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受疫情抬头影响,昨天水产前沿加州鲈报价,多地鱼价出现下跌,但部分地区逆势暴涨,最高卖到23元/斤.......无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毫无疑问,加州鲈仍是水产界十好看好的品种,未来鱼价还有涨...... 2020鲈鱼养殖如何规避风险,同时又能保障在10月前出头批鱼是值得每个养殖户深思的问题 文/海大集团华东大区鲈鱼项目组/宿迁海大杨仕豪 相对于2019年苏北地区加州鲈养殖的顺风顺水,2020年的鲈鱼养殖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暖冬气候加上疫情的影响,大部分客户在早春放苗时就蒙受苗种伤亡的损失。进入5月份,水质的无常变化又极大地影响着投喂率。刚熬过5月加不上料的焦虑,6月份的梅雨季节又接踵而至,大部分塘口又开始新一轮的死鱼。 6月中旬多为阴雨天气,为鱼病暴发提供了良好条件 宿迁海大鲈鱼团队在5-6月对鲈鱼塘口进行了近200次塘口打样工作,主要围绕鲈鱼体质及池塘水质进行调查。本文主要围绕打样过程中发现的体质问题进行剖析,以期为鲈鱼养殖客户的病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一、鲈鱼围心腔出血病 鲈鱼围心腔出血病主要症状为心腔内出血或充盈血块,同时可见鳃丝与鳃弓交接处有黄豆大小血色增生物,形似“血窦”,故此病又俗称“血窦病”。结合往年发病规律,该病多发生水温高于30℃的7-9月份,但今年团队在打样过程中发现有近20%左右塘口已经发生该病,且死亡率较往年更高。 鲈鱼心腔充盈黑色血块 鳃丝与鳃弓交接处有黄豆大小增生,俗称“血窦” 目前鲈鱼围心腔出血病病因多归结为外源刺激性因素(杀虫剂、刺激性消毒剂、强对流天气等)引发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起近心端的鳃组织血管充血肿胀,严重时心腔大面积淤血导致鲈鱼死亡。对发病塘口进行调查发现在发病前均使用过杀虫剂或强氯精等强刺激性药物,且发病前天气异常,水层上下温差大,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鲈鱼围心腔出血病的发生。该病的预防要注意对规格较小的鲈鱼应避免使用强刺激性药物,在天气异常时使用抗应激的产品全塘泼洒以减轻鲈鱼应激反应,同时打开增氧机降低水层温差。 对于已经发病塘口,首先要对受强刺激的鲈鱼进行解毒抗应激操作,同时内服保肝护胆类药物5-7天可有效缓解病症。 二、细菌性烂鳃病 近期阴雨天气为致病菌的滋生营造了良好的条件,此时若塘口消毒不及时或鲈鱼体质偏差,就极易感染柱状嗜纤维菌等细菌引发烂鳃,烂鳃鲈鱼对水体的溶氧吸纳能力逐渐降低。随着病程的推后,鲈鱼丧失纳氧能力,最终导致鲈鱼死亡。 鲈鱼细菌性烂鳃的典型症状是鳃丝末端腐烂,挂脏 烂鳃病理观察,左图发病鳃丝对比右图正常鳃丝出现大面积空洞,纳氧能力几乎丧失 鲈鱼细菌性烂鳃病的诊治要区别于寄生虫性烂鳃,两种疾病的病原差异很大,治疗方案也完全不同。细菌性烂鳃的预防需要对塘口定期消毒,消毒后24小时且天气晴好时使用发酵活性菌类产品进行有益菌的占位,抑制有害细菌繁殖,降低发病概率。在阴雨等恶劣天气后及时使用聚维酮碘等温和消毒剂消毒处理。 对于已发病塘口,除了上述消毒方案外,建议内服氟苯尼考+多维类产品,连用3-5天。其中氟苯尼考需要在吃食较好的一餐喂下,保证药物浓度的足量。 三、烂嘴、烂尾 阴雨天除了易引发细菌性烂鳃,还有一种细菌性疾病也可能暴发引起鲈鱼死亡。它就是柱状黄杆菌引起的加州鲈烂嘴、烂尾病。病鱼在发病前期症状不明显,几乎没有死鱼。待病程后期发现死鱼时,症状就很容易观察,主要表现为嘴部上下颌出血、溃烂,尾巴分叉甚至缺失,其中烂嘴一般要早于烂尾。 柱状黄杆菌引起的鲈鱼烂嘴 柱状黄杆菌引起的鲈鱼烂尾、死亡 该病病原与细菌性烂鳃病原同为革兰氏阴性菌,防治手段也较为接近。除了上述的定期消毒、EM菌等产品抑制有害菌以外,还要特别注意寄生虫对该病的诱发作用。当鱼体有较多指环虫、车轮虫、锚头蚤寄生时,鲈鱼感觉不适,会出现擦网、狂游等现象,此时嘴部、尾部最易受伤破损,从而使柱状黄杆菌有了可乘之机。 对于已发病鲈鱼,首先要检查是否有大量寄生虫附着,有虫先杀虫。没有寄生虫或杀虫后,使用聚维酮碘消毒,同时内服氟苯尼考+多维类产品,连用3-5天。 四、锚头蚤寄生 苏北地区大多塘口有着鲫鱼养殖的历史,池塘塘底包括外源水都含有大量锚头蚤虫卵,这些虫卵在水温适宜时便孵化并寄生于鱼体。轻者影响鲈鱼摄食,重则引发细菌感染导致鲈鱼死亡。 鲈鱼背鳍大量锚头蚤寄生 锚头蚤引起鲈鱼烂身、死亡 锚头蚤作为一种容易发现和防治的寄生虫,却导致有些鲈鱼塘口大面积死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套养鱼放的不科学。在对锚头蚤大量寄生的鲈鱼塘口调查会发现一个规律——套养鲫鱼密度往往超过300尾/亩。鲫鱼作为一个锚头蚤虫卵携带者和易感者,极易把锚头蚤传染给鲈鱼。打样过程中也能看到鲈鱼锚头蚤多的塘口,鲫鱼体表的锚头蚤会更比鲈鱼严重。此外存塘鲫鱼过多时,由于其过于饥饿会在底层大量活动找食,从而导致塘口水质浑浊,影响鲈鱼摄食。建议在鲈鱼塘口放配养鱼时,降低鲫鱼密度至150尾/亩以内,同时也可套养一定数量的黄颡鱼对锚头蚤进行生物防治。 对于已经有锚头蚤寄生的鲈鱼塘口,可选用主要成分为蜂房芽孢杆菌的药剂杀灭锚头蚤。同时注意在用药4天后使用聚维酮碘全塘消毒处理,避免锚头蚤脱落后裸露的伤口被细菌感染。 五、加州鲈鱼塘6-7月份池塘管理建议 2020年鲈鱼难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建议养殖户朋友们把鱼病防治工作做在前面,等到鱼发病了再采取措施往往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具体的工作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定期改底 随着水温的升高及投喂量的加大,池塘底部环境会日趋恶化,病原菌也会大量滋生。建议5-7天进行一次改底。在改底产品的选用上,除了过硫类化学底改产品外,建议定期使用生物类型底改产品,一方面增加底部溶氧,缓解塘底氧债;另一方面所含生物成分高效分解底部有机质被藻类利用,达到底净、活藻、防水体老化作用。 ②适时消毒 近期雨水较多,降雨过程会造成池塘返底,大量有害病原物质会随着返底被带到鲈鱼活动的中上水层,导致鲈鱼发病。建议在雨后或其他异常天气后尽快使用聚维酮碘等刺激性较小的消毒药物进行全塘消毒处理。若天气长时间保持正常,也要在10天左右进行日常消毒。 ③合理杀虫 当前水温徘徊在23-28℃之间,这个水温较为适宜寄生虫滋生,常见的包括指环虫、车轮虫、锚头蚤、杯体虫等。建议15天左右使用阿维菌素、苦参碱等温和性杀虫剂预防寄生虫害。同时也要定期打样检查,有虫寄生时及时给药,防止鲈鱼伤亡。 ④重视保健 鱼体质健康程度决定着发病率的高低,同样的塘口有些鱼在发病有些鱼却不发病就是这个道理。鲈鱼作为“先天性糖尿病患者”,对饲料中的淀粉极为敏感,更需要关注其体质的健康状况。建议养殖户朋友们定期拌喂多维、中草药提取物等产品,保障鲈鱼肝脏、肠道的健康,促进鲈鱼吃食。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