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再如何艰难的海产企业都将迎来2020年的春节返工季。如何抓住机遇转型升级?一场艰难又必胜的战役在考验着每一位海产人。 今天,海鲜指南将焦点转到水产加工企业上面,了解此次疫情对水产加工企业的影响。 文/ 海鲜指南(seafood-guide)沈基文 恍如隔世。两周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范围和力度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当然也包括海产企业。 尽管如此,春节假期即将结束,再如何艰难的海产企业都将迎来2020年的春节返工季。如何抓住机遇转型升级?一场艰难又必胜的战役在考验着每一位海产人。 今天,海鲜指南将焦点转到水产加工企业上面,了解此次疫情对水产加工企业的影响: 生食三文鱼加工企业: 原餐饮渠道所用冰鲜转冷冻,零售渠道供应正常 受疫情影响,餐饮业受重创,餐厅取消订单导致冰鲜三文鱼主要销路已断,新鲜落地,三文鱼加工厂在这个春节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将刚刚到货的冰鲜产品用以冷冻。 生食冰鲜三文鱼的加工厂在这次疫情中反应非常迅速。上海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总裁吕昕接受采访时称:“疫情对于所有三文鱼加工企业来说都是没有经验的,但我们反应速度很快,从小年夜开始就对员工进行严格筛查,再对厂区内外采取逐一排查,启动最高级防控举措,绝不允许有任何一处疏漏的决心开展全覆盖防疫的隐患排查,对每一位进厂的员工、司机、客户进行健康排查,填表测温消毒后方可进入工厂,必须佩戴口罩,不允许随意走动。” 吕昕提到,“除了按计划进行已有的零售渠道供应以外,有一些社区平台来找我们希望可以发货,但是我们都统一推至2月14日以后,对于冰鲜三文鱼产业的影响来讲,我们需要先解决一部分同行面临的实际问题,共渡难关。” 上海盒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智鹏说,在目前疫情没有被控制以前,物流和生产包材库存是可能将面临的问题。“视情况而定,我们希望物流运输不要断,至少能给食品加工企业保证畅通。” 就海鲜指南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疫情并没有对生食三文鱼订单产生影响,相反,在一些渠道,订单还有小幅度上升。“订单相对增加了一些,但是增速与往年差不多。”李智鹏介绍时说。 三文鱼生食刺身产品以山姆会员商店、盒马鲜生、开市客等渠道为主,总体来说订单有增加,但是并没有像蔬菜肉禽类产品增长疯狂。纯尔集团首席运营官蔡桢对此解释称:“今年春节整体需求比较低迷,尽管消费者前往商超购买食材,但是水产品尤其是刺身类的产品并不是最基本的需求,加上消费者会有一些恐慌心理和焦虑感,可能会主动规避生食的风险。” “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不错的方向,相比以前大家更愿意在店内现切,现在更愿意选择已经加工好的包装生食产品。”蔡桢补充道。 那也就意味着,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在购买水产品食材时,也无意提升了对加工产品或深加工产品的信任度,而这一环节将更有可能被委托给工厂,由工厂来生产加工,对加工厂来说,可能也是一个潜在的机遇。 大连大连湾渔市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重也提到了预包装食品,由于他们的客户是餐饮企业,“春节期间人流量少、无法在店内聚餐,改成了售卖餐饮料包,成为了大家的家庭厨房,所以我们做的更多的是柔性化生产和个性化订制产品,同时我们还在新零售和便利店体系推海鲜水饺和半成品食材以及加热即食海鲜系列。” 回归到冰鲜三文鱼产业本身,疫情之下,冰鲜三文鱼流通环节相对比较脆弱,产业抗风险能力不强、供应渠道过于单一,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对行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未来,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传统的流通渠道该如何转型发展?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水产冻品加工企业: 元宵节后复工,复工细节繁琐、复工程度不确定 春节前夕,多数水产冻品加工企业已休产停工,春节期间期间备货已经都在安全库存内,疫情暂未对产品的供应产生非常强烈的冲击。 根据不同省市最新的要求,特殊情况除外,企业复工不得早于2月9日(正月十六),海鲜指南采访了解到,目前多数企业都暂定2月10日开工。但是,水产加工企业的复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内勤、行政、销售岗位倒不是特别头疼的事情,车间的工人复工程度才是各企业负责人担忧的。 “从生产角度上来说,复工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青岛渔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林明告诉海鲜指南,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各村各弄不同地区的工人早已在春节前休假,因各地“封村”“封路”,加上部分地区的公共交通还未“解封”、私家车更是难叫,员工无法提前返回工厂宿舍,也无法提前进入复工状态。 进入复工状态指的是,工人能否顺利返回到工厂。返回工厂后,工人还需每日测量体温、隔离14天、身体状况无异常,加工企业生产线方能正式复工。这也就意味着,各加工车间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复工,复工的程度还要视工人健康情况而定。 青岛美厨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深海日记”“我爱渔”品牌创始人 乔明国也提到:“同各地一样,工厂已经接到了当地管委的通知,除非必要,开工要尽量放在2月9日之后。工厂的部分东北工人因为不在疫区,同时车票也都是在年前订购的,所以已经有少部分的工人回到了工厂,在经过严格的体温检测、登记住址和交通工具之后,两周内没有发烧的工人目前被安排在工厂宿舍里隔离观察,未来两周内,他们也只能都待在工厂里。” 青岛北洋佳美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鹏提供的一份复工流程显示:员工从家里出发前,各部门负责人先行电话到每一个员工,凡是接触过从湖北返乡人员的员工自行隔离14天无任何症状之后再返厂,强调员工返厂途中一定做好全面防护,工厂在工人到厂前后勤人员先行到岗对员工宿舍及食堂等生活区全面消毒,工厂常年配有专业医生驻厂,工厂已配备不少于10个的体温测试仪及更精准的水银体温测试仪,员工入厂前先行测量体温正常才可进厂,工人进入车间前先行测量体温,每天不少于2次的测量,工厂腾出专用宿舍,对有发热症状的工人进行隔离观察,根据医生要求确定是否送医院就医。 图片由青岛北洋佳美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鹏提供 海南翔泰渔业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刘子丹向海鲜指南也介绍,她们工厂情况与行业普遍相同,由于“封村”“封路”交通不便,“目前只有少数本地员工符合复工要求”。 广东虹宝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田磊则表示他们目前对工人返工、工厂复产持谨慎态度,“一方面是员工对疫情的担忧心理,还有一方面是目前交通条件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限制,可能都会导致员工返厂时间延迟。从工厂角度讲,返厂工人的身体状况监管,返厂后的隔离方式,隔离时间是工厂无法回避的管理难题。” “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仍然是生产员工的复工,但为了履行对客户承诺,我们的营销、研发、市场、财务、行政等部门已经复工的同事们在做好健康调查和自我防护后均投入到生产一线赶制订单,同时还赶制了一批鳕鱼花胶鸡汤准备通过我们当地的工商联捐往武汉,为一线战’疫’的医护人员出点力。正所谓‘晴耕雨读‘,这个时候也正好可以静下心来思考如何练好内功。”青岛爱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爱吃鱼”品牌联合创始人孟兴华说。 未正式复工以前,物流成了最大的问题 海鲜指南了解到,对于水产加工企业来说,疫情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复工的不确定性上,还意味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疫情前的工作效率,其中物流效率影响最大。“疫情的影响真是方方面面,现在外地的物流车进不来,本地的物流车和卡车司机也有限。”高林明说。 刘子丹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今天(2月3日)我们还在发货,但是物流车比较少,基本只可以发从海南至广州,都无法运到上海,卡车司机更不愿意去武汉;而且时效性也有一些影响,以前线上平台下单当天或隔天就能送到,但现在时效无法保证这么快。” 青岛日正商贸有限公司、“Ocean Gala”品牌CEO叶红提到,春节期间产品被抢购一空,截止到2月4日下午,也只恢复了当地物流,城际干线还未恢复。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受疫情影响,通关效率在本周已经有一些影响,“沟通不那么顺畅,海关不接受面对面交流,我们的沟通只能通过网络进行。单证的换、发相关流程也比较慢。” 其他方面,北海宏泰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章申告诉海鲜指南,对于他们的影响则是:“一级伙伴的仓库基本已没有货(一级伙伴主要面对大众餐饮客户,大众餐饮年前影响不大),二级伙伴基于年夜饭及宴席多(被取消),仓库货较多。现基于安全,2月16号才能开工生产,生产产能很难跟上。” 安徽富煌三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鲶鱼分会会长张波涛表示:“疫情对国内的各行各业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对餐饮业的影响更直接和明显,目前我们正通过加强电商力量将传统的营销行为努力转移,同时加大速食类产品的研发,尤其适合于外卖类的产品。” 疫情之下,海产品消费现实:菜、肉、蛋、奶才是基本生活保障品 与三文鱼一样,尽管春节大多数消费者购买食材的渠道被限制在电商渠道和零售渠道,但是,海产供应商们普遍反映“有增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差别大不”。“零售的销量是有提升的,往年年前一周的销量最好,年后就开始减缓,但是今年年前年后差别不大,这次疫情对海产品供应商的供应能力有些要求,需要及时补货。”高林明说。 “相比较往年同期,今年的水产品在零售渠道是有增长的,但远不及禽类、肉类、蔬菜、面点增长得那么明显。”刘子丹也提到。 乔明国对此表示:“唯一的亮点就在超市零售端,特别是线上配送发达的超市,但各个超市新鲜蔬菜、猪肉才是市民抢购的主要焦点,冷冻海鲜有增长,但是有限,这也反映了一个消费的现实:菜、肉、蛋、奶才是基本生活保障品,而海鲜相对则是消费升级的产品。” 节后海产品消费不会有太明显的恢复,出口企业订单暂未受影响 而且,今年的节后消费目前看来短期内不会有太明显的恢复。往年,春节后的三周或四周是海产品销售的淡季,但是今年很明显不存在淡旺季。 宋鹏告诉海鲜指南:“疫情可能会影响某些产品的销售,从而推迟进口商的订货,如果上游公司库存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市场消化短期形成的库存,可能会引起价格的短期波动,近期的汇率波动也会对价格直接造成影响。” 在采访中,根据受访者提供的信息,按照目前的供应情况来推测,企业的库存加上渠道的库存,至少可以平稳供应到3月底。 此外,国内出口水产品业务方面:订单暂无影响,后续发展待观望。由于疫情在春节前夕突发,此时多数加工厂已经休产停工。出口订单受不受影响,可能拐点将会是波士顿展会和布鲁塞尔展会前夕。目前,出口企业均表示正在观望,“客户也在关心,但没有影响订单。” 寒冬终将过去,春天总会到来 疫情对国内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截止到海鲜指南发稿,苏州、上海、青岛、北京、唐山等地均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的惠企政策,寒冬终将过去,春天总会到来。 文章的最后,就用受访者们的话来结尾吧。 “之前员工没有时间学习,正好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学习充电、生产流程疏理、管理制度优化等,做好扎实内功,改变员工思维,提升生产效率。” “内部也趁这段时间在梳理未来行业还有哪些机遇。” “大家都别玩虚的,实实在在做产品、实实在在做闭环安全的供应链。”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