculture biosecurity capacity by building on existing frameworks, capacity and appropriate tools using risk-based approaches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水产前沿:近年来PMP/AB研讨会的最新研究进展是怎样的? 会议主办方:第一和第二届的PMP/AB研讨会是由FAO、密西西比州立大学、世界银行、挪威兽医协会、挪威发展合作署和OIE共同发起的,是生物安保领域的重要国际会议,旨在通过对改善水产养殖生物安保递进管理途径的讨论和推广,逐步建立国家水平和企业水平的生物安保。第一届水产养殖生物安保递进管理途径研讨会于2018年4月10日-4月12日在华盛顿世界银行总部举行。第二届会议于2019年1月28日-2月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黄倢研究员和董宣博士参加了第二届研讨会,会议期间,黄倢研究员作了题为“Steps to set up biosecurity system against shrimp infectious diseases, from farm to country level in China”的大会特邀报告,介绍了中国在养殖对虾生物安保工作的最新工作进展和研究成果,展示了从国家水平到企业水平PMP/AB的中国实施经验,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强烈兴趣。我国的参会专家在参与PMP/AB的草案和框架的研讨过程中,指出PMP/AB的概念应该是以水产养殖系统生物学风险分析为主线,根据国家和企业对水产养殖系统的风险监测、评估和管控能力,建立国际认可的生物安保分级标准及管理体系,通过国家与企业的体系间互动,使生物安保管理水平实现递进。以上建议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同,并在PMP/AB总结会议上,根据这些建议修改了PMP/AB原有的实施步骤和内容。本次PMP/AB研讨会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联合FAO、OIE和NACA等国际组织发起,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办。 水产前沿:本次会议是否达到理想的效果,未来还有什么计划? 会议主办方:本次会议中,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和国际组织的官员、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以水产养殖生物安保为研讨主线,并针对水产养殖生物安保理念、PMP/AB内容和应用实例等开展了充分交流,为水产养殖生物安保递进式管理途径符合不同国家特点和企业诉求进行了开放、充分的讨论,现场气氛热烈,会议任务圆满完成,成果丰硕。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