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鱼价涨,原料涨,为什么饲料不涨?

2020-8-11 09:40|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30503| 评论: 0|原作者: 虾蟹前沿 曾铃程|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饲料不涨,真是养殖户赚了吗?鱼价涨了,饲料不涨,好像是养殖户赚了。但逆向思维,饲料既然开门做生意,能赚的为什么不赚,反而要去做赔本买卖?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饲料不涨,真是养殖户赚了吗?

  文/ 虾蟹前沿 曾铃程

  饲料不涨,真是养殖户赚了吗?鱼价涨了,饲料不涨,好像是养殖户赚了。但逆向思维,饲料既然开门做生意,能赚的为什么不赚,反而要去做赔本买卖?这个现象在湖北应该是最突出的,而对于其中的道道,也算有诸多见闻,浅谈个人理解。

  两大原因让湖北最突出

  一是疫情,二是水灾。

  疫情即使不多解释,大家应该也都能了解,那段时间,位于正中心的湖北,各行各业可以说基本都是停滞状态。塘头缺少管理,鱼病爆发,特别是黄颡鱼,因为在湖北养殖量很大。为了战疫,湖北人民付出了很多,间接损失真的可以说无法估量!可是疫情刚缓下来,又是接着抗洪。幸亏现在基础设施条件好,主管部门反应及时,人身安全可以得到保障。可是财产安全呢?只得听天由命。

  湖北作为我国淡水第一大省,经此两难,这对当地水产行业的摧残是非常严重的。据说截止目前,(未实地考察)湖北还有些地方的水都还没完全退,还是被淹的状态。所以鱼价必须涨!不然真对不起湖北人民作出的牺牲!

  饲料不涨既是道义,也是为难

  从道义上讲,湖北的饲料行业也是不应该轻易涨价的。因为大环境已经是这样了,与自己的客户共度难关,这应该是基本的道义,特别是湖北人最看重情义。这也是饲料不能轻易涨价的第一个为难的地方。

  其二,饲料厂也没有底气涨。这应该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湖北可以说是中国水产饲料行业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在湖北,海大、通威加一起就有十几个厂,而且全国水产料大企业在湖北应该都厂;然后畜禽料大佬,像正邦、双胞胎等,这几年都在湖北设有专门的水产料厂;本土的,天佳、展翔、益农等也是实力雄厚。有句话说得好,谁先涨,谁就失去市场。

  另外,这些饲料厂本身也是受害者。如果今年没有发生疫情,大家对今年的市场规划是非常美好的,可是一下子什么都被打断了!最突出的应该就是小龙虾,恰恰在最关键的时候碰上了疫情。这些事接着就发生了,卖不了虾苗,密度太高,投料长不大,行情差又舍不得投料,陷入恶性循环。所以在5月份,本来是市场最旺盛的阶段,突然一下子断崖式下滑,让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懵了。可是生产饲料不像做菜,剩菜大不了第二天吃完,饲料的量太大了,堆积的原料怎么消耗掉是必须头疼的问题。因为放在哪里就是成本,只出不进,生产就不能运转。所以有业内人士早早就看到了这个苗头,当时我还不能很好理解,但回过头来看,体量越大的越能理解他们的痛苦。那这时候有什么办法?也只能想方设法的处理掉,所以大甩卖的时候,能涨价吗?

  但搞倾销,真的对养殖户好吗?

  因为倾销应该主要是两种,一是过时产品,二是低档产品。饲料厂开门做生意是要赚钱的,即使是大集团大公司为了布局市场但最终也是要赚钱的,所以饲料厂是不会做亏本买卖的。可是今年也有两个契机逼着饲料厂涨价,一个原料涨价,另一个就是鱼价走旺,可是据虾蟹前沿收到的消息,湖北仍然没有开启大规模涨价。这又是为什么?

  其一原料有没有涨?因为原料涨,饲料必然涨!饲料本身不生产原料,多出来的成本自然要转嫁出去。鱼粉量就那么多,行情也一直看好,不多说。讲讲豆粕,目前据饲料原料行情网报价是2950元/吨,而且受美豆单产稳增的影响,在下行调整。可是从2700元到2950元,这又是不是涨?那么担心的,可能是会不会走弱?应该不会。首先是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对未来不应该抱有太大期望;其次,国内市场需求会更加旺盛,猪存栏量一直在长,这个张嘴就要吃,另一个国内疫情稳定,明年应该利好,这也会拉动。其二鱼价涨,为什么饲料要涨?因为要追行情,自然要用高档料。想要鱼长得快,蛋白得高一点吧,饲料原料质量得好吧,价格也自然水涨船高。

  可是这就与事实不符,因为饲料不仅没涨,反而有跌。还是这两方面:其一原料。市场行情价高,不是库存成本高。饲料生产用的是库存,原料足就有底气不涨。可是大厂有底气,小厂怎么办?不能亏本嘛,只能想方设法搞生产,可是也可能意味着,饲料品质得下降。这一点,也曾有业内人士反馈。所以看着价格实惠,可是饲料档次暗地里也降了。其二养殖端,他们追不追行情?湖北是四大家鱼的主要产地,具有庞大的普水料体量,业内也看好向膨化料的升级空间。可是这些年下来,膨化料占比应该是30%,不到50%。既然大家都在推,为什么推不动?这与湖北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关系,大水面很多,很多家庭很早就在养鱼,自家鱼塘也不需要塘租。可以说就是躺着赚钱,多不多是另一回事,至少是没有风险。在这样的心理下,有多少人会舍得加大投入,自然省一点是一点。所以湖北水产养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不干塘。池塘有多少鱼,喂料有多大效果,很难说得清楚。有的饲料厂,就看准这种情况,不涨价反而把价格拉低,就会有销量。

  这样利于行业吗?虽然通过这样的手段,确实会挤压小厂的生存空间。可是小厂也有优势,因为灵活。像面包糠、酱油醩这些大厂能用吗?但是实际使用效果也不错,成本更有优势,只是量不大。小厂是能活的,而且对大体格局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主流势力今年就还有两个月,忍忍就过去了。另一个,比如虾蟹料,虽然代加工少了,可是有人告诉笔者现在自配料甚至达到了80%。拼成本,拼价格,市场是非常灵活的,不能体现大厂的优势。大厂的优势,个人认为应该是,带动行业发展,在更高级的战线上,优胜劣汰!

  这样是利好养殖户吗?要知道饲料每年都可以卖,可是好行情错过可能就要三四年,特别是今年这种大好行情,对于家鱼来讲,错过了可能就是没有了。可是现实就是,用看似优惠的价格买低档的饲料,投喂不知道有多少的鱼,最后结果是怎么样?可想而知。

  问题的核心,是要养殖户挣钱!谁让养殖户真正挣到钱,明年才会有更多养殖户追随。有的老总就看得很透,今年大不了再抗两个月,到了年底自然见分晓。不涨价看似回馈养殖户,可是低档料只能把市场带入恶行竞争。大佬们真正关心的是带领的养殖户能不能挣钱,因为这才是明年的关键!

  真正的赢家,是谁能更好地带领养殖户转型升级,而涨价还是跌价只是一个虚招,谁陷得越深,谁可能就没有未来。
  


  【关键字】:饲料  价格   饲料原料行情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