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水产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文/图 水产前沿 植银素 陈晓庆 11月23日,以“赛技能,展风采”为主题,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水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水产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广东海洋大学承办、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水产技能大赛在广东海洋大学(湖光校区)顺利举行。 24日上午,随着大赛项目六——虾蟹类血淋巴液抽取、解剖及分类在主会场的结束铃声响起,紧张的比赛阶段也终于结束。下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动植物水产学科组秘书长李滨教授、国家水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师范大学聂国兴教授、国家水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北农林大学王高学教授、国家水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农业大学王慧教授、国家水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北农业大学齐遵利教授、广东海洋大学刘东超副校长、谭北平副校长、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欧阳艳先生、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黎春昶先生、广东海茂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赵磊先生、广东绿百多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苗广辉先生、广东旺海精品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经理罗凌先生、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平先生、深圳市澳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李德广先生、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潘洁女士、广东越群海洋生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乐赢先生、广州市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时心雨女士、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区经理任志强先生、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贺霞女士,各参赛高校的领队老师和参赛代表,企业代表,广东海洋大学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师生代表共同出席本次大赛的闭幕式。 广东海洋大学谭北平副校长担任主持人 谭北平副校长宣布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水产技能大赛六个比赛项目已经全部顺利完成! 颁发一等奖 颁发特等奖 颁发大赛优秀组织奖 银牌赞助单位授牌仪式 金牌赞助单位授牌仪式 协办单位授牌仪式 精彩发言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李广丽教授作大赛总结发言 广东海洋大学刘东超副校长致闭幕辞 在本届水产技能大赛中,来自全国54所高校的600多名师生,赛技能,展风采,共有42位同学获得特等奖,一等奖99名,二等奖136名,优秀组织奖5家。本次活动有力促进了学科交又融合,集中体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宗旨,充分展示了水产技能大赛在培育水产精英人才的重要平台作用。 众所周知,渔业在全球经济增长、消除贫困、保障食品供应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渔业大国,中国有责任,有义务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去积极应对这些新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毫无疑问,水产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此次水产技能大赛是对我们全国涉水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一次全方位、立体式检阅。只有通过比赛才能找出差距,才能高效地补短板;通过比赛也能更加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推动进一步的精诚合作和共同进步。 闭幕式现场 闭幕式后,《水产前沿》采访了部分获奖选手,以下为他们的分享。 华南农业大学陈贺嘉(荣获病鱼常规检查与鱼病识别项目特等奖): 第一次参加这样全国性的技能大赛,确认参赛后就开始加强训练,紧张之余感觉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有了很多收获,比如动手能力的增强,掌握了更多对鱼病诊断的理论知识。 扬州大学汪涛(荣获饲料原料辨识与配方制作项目特等奖): 饲料在水产养殖中占据关键地位,决定了养殖最终产出,新水产时代发展也对饲料提出了精准、绿色要求,所以我对饲料配方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和较高热情,这次在饲料项目比赛中获得特等奖是自己努力和热爱的见证。 广东海洋大学龚汉夫(荣获浮游生物种类鉴别项目特等奖): 在本次比赛中代表学校获奖感到非常荣幸,这是学校在本科生培养的效果体现,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感谢在培训期间帮助自己的导师和同学。我最大的感受是比赛可以提升水产类大学生的实操能力,能为我国水产业发展加一分力量。企业的参与让我们更了解行业,对就业也有帮助。 广东海洋大学李立贤(荣获水体溶解氧检测项目特等奖): 我参加的项目是关于水质溶氧测定的,虽然操作比较简单,但十分考验标准操作和耐性,过程中也学习到更多实操知识。赛前练习和良好心态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这次参加比赛收获之一,做水产类工作也需要这样的踏实去干的心态和良好的抗压能力。 截至24日下午6时许,视频直播关注量已超30万人次。《水产前沿》采访了部分带队老师及参赛学生,听听他们对本次比赛有什么话要讲。 高校教师代表采访 南开大学李烨实验师: 我们的学生报名的项目是饲料原料辨识与配方制作项目,说明了学生对于实践生产相关工作是非常感兴趣的。这可能给我们在教学上的启发就是以后的课程设计或将偏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川农业大学杨淞副教授: 目前在本科生教学涉及营养、养殖、病害和遗传育种等方面课程,我觉得未来学生要加强理论和实践操作之间的联合,其次是创新创意能力,结合国家的环保新要求,水产养殖未来是走绿色发展路线的,这条路怎么走,学生要了解,也要提出自己的想法。 跟其他行业比起来,水产行业本科生资源流失严重,通过全国性的赛事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对水产行业的兴趣和热爱,感受到行业的潜力和前景,这对于以后行业留住人才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南京农业大学刘波研究员: 我校属于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联合办学,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融合了水质检测、饲料分析检测和病害检测等实践操作,还有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SRT项目让学生充分锻炼。在以后的本科生教育中,我认为需要加强和产业对接,比如水质检测、病害检测等能力更能迎合饲料企业的人才需求,这一点在本次技能大赛的项目设计体现非常明显。 华中农业大学高坚副院长: 我校在教学上比较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国际化全球胜任力,实操能力。通过本次比赛以及赛中与兄弟院校教师的交流,我们都有一个很大的共识,就是“以赛促训”能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更注重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其次,学校有必要增加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为中国的绿色水产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高校学生代表采访 塔里木大学陈克迅: 比赛的初衷是希望自己能作为学校的一份子展示自己,宣传学校,增加见识。从新疆来到湛江,心情非常激动,同时看到内地和新疆水产养殖的差异对自己在水产养殖的认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赛场上接触了行内企业也让自己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了更加明确的想法。 内蒙古农业大学王萌: 通过比赛了解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需要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充实自己。通过和企业交流,我也了解到行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所以也坚定了以后从事水产行业的信心。 阜阳师范学院许雯雯: 我就读于生物科学专业,通过与外校师生的交流对水产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而技能大赛考验的是我们能否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自己在这方面还有不足,希望未来可以继续改进。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雷泽林: 参加本次技能大赛一是与其他兄弟院校多交流,二是宣传学校在水产养殖方面的成绩,三是希望通过本次比赛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我认为能够与众多水产学子同台竞技,是自己的荣幸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扬州大学曹清晟: 在过去三年的学习中,我了解到水产养殖行业不仅为国民提供优质蛋白,也可以治理水环境,尤其是绿色发展要求下,未来水产养殖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会选择考研继续深入学习,为我国水产养殖贡献自己的力量。 项目六虾蟹类血淋巴液抽取、解剖及分类赛场直击 更多花絮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