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种虾开放!海茂携10万对种虾进军全球市场!未来还将选育新品系 文/图 水产前沿 何鸿浩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是对大农业发展的真知灼见,这句话用在任一农业板块都尤为适合,水产养殖业更是如此。 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业是中国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但亲虾种质资源一直被外国紧紧握在手中。中国对虾苗种板块不愿被扼住咽喉,业者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当前现状。广东海茂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茂”)也是其一,但他选择了“中西结合”,收购了美国Primo种虾有限公司进行选育工作。 美国Primo种虾有限公司新投产的基地 日前,海茂全资收购的美国Primo种虾有限公司(中文品牌名“普利茂”)在美国的第三个生产基地正式投产。海茂的Primo种虾生产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其种虾供应数量及品质更有保障。同时,海茂借此机会宣布对外供应Primo种虾,预计2020年向市场供应10万对,一举提升了中国虾苗企业在全球虾苗育种产业的地位。 此次,笔者借此机会采访了广东海茂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赵磊,了解海茂美国新基地投产的战略意义及Primo种虾最新的选育情况。 广东海茂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赵磊 水产前沿:据悉海茂美国新基地正式投产,海茂开始部分对外销售种虾,出现这一战略的转变是如何考虑的? 赵磊:海茂对外销售种虾从最开始2015年12月与Primo签订独家代理协议的时候就已经计划好了,有对中国市场的整个布局和规划了,而2016年底我们买下了Primo之后,原计划在2017年开始对外销售种虾,但由于某些原因,我们暂停了对外销售种虾的计划。然后,随着我们海外生产基地的改造和扩建,种虾的供应数量和品质质量更有保障,再加上我们公司更好地掌握了种虾选育技术和基因资源,因此我们决定于2019年底开始逐步开放,并可以对外销售种虾。 Primo种虾公司对外销售种虾是公司战略的一环,由于中国市场过于庞大,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独自吃下,所以我们希望能将种虾提供给拥有高标准育苗硬件和流程的企业,共同服务于中国的养虾人,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虾苗,并一步步改变当前养殖成功率低迷的产业现状。 经过了海茂这4年来的实践,我们已经掌握了抗病种虾的选育以及标准化育苗流程的管理方式。所以,在适当时机,我们也愿意与同行一道,共同制定虾苗板块的行业标准,促进对虾产业的稳定发展。 水产前沿:Primo种虾从全部自供转变为部分对外销售,是否会影响到海茂原本在市场上的布局?国内的合作伙伴如何选择? 赵磊:因为我们自身在2020年将要使用超过3万对种虾,所以对外销售采取先到先得的方式。而且Primo是独立经营实体,会对所有客户采取一视同仁、公平平等的销售政策。但选择是双向的,我们也会筛选购买种虾的客户,要求有齐全的水处理系统,高标准的育苗流程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我们不希望因为客户自身的原因,导致Primo种虾的性能不能充分表达。 水产前沿:据了解海茂已定位到抗病力相关基因,Primo种虾会以抗病性为基础下,开展其他性状的选育工作,这对于选育而言意味着什么优势? 赵磊:我们在新基地生产已经开始使用SNPs芯片配合我们的选种和生产工作,这极大的提升了我们种虾配对的准确性及可预测性。我们根据过去10年来的攻毒测试结果,更精确地掌握了表达“抗病性”的基因组,在每一代虾从苗期就可以预测其抗病能力,节省了大量人工、空间和时间。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苗期保持抗病力的基础上,测试其他性状,这样Primo新性状的家系一经选育出来,都会在抗病的基础上表达其他特性。而传统方式,则没有办法保障所有需要选择的性状都可以跟抗病性共存。目前,我们已经在向市场推广我们选育的“兼顾”型品系(海茂快大系列),即拥有抗逆基础上,更适合高密度养殖的种群。 水产前沿:海茂未来是否还是会将高抗作为主要的选育方向?为什么? 赵磊:Primo的种虾选育是独立于其他所有种虾公司的路径,我们不是单纯在每一代中选育快速生长,而是通过APE进行选育拥有高抗病性的种群。Primo在未来仍然会坚持以抗病性为选育方向,但除了保持抗病的长期稳定性外,也会增加对其他新疾病的耐受性选育。 在未来几年内,全球的养殖仍会以外塘养殖为主,但也会逐渐向集约化、高密度养殖转变。但目前仍然需要一定时间来解决一些高密度养殖的问题,例如苗种适应性、循环水系统、营养与饲料等方面。当然,我们会加大对“兼顾”型性状表达种群的研发投入,并与下游企业深度合作进行推广。 水产前沿:海茂未来还有什么规划?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赵磊:海茂将自身定位为水产种业领导者,将为世界水产养殖解决种业方面的问题。我们已经在和知名苗料公司达成意向,共同为国内水产苗期营养提升作出贡献。另外,我们也和世界知名水产基因研究中心达成协议,将共同为中国水产苗种企业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水产种业的快速发展。此外,我们也正在筹备中南美洲的选种隔离中心,届时会将其作为水产种业搜集和初选的研发中心。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