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水产前沿 何鸿浩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全球虾业一盘棋。特别是南美白对虾,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品种,也是极具市场活力和盈利能力的品种。作为现代虾农,不只要了解国内动态,更要了解国外信息,才能更好规划生产,养好虾,卖好虾。为此,我们将定期精选近日全球虾产业的最新市场动态,最新技术以及多方点评,形成固定栏目,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全球“虾讯”。 1、海口航班减少,运费增长 日前,笔者收到消息:疫情期间,海口美兰机场货运航班减少,水产品运费大幅涨价。笔者向海南对虾养殖协会了解到,除了航班减少,海口机场货运费用确实有涨,三亚机场较为平稳。目前,海口机场每公斤运费上涨1元,再加上季节交替航班变化,让海南苗企的运输成本大大增加。协会也正在进行工作,与相关单位积极沟通与协调。 当地苗企也表示不满,坦言海口机场2月21日执行的调价,对苗企的影响很大:“原本今年受疫情影响,企业已经损失很大,现在运输成本上涨更是雪上加霜。” 同时,笔者咨询了湛江、福建等地苗企,当地企业表示,运费并没有增长,但航班数量、班次有所调整,总体而言影响不大。 笔者点评:海南航班减少,运输成本上升,航空又可能出现许许多多不确定因素,致使虾苗不能正常时间到达,甚至导致虾苗损耗。总的来说,这次涨价对海南企业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业者点评: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2、稻-虾养殖模式已被世界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 近日,越南渔业总局局长Tran Dinh Luan讲述了My Xuyen地区的稻-虾养殖模型的情况,表示稻-虾养殖模式已被世界认为是可持续的养殖模式。稻-虾养殖模式中,沿海地区的养殖户在旱季繁殖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虾或罗氏沼虾,并在雨季在同一稻田中种植水稻。这种模式不仅让虾的患病率显著下降,提高稻田肥力,适应气候变化,更能生产绿色健康的食品。 笔者点评: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养殖模式,我们不需要把它局限于某个区域、某个品种上,这也说明,我们还有许多空白区域可以开发。 3、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白虾行情高歌 据水产前沿报价体系消息,珠三角地区企业逐渐复工,市场流通量增加,引发“报复性消费”,短短一周内虾价最高上涨了9元/斤。但是近两天,涨价幅度和频率有所下调,江门地区养殖户表示今天虾车和卖虾的养殖户都比昨天明显增加,批发市场消化有些“吃力”,担心虾价会再滑坡。 笔者点评:近段时间随着交通恢复,虾价出现走高势头。不过,与价格挂钩的仍是消费,唯有消费市场、餐饮业全面恢复后,才能真实反映价格行情。但不可否认的是,近期的涨价信息为养殖户带来了信心,也带来了继续坚持的希望。 业者点评:价格行情还与品类有关,有些品类能通过家庭消费,但有些品类很难。所以,部分品类情况会稍微乐观一些。现在,市场仍处于恢复阶段,也提醒养殖户要密切关注养殖状况,避免出现养殖意外。 网友点评:大家赶紧放苗,中国会疫情慢慢结束,向我国出口的印度以及东南亚国家疫情恐怕会接力,到时候国内对虾进口减少,国内消费回暖,价格估计会上升,大家抓住机遇,晚造价格估计就不行了。 网友点评:疫情过后,消费,特别是广大居民的消费,是升级还是降维?控制不了行情,就只能想办法,规划自己的生产:养什么品种,能否在别人没有鱼出的时候自己有鱼出,做卡位成产,提高议价力。 4、疫情期间,社区电商、直播卖货成水产新玩法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电商、直播卖货成为水产销售的最新做法。报道表示,电商销售为节前的2-3倍;有养殖户通过社区群进行水产品销售;有养殖户开始在直播平台上进行线上销售;某些线上销售渠道也有4小时售出2000斤白虾的佳绩。 笔者点评:新渠道、新零售值得我们行业思考并密切关注,多个渠道,多个选择,也多一条路子。 业者点评:疫情会逐渐解除,水产养殖业也会慢慢好转,而且虾价可能还有上涨空间,因为酒店、餐饮还未开始,市场还有很大需求。 网友点评:大市场没了,就靠这种少量电商零售没有大作用,但总好过没有。 5、冻虾期货报价上涨,订单逐渐恢复 据海鲜指南消息,厄瓜多尔白虾工厂最新期货报价已经比2月初上涨0.3-0.5美金/公斤。显然,随着全国道路交通畅通,冻品市场和餐饮行业逐渐恢复,冻虾也开始交易流通,进口商的压力大大缓解。而且,有进口商下单并表示“这个时间这个价格下单,即便新到货不赚钱也是不会亏钱的,相信疫情会很快过去,社会能够恢复正常。” 笔者点评:显然,随着疫情的控制,库存冻虾也将开始大量释放。届时,国内市场虾类短时间内供应大增,可能会对国内的对虾塘头价造成一定影响与冲击。 网友点评:具体还是要等餐饮业,现在下单的亏损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6、我国成为全球虾类进口第一大国 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资讯,2019年我国成为全球虾类进口第一大国。随着我国政府各项鼓励进口、降低关税政策的出台,国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打击走私力度不断增强,我国虾类进口持续增长,2019年我国虾类进口量达72.2万吨。其中,厄瓜多尔、印度、泰国、越南、阿根廷、沙特、加拿大(北极虾)为我国虾类主要进口国。 笔者点评:国内市场仍然缺虾,虾产业潜力巨大,水产行业仍是朝阳行业。 7、五家越南虾工厂被禁止向中国出口 据海鲜指南信息,越南农林渔业质量管理部收到了越南驻中国大使馆和中国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部的正式文件。文件内容主要为,几批从越南出口到中国的虾产品中检查出白斑病毒和抗生素超标的问题,要求越南方面紧急调查,并要求五家涉事工厂暂时停止向中国出口虾产品。越南农林渔业质量管理部已经停止对这5家工厂发放水产证,并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检验,调查货物出现问题的原因。 笔者点评:食品安全尤为关键,这也是我们行业必须坚守的生命线。 8、广东利好政策,对虾得到重点扶持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2020年“三农”领域补短板项目入库申报指南》,其中水产种业振兴项目亦在指南目录中。水产种业振兴项目涉及多个对虾品类的设施建设、种质检测、良种选育、生产性能测试等内容。 网上申报网址: http://183.62.243.8:8080/s/login,截至日期为2020年3月21日;书面材料申报:申报单位须于2020年3月20日17:30前报送至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投资项目中心。 9、滞销情况好转,黎明即将来临 日前,多个媒体报道,各地水产品受新冠疫情影响,出现滞销情况。除了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罗氏沼虾交易量大减的情况外,江苏常州溧阳社渚镇也传来青虾滞销的消息。溧阳社渚镇,被称为“中国青虾第一镇”,但受疫情影响,过半塘口尚未开塘卖虾,仍存有200万斤虾苗、100万斤成虾,即便已经降价20元/斤,仍有大量虾未能上市,导致无法放苗,严重影响了今年的生产计划。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