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30万亩土塘接近崩盘!海大已经开始逆市突围了!

2020-7-3 11:31|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40544| 评论: 0|原作者: 水产前沿唐东东|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原创报道,潮汕地区的鱼虾混养模式,亩利润曾能稳定在5000元以上,如今由于养殖环境逐年恶化、虾苗质量退化等原因,“印钞机”变成了“碎钞机”。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原创报道,

  “印钞机”变成了“碎钞机”,潮汕地区的鱼虾混养模式该如何突围

  文/水产前沿唐东东

  潮汕地区的鱼虾混养模式,亩利润曾能稳定在5000元以上,如今由于养殖环境逐年恶化、虾苗质量退化等原因,“印钞机”变成了“碎钞机”。据了解,当地混养虾的平均亩产量已从高峰期的1500斤左右,持续下跌至去年的不到500斤,这已经处于成本线水平,以致仅3-4成人赚钱,6-7成人处于亏本或保本的状态。可以说,养殖市场思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该如何突围?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正在火热发生——以高抗苗替代土苗为牵引,匹配相应的养殖方案并升级产品与服务,据悉已有亩产1160斤的好成绩出来。重回巅峰时刻开始变得有路径可循。

  揭阳海大饲料有限公司一部总经理李中正

  日前,笔者采访了变革的主要推手之一的揭阳海大饲料有限公司一部总经理李中正,透视这片30万亩土塘养殖水面的危与机。



  传统混养模式遭受挑战

  水产前沿:目前,潮汕地区鱼虾混养规模及饲料料市场容量有多大?主要的养殖模式及产出情况如何?

  李中正:潮汕地区包括惠东到饶平的沿海一带,不算高位池的话,有30万亩左右的土塘养殖水面。由于这几年虾苗成活率较低,以及混养鱼的密度逐渐降低,饲料市场容量也渐渐缩小。目前的饲料亩投喂量只有0.5-0.7吨,因此饲料市场容量大概18万吨,以鱼虾混养料为主,部分为虾蟹料档次的产品以及极少部分常规白虾料。

  当前主要的养殖模式为虾轮捕轮放,全年放4-6批苗,每批放10万-15万甚至20万尾一亩(过去只放3万-5万尾/亩,由于养成率越来越低,以致投苗密度越来越大),70-100头/斤左右规格时放地笼起捕。所用虾苗基本上是本地苗场提供的土苗,20-30元/万尾。以前草鱼行情好的时候,每亩多的放到200尾,现在一般放10-60尾。

  以前混养模式顺风顺水时,虾的平均亩产量有1500斤左右,这些年则逐年下滑,去年平均亩产不到500斤。按当地的养殖情况,产出500斤虾是一条成本线。去年差不多只有3-4成人赚钱,6-7成人处于亏本或保本的状态。因此,潮汕地区的鱼虾混养模式已经到了非常有必要改变的境地。

  水产前沿:500斤虾才能维持成本,那还是比较高。

  李中正:因为卖的虾规格偏小,一般在10-12元/斤,而且草鱼也不值钱。过去亩产有1500斤时,一方面投苗量没现在这么高,且存活率有保障,因此虾苗的成本比较低;另一方面,现在的饲料、人工等都比以前贵些。我们算了一笔账,目前每亩的养殖成本相比10年前涨了三四千元,而产量缩水到只有500斤左右。

  水产前沿:为什么当地会偏向于出小规格的虾?

  李中正: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当地的虾主要卖给加工厂,作为配菜里边的虾仁、虾粒,另外还以冻虾的形式供应给内地市场;二是以前养殖成功率高时,成本只要7-8元/斤,能卖10-12元/斤的话,利润非常丰厚且稳定,大家没必要冒风险去养大规格虾;三是土苗不能支撑养大虾,后期长得慢且容易发病,在合适规格时卖掉最为划算。因此,多种因素导致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和观念。

  高抗苗成转型升级的基石

  水产前沿:您认为当地鱼虾混养主要面临哪些问题?为什么这些问题现在会暴露出来并制约发展?

  李中正: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虾苗质量比较差,这是最为核心的问题。卖价才20-30元/万尾的土苗很难做出好苗,养殖户养不成功就没有更多的钱去买虾苗,苗场也就没有资金做改进,以致虾苗质量越来越差,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其二是环境在不断恶化,导致养成率越来越低。

  这些问题不是一下子暴发出来,跟温水煮青蛙一样,一年年缓慢变差,所以大家的反应没那么迅速。养不好的时候,养殖户会想到是不是自己哪里操作不当引起,再试一试可能就好了,而没意识到是整个业态在发生变化。因此,改变的意愿、理念和模式升级的迫切性就没那么强烈。加之,养殖群体逐渐老龄化,有时候明明知道环境变了,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改变,或者尝试改变后,试了一两次不成功,也就不敢再轻易变了。

  我们认为,苗种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以前也想过一些办法来引导市场改变,推过陆基标粗、围网标粗、大塘中套小塘标粗、以及引入一代苗等举措,但都不是很成功。


  “氧”虾行动

  水产前沿:找到原因后,现在揭阳海大有什么新的举措吗?

  李中正:去年4月份开始,我们陆续引导部分核心养殖户投放海大集团海兴农新选育出的高抗苗,大概放了2.8亿尾虾苗,涉及到七八千亩水面。全年下来后,有成功的案例,也有不成功的。里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理念和技术相对拔尖的精养客户,差不多4亩塘放了17万尾高抗苗,从50头左右起抓一直到30多头,最终亩产出1160斤。这给了我们很强的信心,同时也说明单纯靠好的虾苗没办法解决全部问题,需要变化养殖模式并做好相应的配套。

  今年上半年,我们有25-30%的客户尝试投放高抗苗,到6月底时已经放了接近7亿尾苗,全年下来预计会达到10亿尾左右。这是我们引导改变的第一个举措,也是30万亩土塘混养模式升级的基石,只有虾不那么容易死,后续的工作才能推进下去。

  第二个举措,对饲料产品进行升级。过去放苗,通常半个月到1个月的时间里是不投喂饲料,单纯让虾苗捕食池塘中的浮游动植物。尽管虾苗也会长大,但高密度养殖环境下会面临营养不良的情况,而前期基础没打扎实,就会导致中后期抵抗力不行。所以我们首先推广用于前期养殖的开口料,来提高虾苗的存活率。其次,我们推出了不同档次的虾健乐系列产品,根据不同的养殖模式匹配相应档次的饲料,总体的趋势是把虾料的档次提高。以前,我们低档虾料占了虾料总销量的50%左右,今年预计会降到20%,而40蛋白以上的相对高档料会从去年的不到10%上升到20%,整个虾健乐系列今年预计销量会达到12000吨。

  第三个举措,效果显性化,让养殖户能直观感受到变化。我们以体长、重量、条数(每斤)三个标准去对比虾的变化。精养虾正常情况下10厘米的体长大致为55头/斤,也就是尾重平均约为9克。以此为比对的标准,我们发现如果投喂低档虾料,同样10厘米体长的虾可能只有5克,也就是100头/斤;如果投喂虾蟹料档次的料,尾重大概为8-8.5克,也就是60头/尾左右。为什么会形成这么明显的差异?主要是投喂档次较高的饲料,虾肉会比较饱满且更加紧实,因此会更压秤。按现在养殖户用地笼抓虾的方式,如果同样规格的虾能够更有重量,那就能获得更高的收益。我们做了很多这样的显性化对比,反响非常大。

  根据我们所跟踪的700多份市场数据,投放土苗的成活率普遍为10%左右,高抗苗为30-50%,而海兴农今年很多的高抗苗存活率能达到50-95%。相比土苗而言,高抗苗的抗逆性强,特别是中后期优势更明显,出虾规格大,综合亩产量能提高30-60%左右,亩效益可以提升1500-3000元。

  第四个举措,对我们的技术服务体系升级。潮汕地区的鱼虾混养模式中,每亩动保产品的使用量只有两三百元,没法跟珠三角地区或福建动辄几千元/亩的水平相比。现在放养的苗变了,养殖模式也变了,所需要的服务动作就得升级。因此,我们的一线服务人员从50来人增加到80人左右,以便能覆盖到更大的市场范围,并让服务做得更加有深度。同时,我们还拥有由8位硕士领衔的技术团队,对养殖模式进行总结和提炼,而且其中有两位硕士亲自在澄海基地养虾,尝试不同的养殖模式。

  揭阳海大一部的技术服务人员做了大量的池塘弧菌平板检测工作

  其次,通过培训提升团队的服务能力,并从硬件设施上加以匹配,目前我们的服务人员人手一台显微镜、高精度的电子秤、弧菌平板等服务工具。我们有的服务人员一个月就要弄几百个培养皿。同时,规范我们的服务动作,比如要用显微镜观察虾肠道的颜色,这能反映肠道的健康程度。而且,会选择一些重点客户,在晚上8:00-11:00时去虾塘为他们检测水体指标。此外,还通过直播平台做一些技术交流。

  为了提升服务的效率,我们还把渠道经销商拉进来,并且对什么才是服务型渠道设置了一些评判标准,让经销商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里,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加清晰地去加强自身的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

  第五个举措,通过寻找“靓”虾的活动营造氛围,让养殖户、经销商、企业三方都能持续关注并予以重视。




  寻找最“靓”虾活动

  市场蛋糕很大,希望更多企业参与推动

  水产前沿:如果全部转为高抗苗,供应方面能不能满足?

  李中正:精养模式下如果一年养两批,30万亩土塘保守估计需要200亿尾高抗虾苗。目前,海兴农在汕尾有两个苗场,能供应5亿-6亿尾虾苗,今年还从福建调了3亿-4亿尾苗过来。接下来,海兴农准备在饶平、陆丰建基地,特别是位于陆丰的苗种产业园占地面积有1000多亩,将分三期投建。两个新基地建成投产后,预计新增50亿尾以上的供应能力。

  水产前沿:引导市场改变的这一年多以来,有些什么感触?

  李中正:目前,潮汕地区真正有比较完整服务体系的企业极少,单靠我们一两家企业来推动,压力确实很大。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苗种、动保、设备企业能够关注这片市场,大家一同来引导市场升级,把蛋糕做好、做大后,整个产业链条上的从业者才能更有希望。

  水产前沿:下一步,您还有些什么打算?

  李中正:第一,准备自建或与核心服务渠道合作经营养殖基地,摸索、验证更适合潮汕地区的养殖模式。第二,合作建立产品的二级研发验证平台,让产品能更匹配当地的养殖模式。第三,去年我们水产料产销量6万吨左右,今年预计能达到8万吨,将通过规模效应持续强化产品的性价比,以及进一步提升技术团队的服务能力。第四,升级鱼虾混养模式,尝试推黄鳍鲷、石斑鱼等高价值的海水鱼与虾的混养。
  


  【关键字】:对虾  鱼虾混养  市场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