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通威股份总裁郭异忠分析当前水产料市场的变化、机遇与挑战 文/ 农牧前沿 刘程 图/ 农牧前沿 罗丹 非洲猪瘟、贸易战重创行业,5G时代扑面而来,如何应对滚滚向前的产业升级浪潮?企业需要自救!11月24日,以“橙海千帆,自胜者雄”为主题的2019中国大农业营销年会在上海举办。会上,通威股份总裁郭异忠在《行业变局与通威创新转型》的报告中对水产料行业的机遇与挑战简单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到,水产料行业正在发生三个变化。 通威股份总裁 郭异忠 三个变化 饲料业与养殖业唇齿相依,要谈饲料先看养殖。水产养殖现状如何?郭异忠对此作了简单分析。他认为,第一,水产养殖环保高压仍将持续,禁养限排现象越演越烈,绿色健康养殖理念更加凸显,水产品安全不再是口号。第二,环保政策导致可养殖水面逐年减少,养殖门槛提升,倒逼用户提升单位养殖产量和追求规模化才能盈利,规模化、智能化养殖趋势更加明显。第三,养殖密度提升,导致水质恶化,重大疫情频发,危害甚大,对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养殖更加专业化,势必带来产品和服务的极致化。第四,盈利不可预期,受消费终端需求的影响,水产行情脉搏难以捕捉已成为影响养殖盈利的重要因素。 同时,特种养殖配套产业链发展已是当下趋势,并会长期持续。水产养殖将走向多元化、链条化。随着消费端需求的变化,养殖品种更加多元、养殖品种升级和养殖多样化的趋势将更加凸显。 养殖业的变化传导至饲料业又会发生什么?郭异忠分析到,第一,水产企业间呈现地方品牌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共舞的局面,但大、小企业“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同时,企业产业链化趋势凸显,水产料企业专业化发展日趋明显。第二,饲料微利时代来临,企业将更加比拼综合实力。水产饲料企业为了生存,价格战、促销战、政策战已经成为当下的新常态。用户追求最优的产品性价比,将倒逼企业挤压利润空间和提升内控管理水平。第三,消费者需求变化推动环保禁抗。消费者更加注重食品安全,环保禁抗是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个机遇和五个挑战 随着非洲猪瘟的影响愈演愈烈,畜禽饲料企业纷纷加入水产料市场。据悉,今年不少于一千家畜禽饲料企业转向做水产料,因为水产料存在着很多机遇,但同时也充满了挑战。当前水产饲料有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郭异忠认为,水产料的机遇一是水产养殖量大。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有近5000万吨的养殖量。淡水养殖量近3000万吨,海水养殖量超过2000万吨。 二是产业集中度不高。规模化企业年产量大于10万吨的占比不到50%。华南、华中市场集中度略高,其他区域市场更加分散,具有全国或国际性影响的品牌不多。从产品划分,部分特种料如虾料、生鱼料、海鲈料和金鲳料产品较为集中,普水料集中度不高,前5名销量占比30%左右。 三是特种水产潜力大。黄颡鱼料有40多个品牌在竞争,加州鲈料有近15万吨的饲料空白,石斑料有30多个品牌在竞争但也还有8.5万吨的空白,小龙虾料不愁销路,鳜鱼料存在30万吨的技术和市场空白。细分品种的市场空间和机会仍然很大,没有一个企业能拥有绝对的实力雄霸整个市场。水产集约化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但之前的窗口期还很长,在这个窗口期,看清每个细分市场的竞争特点,找到不同市场的空间,结合自身优势,精准定位,聚焦资源在单个品种进行突破。 而水产料市场面临的五个挑战分别是养殖品种多、养殖模式多元化、生产工艺复杂、动物蛋白多、赊销多等。 五个建议 郭异忠对水产料企业以及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提了五个建议。第一,关注竞争要素变化趋势。水产料在2000-2005年是品牌时代,2006年-2010年是膨化料时代,2010-2015年是技术服务时代,而在2016年以后则是价值链+基地的时代。第二,坚持水产线路“四力建设”。即提升产品力,强化营销力,打造服务力,重现品牌力。第三,提升产品竞争力。水产料1.0时代是农家饲料,2.0时代是浓缩饲料,3.0时代是配合饲料,如今是4.0功能性饲料时代。第四,做到服务价值最大化。对于客户是养殖效益最大化;对于自身队伍是提升专业能力、快速感应市场;对于企业是增加客户和队伍认同感,提升客户粘性。第五,做好六件事。找准定位,找准品种,找好团队,配好硬件,整合资源,差异化竞争。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