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水产前沿 唐东东 整理 大北农连续四个涨停 中国水产频道整理报道,最近几天的农业股,在转基因玉米利好消息和一号文件时间窗口的加持下,已进入“疯狂”。其中的大北农截至今日已连续四个涨停,股价由2019年12月30日的4.10元/股(开盘价)强势拉升至2020年1月3日的6.03元/股收盘,增幅47%。 大北农股价飙升的原因,是国内转基因玉米、大豆终于在申请安全证书环节取得进展。2019年12月30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发布《关于慈KJH83等192个转基因植物品种命名的公示》,公示拟批准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192个植物品种目录,其中除189个转基因棉花品种,另有3个主粮品种:1、大北农子公司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的DBN9936抗虫耐除草剂玉米;2、瑞丰生物和浙江大学联合申报的双抗12-5玉米;3、上海交通大学申报的SHZD32-01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至2020年1月20日截止。如无异议,两款转基因玉米有望获批安全证书。这也将会是自2009年以来转基因玉米首次在申请安全证书环节取得进展。 公开资料显示,由于种植面积大、商品率较高,三大主粮种子占据我国商品种子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中玉米种子市值规模最大,达279亿元,水稻种子194亿元(其中杂交稻139亿元、常规稻55亿元),小麦种子161亿元,分别占比22.7%、15.8%和13.11%。玉米种业共经历六次品种变革,第六代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推广10余年来,尚未有突破性品种。 目前,我国共批准发放7种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证书,但仅抗虫棉和抗病番木瓜获批商业化种植。此前国内转基因抗虫水稻和高植酸酶玉米获得安全证书,但均卡在品种审定阶段未能产业化。而草地贪夜蛾的虫害发生给国内的玉米生产形成了威胁,农业农村部也早在2016年就提出要在“十三五”(2016年-2020年)期间推进转基因玉米的产业化。可见,本次有望获批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玉米是抗虫+抗除草剂性状,其商业化价值明显。 但值得注意,安全证书拟获批仅为产业化第一步,仍须经过品种审定等程序。多家券商分析称,如一切顺利,1年-2年后相关产品有望商业化推广,并且始终具有不确定性。一旦产业化后,转基因玉米的推广将带来国内玉米种业的一次革命性品种换代,也将加快国内玉米种业集中度的提升,大北农等相关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本次大北农DBN9936抗虫耐除草剂玉米适宜种植区为北方春玉米区,是中国最大玉米产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30%,产量约占40%。若放开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种植,凭借首发优势,大北农有望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目前,国内的玉米种子龙头企业市占率约5%-10%,而国外的种子龙头企业市占率可达40%-50%。 作为农业高科技企业,大北农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科研资源,力争占据农业科研制高点,争取成为农业领域自主知识产权最多的农业科技企业。多年以来持续高研发费用投入,2017、2018年公司研发费用为4.39亿、4.15亿元,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大北农作物产业获得的专利数量和植物新品种权数量居行业前位。 此外,大北农自主研发的转基因大豆转化事件DBN-09004-6于2019年2月27日获得阿根廷政府的正式种植许可,该转基因大豆产品具备草甘膦和草铵膦两种除草剂抗性。这是中国公司研发的转基因种子首次在国际上获得种植许可,也是大北农转基因大豆产品在南美市场取得的重要里程碑式进展。公司正积极启动该产品在中国的进口法规申报程序,并进一步申报乌拉圭、巴西、欧盟、日本、韩国等其他大豆主要进口市场的进口许可。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