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中国的水产饲料能“去美国化”吗?

2020-12-5 12:30|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29466| 评论: 0|原作者: 水产前沿唐东东|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国内相对大宗的非粮蛋白源棉粕、菜粕,在过去一直是非常低值的饲料原料,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将其开发成高值的原料,去跟豆粕等被别人“卡脖子”的饲料原料竞争。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国内相对大宗的非粮蛋白源棉粕、菜粕,在过去一直是非常低值的饲料原料,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将其开发成高值的原料,去跟豆粕等被别人“卡脖子”的饲料原料竞争。

  文/水产前沿唐东东

  11月17日-18日,第五届国际饲料加工技术研讨会(新型蛋白资源与智能化加工专题)暨第五期水产膨化饲料加工培训班(高级配方工艺师班)在江苏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共同主办。

  与往届聚焦于探讨加工工艺相关议题不同的是,这次研讨会花了很大篇幅介绍新型蛋白源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并对原料加工适应特性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为此,笔者采访了大会牵头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加工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薛敏研究员,探究背后的原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加工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薛敏研究员

  饲料加工论坛亮点回顾

  水产前沿:这一次的饲料加工会议,为什么会偏向于讲新型蛋白源?

  薛敏:每年的饲料加工论坛结束后,我就在想明年要讲什么,因为每年要有新的主题,有新的内容呈现给大家。这么多年,大会的每一个报告都是我亲自先去筛选,一定是这个报告嘉宾的内容能够令我产生兴趣,才能推出来。说实话,每年都要花很长时间去想今年跟大家讲什么,每次要有新东西出来还是很费神,但是一直没交给别人来做,主要是不放心。不过,这件事做起来也很好玩,也开心。自己知道一些有意思或者不错的东西,就想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

  今年的报告聚焦谈新型蛋白源,主要契机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水产养殖动物新型蛋白源开发与高效饲料研制项目(2019YFD0900200)”,这个项目以优质蛋白高效供给和拓展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空间为目标,开发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非粮新型蛋白源。目前,主要研究的非粮新型蛋白包括细菌蛋白、昆虫蛋白、微藻蛋白、棉籽浓缩蛋白。项目中,我主要负责新型原料加工特性研究及相应的饲料加工工艺开发。我所在的团队,应该说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从事饲料新原料开发及相应加工工艺研究的综合型团队。

  水产前沿:除了新型蛋白源方面,我也看到这次论坛谈了很多智能化方面的成果。

  薛敏:去年的饲料加工论坛也讲了智能化,当时还觉得很遥远,但今年再来看发现已经变成现实了,已经有智能化的工厂落地,比如江门澳华新厂、江苏天成新厂。目前,猪料生产基地在智能化方面相对来讲走得比较靠前,水产硬颗粒料也可以做到相对可控。最不可控的是水产膨化料的智能化生产,尤其是做特种水产料,尽管你可以用最先进的膨化机、最先进的中控系统、最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但是膨化机没法实现自动化,还是需要靠人的经验来操作。我们在做的,就是要把原料加工特性和产品特性关联起来建立模型,然后基于此开发软件并植入到整个智能化模块中,就能实现真正的自动化。

  智能化,换句话说就是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我们在欧洲畜禽料厂见过只有3个人管理的生产基地。所以,智能化在饲料生产领域的快速落地,将对生产环节的人力资源提出新的要求,同时饲料企业在设计新工厂时,也不能再按传统的模式去搭建,至少要给未来十年留出发展空间。

  今年的智能化议题,有点华山论剑的感觉,不仅请了联想这样的IT企业,也有行业内的比如丰尚、布勒等设备企业,大家都在PK无人工厂这个点,这是个大趋势。

  开发本土原料资源,解决“卡脖子”问题

  水产前沿:我想起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讲中国的饲料配方被引导走向“美国化”,因为所用的大豆、玉米基本上属于对方的主要出口农产品。

  薛敏:中国畜禽料中的玉米、豆粕型日粮技术是从美国学的,欧洲就不是玉米豆粕型,它的研发体系是基于自身的原料特性来设计。麦康森院士就说,中国2.2亿吨饲料中,有1.5亿吨需要依靠进口饲料粮,其中的1亿吨来自美国。所以,当美国用大豆和玉米卡饲料粮的脖子时,我们会发现无力反击,尽管可以征收高额关税,也可以从南美等其它区域购买,但实际上大豆的质量不一样,总归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我们国家的耕地如果拿来种大豆,就要减少其它粮食的种植规模,也就是说依靠我们自己没办法生产足够的大豆用于国内消费。

  但同时,我们又有大量的非粮蛋白资源在浪费,或者说作为很低值的资源在利用。目前,国内比较大宗的非粮蛋白资源是棉籽和菜籽。棉粕、菜粕在过去一直是非常低值的饲料原料,我们怎么通过技术创新将其开发成高值的原料,去跟豆粕等被别人“卡脖子”的饲料原料竞争?其实,棉籽、菜籽经过脱毒、提纯之后可以开发成65%、70%的高蛋白原料。在国外,70%蛋白的浓缩菜籽蛋白已经被批准作为人的食品,而我们还在将棉籽粕、菜籽粕作为一种低廉的原料在使用,甚至不被用于特种水产料中。非常浪费。

  当前,棉籽浓缩蛋白、菜籽浓缩蛋白作为高值的饲料原料,面临很好的发展时机,因为美国大豆还是受到限制,同时南美大豆质量又不是很好。所以,借这个机会也呼吁做植物浓缩蛋白的企业能团结起来,共同抓好这个发展契机。

  水产前沿:美国大豆是哪些方面比巴西大豆好?我看过一些资料,巴西大豆在蛋白质、油脂含量方面要高于美国大豆。

  薛敏:从粗蛋白等营养成分上,很难发现南美大豆的问题,但我们找到了两者很重要的一个评估指标,即蛋白分散度指数(PDI),这个指标最早是美国温格尔提出来,能较好地反映出豆粕在脱溶、脱臭和烤粕等各工艺过程中受热程度和蛋白质变性程度的大小;PDI值高的大豆蛋白具有较好的活性,各种功能性才会更好。我们测了很多批次,美国大豆在这个指标上都是高于巴西大豆。

  水产前沿:您关注棉籽蛋白有20年,为什么以前大家不开发成浓缩蛋白?

  薛敏:开发棉籽浓缩蛋白面临很多技术瓶颈,比如首先要脱壳。但棉籽跟大豆不一样,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脱壳后最多就是两片子叶被破开,而棉籽是层状结构,脱壳时容易变成粉末。所以,脱壳听起来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对棉籽来讲还是很难。只有脱壳技术突破后,才能进行后面的蛋白浓缩工艺,像低温脱酚之类的。

  棉籽从原理上讲,除了棉酚之外没什么抗营养因子,实际生产中由于水产膨化料还要经过150℃左右的高温,因此棉籽蛋白中的棉酚不是越低越好。至于棉籽中的棉子糖,含量高时属于抗营养因子,含量低时是益生素,适当保留还有很明显的功能性。

  目前,国内的65%棉籽浓缩蛋白生产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制化生产,饲料厂需要什么指标的蛋白,都可以提供,这是很大的一个进步。

  饲料企业要重视挖掘加工潜力

  水产前沿:一般怎么评估所开发的新型原料能被大规模应用于饲料中?

  薛敏:在上一版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效性和耐受性的评估规程中,提到如果要评价一个新的饲料原料,可以参考添加剂的评估规程,但是后来发现评价原料和添加剂很难套用一个规程,比如添加剂说要评估10倍的添加量,但原料不可能这样去评估。所以,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原料该怎么去评估,毕竟不同原料肯定需要不同的评估标准。

  原则上来讲,食源性的原料可以直接进入目录,即使不在目录中的原料,只要有企业申请,也会采取“应收尽收”的原则。目前,乙醇梭菌蛋白是唯一申请新饲料原料的产品,由于乙醇梭菌是个新的菌种,因此参考了饲料添加剂的评估方式,重点评估菌种的安全性。

  水产前沿:现在饲料企业以经验配方为主,应用新型原料对于他们来讲会不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薛敏:我不认为所有的饲料企业都是在做经验配方,目前只要朝精准营养方向去做的企业,可以说已经处于领跑线上。大家在做配方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到原料的品质,包括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两个方面。这两个点尤其是原料加工特性方面,欧洲那些先进的饲料企业研究非常多,但他们从来不在公开场合谈。

  过去很多年,国内的饲料企业都把精力放在原料替代、配方技术提升等方面,对加工工艺的关注相对较低,但现在来看,加工工艺上可以挖掘的潜力很大。不过,做加工工艺的试验成本很高,我们实验室一年好几十吨的原料消耗。但是,试验过程中我们确实发现加工工艺对饲料品质的影响非常大。比如我们用同一个配方、同样的原料,只是调整了加工参数改变饲料的硬度,结果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就差了很多。

  这就给饲料企业一些启示,一定要把配方和工艺两个环节有机结合。我们开玩笑说,如果一个工厂运营得很好,配方师和生产部经理的关系肯定很融洽;如果配方师和生产部经理是死对头,那这个工厂一定不会高效运转。所以,我们通常建议饲料企业安排配方师和生产部经理来参加饲料加工会和培训班,这样更能融会贯通。至少,生产部拿到一个配方,看到某几样原料,知道加工参数需要怎么调。同样,配方师也要懂生产,不能纯粹从营养角度出发设计一个没法生产的配方。 
  


  【关键字】:饲料  水产  美国化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