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进入10月份以来,国际贸易货物转运甚至退运,国际海运费飙升,部分航线关闭或临时取消,各地口岸通关放行关速度因相关检测和消杀而变得十分漫长,产生的相关费用数额之大更是让本来就举步维艰的进口冻品行业更是雪上加霜。 文/图 印度ABAD集团中国区总监孙浩杰 *本文选自海鲜指南2021“年度回顾与展望”专题 2020年转瞬即逝,这一年对于海产人尤其是相关冻品从业者都是漫长的寒冬。水产品特别是进口冷冻水产品产销对接极为不畅通。疫情管控措施下,物流几乎中断,各地进口口岸以及相关冷链企业陆续检测出进口货物外包装样本呈现阳性导致口岸、仓储、物流不可预测性的陷入停摆状态进而水产品下游企业陆续停工退市以及关仓。 市场交易量严重不足导致上游养殖、捕捞和加工企业以及中间各级经销商库存积压和滞销情况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源头养殖者以及各级经销商的正常运营。接二连三发生的各种冷链冻品外包装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检测出阳性,再加上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高度透明,也让终端老百姓以及终端餐饮企业都胆战心惊,部分小型市场参与者或因无法承受疫情期间导致的亏损而被淘汰出局。 国际贸易方面,疫情让全球水产行业陷入恐慌。由于担忧疫情会影响中国的水产品进口需求,国外水产品特别是高档海鲜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 对于我们ABAD集团,2020年也如履薄冰,整个上半年公司都在完成2020年初因为疫情突如其来而暂停未完成的订单。到了年中,疫情在国内得到了有效管控,加上国内全面复工复产的有序推开,整个进口业务似乎看到了一丝丝暖意,然而突如其来的北京新发地疫情加上大连、青岛、天津等陆续突发的各种与进口冷链相关的疫情事故,使本来的一丝希望又陷入了再次的“煎熬”之中。 印度ABAD集团董事长Sheraz(左)、印度ABAD集团中国区总监孙浩杰Samuel(右) 中国是南美白对虾的巨大消费市场,2020年年初突发和蔓延的疫情,导致国内消费骤降,进而上游国外的水产加工和养殖企业都处于极度焦虑的状态。加上国外疫情也是一步步蔓延开来,相关产业链遭受冲击产量明显下降,价格也处于极不稳定状态,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大了对于国内进口商带来的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 进入10月份以来,因为疫情在各个进口口岸不时频发,相关的连锁反应就是,货物转运甚至退运,国际海运费飙升,部分航线关闭或临时取消。之前20天左右的航线因为上述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两个月都无法到达,即使货物能够到达,各地口岸的通关放行关速度也都因为繁琐的相关检测和消杀而变得十分漫长,少则十余天,多的更是近一个月的时间,因此而产生的相关费用数额之大更是让本来就举步维艰的进口冻品行业更是雪上加霜。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