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广东、广西、福建海水鱼养殖户要高度警惕本尼登虫! 文/图 中国水产频道@少数派 模样狰狞恐怖寄生虫是... 很多鱼类寄生虫样子其实蛮好看的。以刺激隐核虫为例,在白茫茫的显微镜视下,黑漆漆的刺激隐核虫,如一个孤独的星球;当它的体表纤毛摆动时,像星球在太空中旋转,很有感觉。但本尼登虫则是另一个极端,其模样非常恐怖,在显微镜的镜头下,本尼登虫狰狞的头像,还有巨大、锋利的锚钩,都会让你产生一定程度的不适感。每年春夏初,当本尼登虫在金鲳鱼身体上形成巨大的创口时,观察本尼登虫在镜头里的模样,都让我联想到电影《异形》的那个可怕的怪物。 这几天,在北海、钦州养殖的石斑,在广东养殖的红鱼,我都检测出了大量的本尼登虫。这些鱼的最早症状都是溃烂。本尼登虫身体透明,不仔细检测,不容易被发现。 本尼登虫主要寄生于海水鱼类的体表、鳍、眼、鼻和鳃腔,寄生后吞食宿主鱼的粘液和上皮组织细胞,导致宿主体表溢血、发炎及粘液的大量分泌;进而宿主鱼停止摄食、身体变暗、无规则的游动及常常与网箱等硬物摩擦致使鱼皮肤溃烂。 本尼登虫生活史 本尼登虫一生存活时为15天左右,其卵孵出后五天,即能寄生。 水温是本尼登虫生长、扩张的主要因素,低于16度,高于30度,白芝麻的生长会受到影响。但每年的春夏初,温度初起,是本尼登虫生长繁殖的最适合温度。在南方海区(广东、广西、福建)在五月的高温到来之前,本尼登虫的生活都比较快乐。除非是连续几天暴雨或突然出高温气候,否则,养殖户会非常头痛。 挠伤—感染弧菌—败血症—大量死亡 一粒本尼登虫,都会导致一尾鱼,甚至更多鱼被挠伤。本尼登虫前后,各有吸盘,以牢固地附着在鱼的身上,身体中央有两对锋利的锚钩,锚钩可以鱼类,包括厚厚的石斑鱼体表挠伤,挠伤之后的创口,会感染弧菌。每年春夏初这个时候,一直到西南风起止,都是弧菌感染溃烂的高发期。溃烂的伤口的弧菌又将随血液侵犯各脏器,败血症形成,鱼类会大量死亡。 本尼登虫,在鱼身上呈透明状,不容易发现,浸过淡水后,其体色变白。所以,渔民也称之为“白芝麻”。五粒本尼登虫即能导致金鲳烂身烂尾,平均数量达到十粒以上,即导致大幅减料。 本尼登虫感染各种海水鱼,以金鲳、石斑、红鱼、鲷科鱼类常见,除了蓝子鱼。蓝子鱼是个特例,它对各种寄生虫有先天的免疫能力,包括本尼登虫。以后我有机会来说一下蓝子鱼的独特个性,这是一种奇怪的鱼种。 防治方法 处理本尼登虫:以淡水泡为主,如加100ppm甲醛,效果更佳。泡浸时间为五分钟左右,泡后挂吊敌百虫驱虫,内服抗生素防治溃烂。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