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肆虐叉尾鮰、黄颡鱼大规模死亡“元凶”是它?

2020-5-24 23:09|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63030| 评论: 0|原作者: 华中农业大学陈昌福|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本文简要地介绍养殖鱼类疾病名称的形成过程,以及养殖鱼类疾病名称与科学诊治疾病的相互关系,说明在诊治养殖鱼类疾病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的问题。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从养殖鱼类的“套肠病”说开去

  文/图华中农业大学陈昌福

  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养殖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先后出现了大规模的死亡现象,养殖业者和部分水生动物执业兽医在解剖检查患病鱼体时,从两种患病鱼体内均发现了“套肠病(Enteropathy)”和“脱肛”的症状(图1)。于是,有些人就开出了专门用于防控养殖鱼类“套肠病”的各种处方。本文作者拟借助这篇小文章,简要地介绍养殖鱼类疾病名称的形成过程,以及养殖鱼类疾病名称与科学诊治疾病的相互关系,通过介绍国内外关于养殖鱼类“套肠病”形成的主要原因,试图说明在诊治养殖鱼类疾病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的问题。

  图1,斑点叉尾鮰的“套肠”(左)与“脱肛”(右)症状

  根据典型症状命名鱼病名称为国内外常见现象

  在我国,养殖鱼类的不少疾病的名称,可能是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在发现某种鱼类疾病之初,尚不知道引起该疾病真正致病原因的情况下,为了交流的方便而根据患病鱼类的某一种典型症状给予命名,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习惯或者熟知了该名称之所指的具体内涵后,也就逐渐接受了这个名称。如养殖鱼类的“草鱼出血病”、“赤皮病”、“竖鳞病”、“打印病”、“一点红”和“裂头病”等养殖鱼类疾病的名称,或许大多经历过这样的名称形成的历程吧。现在,这些根据养殖鱼类疾病症状命名的疾病名称,已经大多正式地出现在我国高等学校使用的《水产动物疾病学》教科书中了。

  对于接受过《水产动物疾病学》专业训练的人士而言,当人们提及“草鱼出血病”的时候,就可能会立即明白,这个名称是特指的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引起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鱼种阶段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当被问及养殖鱼类“赤皮病”的时候,专业人士也可能会给出的正确解释是,这个名称就是指的由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引起的草鱼、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等养殖鱼类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当人们提及“竖鳞病”的时候,接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就可能知道,这个疾病的名称是特指的由水性点状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nctata f.ascitae)等类似这一类致病菌引起的一种养殖鱼类循环系统的疾病。如人们提及“打印病”的话,专业人士大多也会可能明白,这是特指的对由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Aeromonas puctata subsp.puctata)引起的主要危害养殖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的一种细菌性疾病。

  虽然迄今为止,“一点红”和“裂头病”等养殖鱼类的疾病名称,尚未见记载于《水产动物疾病学》等教科书中。但是,对于多年从事斑点叉尾鮰和黄颡鱼养殖的水产养殖业者提及这两种疾病的时候,至少是其中的大多数人均会明白,所谓“一点红”是指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或者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感染斑点叉尾鮰或者黄颡鱼苗种后,在其头部出现的典型症状;而“裂头病”则是某种爱德华菌感染斑点叉尾鮰或者黄颡大规格养成鱼后,容易出现的典型疾病症状(图2)。

  图2,黄颡鱼鱼种的“一点红”(左)和大规格养成鱼的“裂头病”(右)症状

  根据养殖鱼类疾病的典型症状命名其疾病的名称,在国外的教科书中也并非鲜见。如日本人将由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感染红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nerka)等鲑科鱼类后,形成的典型局部脓肿症状(图3),参照其病灶特征而将这种疾病称为“疖疮病”。

  图3,示大马哈鱼的疖疮病症状(仿野村哲一)

  因为饲养密度过高而导致养殖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产生的某种生理性障碍,而导致养殖香鱼出现“背鳍前部的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生椭圆形或圆形坏死,露出白色的肌肉”的特有症状(图4左),当这些病灶部位变成了白色后的患病香鱼在水体中游泳时,其游动的姿态就特别容易使人联想到提着灯笼游行的场景(图4右),因此,患病香鱼因为这种典型疾病症状而被日本的香鱼养殖者称其为“灯笼病”。

  图4,香鱼的患灯笼病后背部白色病灶(左)及其在水中游泳(右)时的状态(仿城泰彦)

  当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受到鳗匹里虫(Heterosporis anguillarum=Pleistophora anguillarum)感染后,由于大量的寄生虫在其体侧肌肉细胞内形成孢囊,生成大量的孢子而导致患病日本鳗鲡体表外观塌陷,呈现出不规则的凹凸状态(图5),日本的养鳗者根据养殖鳗鲡的这种外观典型症状而将其称为“凹凸病”。

  图5,示日本鳗鲡的“凹凸病”症状(仿横山博)

  确定诊治方法要依靠疾病名称背后的真实致病原因

  水产养殖业者根据养殖鱼类的某种疾病的典型症状对这种疾病命名后,虽然可以便于在同行之间交流相关信息,但是,如果不能阐明导致这种疾病的真实原因,对于人们选择治疗疾病的正确方法则是没有意义的。当年欧洲人对于养殖鲤(Cyprinus carpio)的传染性腹水病(Infectious dropsy of carp,IDC)的诊治过程,就曾经遭遇到了这种情况。

  在上世界30年代初期,欧洲的养殖鲤因为出现了一种恶性传染性疾病而引起暴发性死亡。养鲤业者观察到患病鲤出现的典型症状均为充满腹水的大肚子后,就根据患病鱼出现的典型症状将这种疾病命名为“传染性腹水病(IDC)”。随后,欧洲的不少相关鱼病研究者,为了寻找引起这种疾病的致病原因,而做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工作。

  研究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同样是在欧洲出现的“传染性腹水病”症状的养殖鲤,但是在不同国家的养殖鲤发生这种疾病后的死亡速度是很不一样的,在德国的水产养殖场饲养的养殖鲤一旦发病后死亡速度特别快,研究者们将这类疾病流行现象称为急性型(acute form)也称为德国型(Germen form);而在波兰饲养的养殖鲤发病后死亡速度则比较缓慢,因此被研究者们称为慢性型(chronic form),也称为波兰型(Polish form)。

  Schäperclans等从1930年开始至1966年的几十年间,利用细菌学的方法对患有“传染性腹水病”的养殖鲤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病原学研究,他们从患病鱼体内分离到了腹水型点状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 forma ascite)。Schäperclans等将分离到的菌株扩大培养后,配制成较高浓度的活菌液,采取浸泡接种健康鱼的方法,以及将细菌拌和在鲤饵料中经口投喂接种健康鲤的方法,均未获得人工回归感染的成功,从而为分离到的腹水型点状气单胞菌,究竟是否引起养殖鲤“传染性腹水病”的致病菌的问题,留下了悬念。

  不过,Schäperclans等进行的回归感染虽然没有获得成功,但是,他们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拌和在养殖鲤饲料中投喂患有“传染性腹水病”的养殖鲤,却往往可以获得良好的药物治疗效果。因此,直到上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的一些著名鱼病研究者,如Volf和Havelka等都是一致支持Schäperclans等关于养殖鲤“传染性腹水病”的病原,就是致病性细菌的结论的。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前苏联和南斯拉夫的部分鱼病学研究者为主,开始采用病毒学方法对患有“传染性腹水病”养殖鲤进行病原学研究。他们首先采用了将患病鱼的腹水和内脏匀浆后,经过滤菌器除菌后将滤液接种健康鱼的人工感染方法,很快就获得了回归感染的成功,从而初步确认了某种致病病毒才是养殖鲤“传染性腹水病”的真正致病生物的推测。随后,前南斯拉夫的研究者Tomasec等(1965,1966),利用鲤肾脏元代细胞培养法法,观察到了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的生成,该研究结果为养殖鲤的“传染性腹水病”的病原生物为某种病毒的推测,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

  1971年,前南斯拉夫的著名鱼病研究者Fijan等利用胖头鱥(Pimephales tenellus)尾柄肌肉细胞(Fathead minnow,FHM),成功地从患有“传染性腹水病”的养殖鲤体内分离到了鲤弹状病毒(Rhabdovirus carpio),而且用分离到的病毒回归感染健康鲤后,获得了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传染性腹水病”的典型症状病鱼,从而最终确认了引起养殖鲤“传染性腹水病”的病原生物是病毒。随后,Fijan等建议将感染鲤弹状病毒而出现“传染性腹水病”症状的养殖鲤,从以往人们称之为“传染性腹水病”养殖鲤疾病中独立出来,将其称为鲤春病毒血症(spring viremia of carp,SVC)(图6),而将由致病细菌感染导致养殖鲤出现“传染性腹水病”症状的养殖鲤疾病,称为细菌性出血性败血症(Bacteri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图6,患鲤春病毒血症的德国镜鲤

  经过众多相关科学家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终于弄清楚了养殖鲤“传染性腹水病”的致病原因,从而为人们采取正确的诊治方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养殖鱼类“套肠病”不是一种病而只是一种疾病症状

  根据日本的数位鱼病学者花多年时间对真鲷(Pagrus major)“套肠病”的研究结论,能引起鱼类“套肠病”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致病病毒、致病细菌、寄生虫感染,养殖水体温度急剧变化,养殖水体中重金属、盐度含量过高,摄食了霉变的饲料以及摄食过量等,只要能引起鱼类肠道出现“不规则运动”的因素,均可以导致养殖鱼类出现“套肠病”。

  在我国,据汪开毓等(2006)的报道,从出现“套肠病”的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到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刘金玉等(2008)报道分离到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童桂香等(2009)报道为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而薛峰等(2010)报道为约翰逊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这些研究结果,均再次证明了日本学者认为致病性细菌是能引起养殖鱼类套肠病的观点是正确的。

  “套肠”的症状在许多养殖动物甚至人类中均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症状。人们饲养的畜禽动物,尤其是处于幼年时期的养殖畜禽动物,出现“套肠”症状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人体医学对人体的“套肠”症状已经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如根据“肠套叠”的发病人群和原因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此外也已经证明了套叠的发生区域极为广泛,几乎胃肠等所有部位都有可能出现。可以分为小肠型(intestinal type)、回盲型(Ileocecal type)、回结型(Loop type)和多发型(multiple types)等。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清楚,水产养殖业者所说的养殖鱼类的“套肠病”并非是一种疾病,而只是某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要制定出正确的诊治方案,必须对引起这种症状背后的致病原因了解清楚,否则,有效地治疗养殖鱼类“套肠病”的期望是必然会落空的。
  


  【关键字】:鱼类  病害  防治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