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2016年开始,水产市场,有点“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味道,原因何在?很多。 文/ 《老王说鱼》作者 王德才 *海鲜指南(seafood-guide)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6年开始,水产市场有点“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味道,原因何在?很多。 大环境经济下行,生鲜电商、新零售冲击传统市场 我国GDP下行压力持续加大,2017年度6.9%,2018年度6.6%,2019年度6%或以下。我国CPI增幅持续上升,2019年1月为1.7%,到11月上涨到4.5%,同比涨幅达到164.7%。 我国限额以上单位的餐饮收入在2017年进入高峰后,2018年陡降至2016年水平,限额以上单位的营收占总营收比重由2013年的32.2%持续下降到2018年的21.6%。 生鲜电商渗透率2017年8%,预计2020年将提升到22%,生鲜电商发展迅速,对水产市场的冲击不断加大。2018年的超市生鲜渠道渗透率22%,随着“农改超”政策逐渐推进、超市线下生鲜比重扩大、社区生鲜超市的发展等,超市渠道渗透率逐步提升。 新零售线上各类平台加紧布局线下,对于水产品购买在距离、价格、时间上的三大痛点,水产新零售将集中在更近、更好、更快这三个维度给消费者带来更好体验,不断蚕食传统水产批发的份额。 政府要求不断提高,水产市场成本快速上涨而收入提升困难 水产市场从业人员层次总体较低,主营业务同质化较强,水产市场主营业务以摊位出租为主,增值服务落后。在水产市场的日子犹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当下,将水产市场开到市区去,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多年前,地方政府为了集聚人气,为了提高就业率,为了税收,大力支持开办水产市场。现今,水产市场上缴的这点税收,它看不上;就业,大都是外来人员。而脏兮兮的环境,臭烘烘的味道,乱糟糟的秩序,加上治安、消防、食品、生产、交通等安全隐患比比皆是,一些地方政府巴不得将它搬开。因此,水产市场的搬迁,很明显的显示出“郊区化”趋势。 新零售开辟新思路,得消费者得天下 目前,大资本产销一体化和全产业链的挤压、电商和超市渗透率的提高、新零售销售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中小批发商生意本来就很难做,加上水产市场的“郊区化”,远离了高密度的终端消费群,这对大批发商影响不大,但对批零兼营的中小批发商影响很大。 中心城区开水产市场,中小批发商可以批零兼营,而以后的趋势是得终端消费者得天下,他们可以有更大的腾挪空间;在电商的冲击下,他们的体验式销售有优势;和超市相比,他们有价格优势;新零售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在中心城区开出的有高端水产品销售的的农产品市场,但中心城区的水产市场有品种全的优势;水产市场可以学习超市水产品陈列布局,做到购物的便利和环境的干净整洁。 中心城区开水产市场?并不是天方夜谭! 今天,发达的信息传输和物流配送,使我们在中心城区开水产市场可以变成现实。水产市场可以将中心城区的市场和偏郊的冷库、仓库、暂养基地分流,可以根据大数据,计算出每天白天的现提批发量和零售量,给水产市场的补货,可以在安排在交通空闲时进行,大批发配送和自提,可直接去冷库、仓库、暂养池。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