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边贸多尔虾消失,正关正贸虾迎来历史机遇!

2019-10-28 10:39|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31724| 评论: 0|来自: 海鲜指南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9月份,厄瓜多尔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厄瓜多尔对越南出口白虾数量为零。对于中国白虾产品而言,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事件。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9月份,厄瓜多尔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厄瓜多尔对越南出口白虾数量为零。对于中国白虾产品而言,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事件。

  文/图 海鲜指南(seafood-guide) 编辑部

  9月份,厄瓜多尔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厄瓜多尔对越南出口白虾数量为零。对于中国白虾产品而言,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事件。今年6月份开始,越南开始严查水产品原产地证明,6月之后,从越南转口进入中国的边贸厄瓜多尔虾产品的进口量就开始逐渐下跌。


  厄瓜多尔白虾对越南出口量从1月份的12194吨减少到6月份的2654吨,再减少到9月份的出口量为零。数据变化的背后,展现了对中国白虾市场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持续困扰市场已久的边贸虾消失了,市场开始以正关正贸为主的竞争环境。

  越南在全球虾市场扮演者生产国和转口贸易国两大角色。越南本身就是产虾大国和对虾出口,且在越南本国消费主要是以黑虎虾和罗氏沼虾为主,消费南美白虾对虾的习惯并不多。因此我们一般将厄瓜多尔出口到越南的白虾视为通过越南海防港转口,经过灰色贸易渠道再进入中国。在实际的操作中,也确实存在很多进口商借助越南海防港转口,实现偷税漏税的情况发生。边贸的主要危害主要体现在:对正关进口商构成了不正当的竞争关系,影响了健康的市场环境,给国家税务收入造成损失,给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带来隐患。

  今年以来,边贸多尔虾逐渐消失,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由市场经济调控决定的。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边贸厄瓜多尔虾囤积在越南海防港,既不可以转港,也不能进入中国。每天在海防港产生大量的费用,同时进口商的资金也被占用,并且较大可能这些货都拿不回来的风险。直接损失一条白虾货柜(70万人民币左右)是很多进口商都不愿意去冒的风险。

  客户和采购商在经过社会和媒体的宣传后,认识到了边贸产品的风险,对比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后,也愿意主动选择正关带票的冻品。倒逼进口商开始用正关途径进口冻虾。

  第二大因素是由于中美贸易战影响,越南严查水产品原产地证明,在客观上堵住了厄瓜多尔虾边贸进入中国市场的通道。只要不是越南原产的水产品,通过边贸渠道进入中国的难度增加,费用提高,进口商再冒险做边贸。从2019年6月份开始如果不是由越南本国生产的水产品,没有得到越南水产局开局的原产地证明,就很难从中越边境通过边贸形式进入中国。

  同时,通过政府海关、市场监督检验局等机构的检查执法,全国主要冻品市场已经对冻库实施严格监管,只要发现货物无票,来源不明的,就直接没收并追究相关责任人。

  边贸虾消失后,同平台竞争拼的是行业专业度和资金实力

  今年以来,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白虾行情,给进口商带来不小的挑战,新一轮的行业洗牌正在进行,厄瓜多尔白虾工厂、进口商、经销商都对未来感到困惑和迷茫。白虾是中国市场最大的贸易品种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厄瓜多尔白虾贸易在国内兴起,一直发展到今天,积累了一大批有经验有实力的进口商。

  在厄瓜多尔白虾边贸产品消失后,国内生带头白虾市场的经营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进口商们回归到同样的竞争平台。厄瓜多尔之后,生带头白虾产地不断发展,沙特、秘鲁、伊朗和墨西哥纷纷获准正关进入中国市场。生带头白虾市场形成了以厄瓜多尔为主,其余几个产区为辅的局面。加之国内大型企业携资本进场,中小企业跃跃欲试,愈发的考验进口商专业度和资金实力。

  专业度、资金实力、采购资源、销售团队和服务理念都将会是未来大型进口商的发展侧重点,行业人士一起实现白虾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厄瓜多尔  白虾  边贸  正关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