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增加密度带来的螃蟹养殖风险,如何防控?

2020-3-3 09:22|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115109| 评论: 0|原作者: 华东大区虾蟹线技术服务部 老汪论蟹|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增加密度带来的螃蟹养殖风险,如何防控?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增加密度带来的螃蟹养殖风险,如何防控?

  文/图 华东大区虾蟹线技术服务部 老汪论蟹

  又到一年螃蟹放苗季,据调研,受螃蟹未来行情趋势预判影响,今年兴化模式养户放苗密度普遍增加到1200-1300只,甚至1500只,志在把螃蟹产量提高到300斤左右。那么,增加密度就一定能增加产量吗?螃蟹规格会受影响吗?增加密度给兴化模式带来哪些风险呢?我们如何防控呢?


  增加密度将给螃蟹养殖带来哪些风险?

  1、养殖前期:环沟水环境问题增多,螃蟹多,活动量大,吃得多,残饵粪便多,环沟水体将极易浑浊,水草粘脏不长,水和草问题的调控技术难度增加,即出问题后,难解决。

  2、养殖前期:环沟中,螃蟹密度高,成活和生长受限,螃蟹是环境动物,水质不清爽,蜕壳翻倍小;水草不旺盛,自相残杀多。


  3、养殖中后期:台田水韭菜有被夹光草风险,围网放开后,水韭菜被快速夹光,后两壳翻倍小,产量规格都难保,养殖风险大增。

  4、养殖中后期:螃蟹密度高,池塘环境易变差,溶氧降低,螃蟹后两壳翻倍小,导致螃蟹规格普遍变小,虽然回捕只数增加,但产量也难以大幅度增加,反而价格更低,总效益可能更低,得不偿失。


  如何防控增加密度带来的螃蟹养殖风险?

  1、增加密度,量力而行,谨慎而为:小塘口,管理精细,外源水好,技术水平高的养户,可以适当增加密度,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反之,则谨慎增加密度。

  2、增加密度后,必须加强前期环沟养殖管理,防控前期养殖风险:

  A、增加环沟伊乐草种植密度和螺狮投放量,增多螃蟹活动空间,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B、换水、肥水、解毒、调水、改底等预防和改善水环境问题的水质调控操作间隔时间要缩短,调控次数增加,调控产品和方法要有效,提前做预防,及时做改善。

  C、加强投喂管理,不投不洁和污染大的饵料,减少残饵粪便对水环境的污染,宜选择蟹爱吃、高蛋白、高吸收率的螃蟹高端功能料投喂,同时,要勤观察,精准足量投喂,减少污染和螃蟹活动量,长期维持水清草爽的水环境。


  3、养殖中期,要防止增加密度带来螃蟹夹光水草的风险。我们要改变传统的2壳后放台田的模式,让螃蟹在环沟养3壳,3壳后4壳前,撤围网放蟹到台田,给水韭菜增加一个月的生长期,这样水韭菜繁茂了,螃蟹不容易夹光(具体参考海大推广的螃蟹3+2高产养殖模式)。

  4、养殖中后期,要防止螃蟹密度增加带来的更加严重的水质问题和缺氧问题。此时正值高温期,需要提前增加投螺量,增加换水或者增加直接增氧、间接增氧等操作。


  未来几年泛兴化模式升级的方向

  既要产量,又要规格,同时,还要早上市,这是未来几年泛兴化模式升级的方向,也是养蟹人能否在行业领先的核心竞争力。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综合运用大亲本培育的大规格高质量苗种,多种水草螺狮营造的生态环境,全程45蛋白以上的高端螃蟹料投喂等技术,养成高产量大规格早上市的螃蟹,已经得到了很多养殖高手的实践验证,而且,还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所以,在增加密度的同时,要提高苗种质量和规格,增加螺狮投放量,维护水草生态,全程投喂高蛋白蟹料,加强养殖管理,才能产量、规格双丰收,才能避免走入增加了密度、降低了效益的养殖误区。


  总之,想通过增加密度,获取高产的方向是对的,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只要增加了密度,产量就一定能增加。养殖模式升级是个系统工程,要从苗种升级、水草生态环境管理技术升级,营养投喂升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提升,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养殖结果,否则,简单的增加密度,可能带来的是更大的养殖风险。
  


  【关键字】:河蟹  密度  养殖模式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