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盘点| 2020年水产业十大热点

2021-1-1 21:13|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74439| 评论: 0|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新冠疫情突发,水产业遭受重创、饲料最高涨1000元/吨、龟鳖蛙禁养、死亡率高达90%的“玻璃苗”、黄颡鱼“怪病”...2020年即将尘埃落定,回顾这一年,水产业都发生了什么大事?


  文/ 水产前沿 张红

  一、新冠疫情突发,水产业受重创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第一大事件,毫无悬念,当属新冠疫情带给全国、全世界每个人、每一个行业的影响。从2020年1月24日开始,水产业也开始按下了“暂停”键。当天,湖北武汉等8城封城,此后,全国多地封市、封县、封村,封路、闭市、禁售、停运......疫情产生剧烈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水产品卖不掉,大量的鱼虾蟹积压塘头,价格暴跌,珠三角大对虾贱到8元/斤;1月30日,石斑鱼收购商至少每个手上都有存货几万斤鱼无法出手,鱼中变成养殖户,春节至3月初,至少有2000万斤石斑鱼被“堵”;草鱼低到3元/斤抛售;鳜鱼销量暴跌了8成;江苏泗洪、盱眙河蟹经销商300多万斤螃蟹卖不掉;江门泥鳅滞销,单个养殖户预计损失30多万;湖北监利5元一斤河蟹也无人收;山东200万斤货值超3亿元是日本对虾无人问津,面临烂在塘里;海南500万斤虾滞销,30多亿尾虾苗无害化处理,经济损失4.5亿元;湖北3万多吨6000多万斤鱼虾蟹严重压塘;福建连江10亿鲍鱼滞销,卖得多亏得惨......由于缺料少药,养殖鱼虾大面积死亡,从者业损失惨重......

  为救市救业,国务院、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多部委及各省市各级主管部门多次紧急发布关于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2月17日起全国收费公路免收通行费,确保重点地区“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保证饲料生产、苗种生产及运输不能断!截至2月18日,全国12水产大省压塘鱼虾500万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紧急全力救市!广东省还对水产出台了救市措施,大力补贴收储家禽水产品,农业农村部紧急发布新冠疫情下《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操作指南》......






  二、饲料最高涨1000元/吨,上涨次数之多创历史记录

  同样受全球疫情爆发影响,巴西、阿根廷等减产、封国,饲料原料供应紧张,豆粕、玉米、杂粕以及各种维生素等一路高涨,其中以豆粕和玉米涨势最为凶猛厉害,全年涨。单单是12月份,豆粕飙涨了200元/吨,最高价达3360元/吨;玉米直逼2700元/吨,预计很快突破2800元/吨,玉米一年内暴涨超过1000元/吨,令行业人士瞠目结舌。2020年年,饲料大大小小就经历了9轮涨价。水产料也不例外,全年经历多次涨价,涉及区域之广(华南、华中、华东)、料企之众(海大、通威、新希望、大北农、恒兴、粤海、澳华等)、品种之多(对虾、金鲳鱼、加州鲈、石斑鱼、甲鱼、生鱼、海鲈、黄鳍鲷料、黄颡、塘鲺鱼,太阳鱼,蛙料、鳗鱼)、幅度之大空前罕见。


  三、龟鳖、蛙禁养——解禁

  1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的《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自即日起,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活动。2月24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起开始正式生效。

  消息一出,各省纷纷响应,牛蛙、田鸡、甲鱼、乌龟、黑斑蛙、棘胸蛙、林蛙、娃娃鱼等被列为野生动物或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禁止交易。已早在1月25日,广州黄沙水产市场就禁止包括人工养殖的蛇类、鳄鱼、娃娃鱼、水鱼、龟等品种进行交易,价格2000万龟鳖被封存,档口商贩称这实际是“等死”。

  养殖方面,禁令一出,龟鳖、蛙等随即遭遇毁灭性打击,行业水产科学家、专家教授、企业、经销商、养殖户纷纷奔走救业,为行业正名。“龟鳖千亿元产值、数几十万从业者的成熟产业,若没有科学依据用大拉网一刀切,或真要人命!”、“单单是广东揭阳就有亿元甲鱼滞销,汕头一个镇就有4000万斤牛蛙或死在地里”......

  2月27日,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两栖爬行类禁野目录还在协商,农业农村部也表示,目前正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进行协商。在新的目录出台之前,对已经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目录》或《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的物种,农业农村部将通过文件的形式,尽快予以明确。

  3月4日,农业农村部发文将中华鳖、乌龟、牛蛙和美国青蛙按水生物种管理,意味着中华鳖、乌龟、牛蛙和美国青蛙可养可吃可交易。

  5月28日,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蛙类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黑斑蛙、棘胸蛙、棘腹蛙、中国林蛙(东北林蛙)、黑龙江林蛙由农业农村(渔业)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但是截止今天,虎纹蛙仍然没有解禁的下文,这一等,养殖户就等了一年......





  四、死亡率高达90%的“玻璃苗”,病原是病毒还是细菌?

  大约在4月中旬,水产前沿开始报道关于南美白对虾“玻璃苗”。首先是粤东从业者反馈:标粗场标苗很难,成功率非常低。据悉,标粗场在标粗降盐度阶段时易发,表现为空肠空胃、体色透明,有业者称之为“玻璃苗”。粤东饶平成重灾区,受影响的苗场或超9成。除粤东外,广西、福建育苗场也表示影响过半,做苗有难度,浙江宁波也有业者称少部分苗场出现类似情况。及至5月初期,北方育苗也陷入“怪圈”,很多苗场做不出苗而关停,怀疑也是“玻璃苗”原因,因“玻璃苗”盛行,直到6月中晚,北方仍然缺苗,缺好苗。

  那么,这个导致标苗困难、成功率低,虾苗空肠空胃、体色透明,易在标粗淡化过程中死亡,令虾苗业者谈水色变的“玻璃”虾苗,其病原是什么?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的观点趋向是“是一种新的小RNA病毒,并指出饶平地区亲虾和种苗的病原净化工作不到位,亲虾病原携带严重。建议企业使用SPF亲虾和虾苗,降低标粗密度并加强水体调控,尤其要对外源水进行2级消毒沉淀处理,繁育和养殖用水都是。另外,在成虾养殖过程中,我们也建议适当降低商品虾养殖密度,并采用生物防控技术和环境调控技术。

  但对于“玻璃”虾苗的病原是超级病毒还是细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动物药理及疾病临床团队对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天津等地苗种场进行样品收集和致病因综合分析得出,“玻璃”虾苗是细菌性感染引发的流行性疾病,命名为“虾苗细菌性玻化症”,并且团队也提出了提前预防、高效治疗等防控理念。





  五、黄颡鱼:多地爆发“怪病”

  除了对虾发现死亡率超高“玻璃苗”外,几乎是同一时间,全国多地如广东、湖北、四川、广西、湖南等多地接连传出了黄颡鱼惨烈死亡的消息,黄颡鱼一般出现烂鳃、出血、肠炎、白肝、趴边,停食之后就开始死。广东一口塘3天内死完4万斤,死亡率100%。一时间黄颡鱼“不明原因”怪病的引发了养殖户极度恐慌,也引发行业专家和料企、动保企业人士发文和热议,对于病因,有寄生虫说、真菌感染、细菌感染说,也有病毒感染说......

  其中浙江湖州成黄颡鱼暴发不明“怪病”的重灾区,部分区域发病率达9成,小户普遍亏损十几万,大户亏损则达百万...网友爆出湖州一养殖户由于死鱼损失惨重,想不开寻短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曾令兵研究员对2020年春季黄颡鱼病害发生情况公布自己调查研究的结果:1.以黄颡鱼常见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为主,2.从患病鱼体内分析鉴定到致病病原菌,3.不排除还存在其他新病原的可能。发病原因是冬季末未清塘消毒,疫情期间池塘缺乏管理水质差,养殖密度大等,并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六、60年不遇暴雨洪灾肆虐水产养殖

  年初,国家水利部专家预测,今年的气候年景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多发,有可能发生大洪水,或者一个流域或者几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果不其然,华南首当其冲,在5月中旬,台风带来大暴雨,破记录特大龙舟水凶猛袭来,广州、佛山等地水产养殖遭遇洗劫,有养殖户一天死亡6-7万黄颡鱼,损失过百万。6月以来强降雨多发,局地达特大暴雨量级,受其影响,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福建等地均出现严重灾情,水产养殖又遭遇了沉重打击。据水产前沿了解,两广的鱼塘网箱至少有数千万元的鳜鱼、草鱼、罗非、鲫鱼、鲤鱼......逃跑、死亡,受浸淹没的鱼塘不计其数......

  6月底7月初,暴雨带转移到长江流域一带,江苏、安徽、湖北、湖南、重庆、四川、江西、浙江等省以及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等地都遭特大暴雨袭击,局部地区为60年不遇有特大暴雨洪灾,导致大片鱼塘和虾塘被淹,大批鱼虾被冲走,水产养殖遭遇了“灭顶之灾”。

  截止7月3日,我国已有27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全国共有18个省份27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较常年同期偏多4成,其中33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10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特别是进入6月以来,全国共计25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26省区市1938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16.4亿元。单单是湖北一省的水产养殖损失或以亿元计。

  历史大洪灾洗劫水产养殖,或几百万亩受灾,养户恐慌卖鱼价暴跌......,据不完全统计:
  湖北:70%养殖区以上,500多万亩池塘遭遇损失
  湖北洪湖市新滩镇下湾村:万亩养殖池沦陷,亿元鱼虾逃光
  江西余干县:3个养户3000多亩鱼塘漫堤,损失1000多万
  湖南省澧县:黑斑蛙一养殖基地痛失2000万元
  贵州:山体滑坡断电缺氧,300万元鲟鱼死于非命
  十万火急!鄱阳湖水位暴涨破历史极值!养殖户:一夜至少冲跨60个万亩以上大堤!
  遭遇60年来最大洪水,生鱼“大逃亡”,山东单个养殖户损失超100万!
  ......









  七、三文鱼、对虾等冻品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6月11-12日,北京两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例,均有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活动史。6月12日,媒体报道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再度引发了国人的恐慌,新发地市场商户把几十袋草鱼被当垃圾丢弃,扔掉的还有大量蔬菜、海鲜。之后北京新发地市场、京深海鲜市场封闭,郑州万邦国际水产市场也实行戒严。北京的主要商超企业超市发、物美、家乐福都已连夜下架全部三文鱼。接着全国各地市场、超市、日料店全部下架三文鱼及其产品。这次疫情反弹或将再次冲击水产业,或影响全国活鱼流通。北京向广东订货活鱼在期间减少50%数量,很多鱼车已暂停往北京发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国内对虾价格一时暴跌成“白菜价”,珠三角鳜鱼一周暴跌5元/斤,加州鲈跌1.7元/斤......冷冻水产品成了疫情“重灾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月3日,大连海关从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集装箱内壁一个样品样本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同日,厦门海关从厄瓜多尔企业生产冻南美白虾的两个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事件又引发了市场再次震荡!多地连夜下架、销毁厄瓜多尔冻虾!再后来,全国多地重庆、合肥、青岛、郑州物流园冷冻仓、市场以及水产冻品厂员工等,不断发现水产冻品包装新冠病毒核酸呈阳性,海鲜商行的样本检测结果呈阳性。1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对进口冷链食品的装载运输工具、产品内外包装的消毒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北京市最新要求:超市进口冷链食品须专人专区售卖!大连进口冷链散货集中装卸,全面消杀!




  八、“敌敌畏”喂海参风波

  7月16日央视“315晚会”曝光山东即墨海参养殖业户违规使用敌敌畏事件,引发了农业农村部连续三天紧急发文:

  7月17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严查海参养殖违法违规用药行为。

  7月18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农业农村部下发紧急通知加强海参养殖用药监管。

  7月19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山东全面开展海参养殖排查整治。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广东海洋大学鲁义善教授、浙江省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余匡军、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陈燕婷等对水产养殖违规用药发表自己的意见。华中农业大学陈昌福对水产养殖违规用药的提出了几点思考及建议。

  山东海参养殖户称,今年海参行业一波三折,受新冠疫情影响,春季上市海参价格持续走低。这次315晚会又“传出”海参养殖黑幕”,对行业打击很大。在养殖过程中,他们都没用敌敌畏。希望有关部门从实取证,真实还原海参养殖户真实的养殖情况。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可能有少数海参养殖户在池子清塘过程中会用到,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绝对不可能使用。就算使用其来清塘,在放苗前都会进行冲净解毒,保证无毒环境才会进行放苗。媒体报道对整个海参业是极其不负责的,事实胜于雄辩,断章取义,一句不负责的言论,导致整个海参养殖产业损失巨大,欠海参养殖户一个道歉。

  关于,养殖户往海参养殖池塘倾倒敌敌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印庚博士给大家还原真相。

  随后,在农业农村部工作组指导下,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和当地有关部门对事发基地水体、底泥、海参进行了取样检测,抽检的66批次样品均未检出敌敌畏成分。截至到7月19日,已排查海参养殖业户1257家,暂未发现在养殖过程中违法违规使用投入品问题。



  九、农业农村部| 中央一号文件/饲料禁抗/长江十年禁渔/领证养殖/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达50%

  2月12日,2020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发布:文件共分为七大部分共37条。其中,在第一部分的第四条专门就水产养殖方面的工作进行部署,即: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全面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依法核发养殖证,保持可养水域面积总体稳定。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重点发展池塘工程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稳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大水面生态渔业,鼓励发展碳汇渔业,支持深远海养殖业发展。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饲料禁抗: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94号,明确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2020年3月19日,为加强水产养殖用兽药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和使用假劣水产养殖用兽药等违法行为,保障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农村部发布了《依法应按兽药管理的水产养殖药物类型清单》(征求意见稿)。相关政策彰显了国家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和使用假劣水产养殖用兽药等违法行为,保障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决心。

  长江十年禁渔: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通告称,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长江渔业资源年均捕捞产量不足10万吨,仅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0.15%,因此禁渔后不会影响到日常的水产品消费,更多是作为本土鱼类的天然种质资源库存在。

  领证养殖:4月17日,农业农村部引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的通知》,提出确保2020年底,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实现规划全覆盖,全面完成已颁布规划的县(区、市)的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做到应发尽发;到2022年底,全面完成全国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实现发证登记全覆盖。苗种产地制度4月17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的通知》,提出全面推进实施水产苗种产地制度,从苗种源头防控重大水生动物疫病,保障水生生物安全。到2022年底,力争实现全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申报检疫率100%、检疫合格电子出证率100%的工作目标,并将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6971万吨

  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申报检疫率100%: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的通知》,提出到2022年底,力争实现全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申报检疫率100%、检疫合格电子出证率100%的工作目标,并将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2025年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以上:农业农村部在11月4日发文表示,到2025年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以上,育种育苗、防疫处置、起捕采收、尾水处理等薄弱环节机械化取得长足进步,主要养殖模式、重点生产环节的机械化、设施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绿色高效养殖机械化生产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十、2020中国水产前沿展

  中国是世界水产第一大国,产业规模每年近万亿元产值,超5000万吨水产养殖总产量、100亿动保产值、2000多万吨饲料。2020中国水产前沿展+同期会议规模达30000㎡,约300家行业优秀企业和10000+专业观众参与,向外界展示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实力与形象,为中国水产业整体升级助力。

  中国水产前沿展,链接中国,乃至全球的领先企业、创新产品、务实解决方案,为中国水产养殖高手与前沿的专家,领先的饲料、种苗、设备、动保、水产品加工等产业链各环节,打造一个一年一度的交流与聚会平台。我们相信,假以时日,中国水产前沿展一定能成为中国水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根植中国,放眼全球。


  【关键字】:水产   水产业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手机端每日水产新闻
    水产行业在线交流
    水产图片新闻
    水产会讯
    水产价格行情
    水产行业招聘
    水产养殖池塘出租转让
    水产前沿杂志订阅
    河北渔业期刊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