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单位产量超200斤不是梦!如此牛的脆非工厂化还不快来看看

2021-5-1 09:18|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41345| 评论: 0|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终于有人把低成本工厂化高密度脆肉罗非鱼养殖的精髓说出来了。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终于有人把低成本工厂化高密度脆肉罗非鱼养殖的精髓说出来了

  文/水产前沿实习编辑王尧


  罗非鱼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而脆肉罗非鱼是通过投喂脆化饲料,经过大约65-90天脆化养殖,达到上市要求的脆肉罗非鱼,其具有口感好、养殖周期短、养殖成本低、产量高、经济效益大等优势,目前塘头价10.8元/斤,最高可以达到12元/斤。近年来,脆肉罗非鱼养殖的兴起,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餐桌需求,而且对打通罗非鱼内销瓶颈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近几年脆化饲料配方的不断改进,最终将驯化鱼的损耗降低到了5%以内,而且广东省“5个亿行动”目前已经投入1千万支持工厂化养殖和流水槽养殖,有实验证实,流水槽养殖脆罗非一年的产量是土塘的6-10倍,这些都证明了脆罗非是可以进行规模化高密度的工厂化养殖的。

  笔者此次有幸采访到了一位茂名的养殖户许鸿广,许鸿广就把工厂化养殖应用到脆肉罗非鱼养殖当中,目前,他已有两个工厂化养殖场约100亩,主养普通罗非和脆肉罗非,产量目前达到了惊人的100斤/m3,然而许鸿广却告诉笔者,100斤/m3的产量已经早早就实现并发展成熟了,目前,他准备向200斤/m3的产量挑战,据许鸿广说,他现在不少养殖池的鱼每个月都能长大半斤以上!

  用有限的水体空间养出更多的水产品,这,就是工厂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的核心目的之一。当然,除了这点以外,工厂化还有占地小、养殖环境可控性高、高效节水、绿色环保等优点,这些都使得国内外的许多团队开始重视和研究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系统。然而,工厂化养殖也不是尽善尽美,设备繁琐、投资大、能耗大等问题也也在影响着工厂化的发展之路,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工厂化养殖成本在2000-5000元/m3,这么高的养殖成本一般的小家小户根本承担不了,就算是公司运营的企业也很难维持。

  而许鸿广的工厂化却实现了低成本高密度的养殖模式,采访中许鸿广对笔者说到:“我出生于70年代,从小就跟鱼有缘,几岁就会游泳抓鱼,15岁就开始接触养鱼,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挖土塘养鱼的管控越来越严,我也就琢磨如何摸索出一条工厂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的路子,为此,我走访了国内多处养殖场学艺,先后自营了两个工厂化养殖场,开始时由于经验不足和过于莽撞,交了不少失败的学费。现在系统设计技术已趋于成熟,可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设计出性价比高的养殖系统。别人的高密度养殖水体,动辄每立方水体需投入几千元且维护成本高,我现在的系统每立方水体只需别人的十分之一不到,且安全、节能、自动化管理,这么大的场地只需一两个工人!”

  当笔者走进许鸿广的养殖场时,每个养殖池的鱼都非常生猛,见到人影走近就扑过来想抢吃。当笔者手抓鱼料撒向养殖池时,鱼群似座山的堆起抢吃,每条鱼都有四五斤重,场面好生壮观。许鸿广向笔者介绍到,当理解吃透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后养脆肉罗非其实也不难,主要是控制水质和溶氧,二者和鱼达到和谐共生就行。优良的水质和适度的溶氧一直是许鸿广最关切的,他说当鱼儿处在适宜的生存环境时,自然大得快、生病少。目前,许鸿广还在为提高脆肉罗非鱼的单位产量殚精竭虑,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完善工厂化的系统,他还告诉笔者,随着现在日益成熟的技术,他也在考虑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研究推广,产出更多高品质的产品回馈社会。

  采访最后,笔者向他问到未来的规划时,许鸿广严肃地回答道:“虽然茂名是世界级罗非鱼产地,但尚未有一个罗非鱼标准化实验室,下一步,除推广工厂化高密度水产养殖外,尽快找合伙人建设一个标准化养殖普通罗非鱼和脆肉罗非鱼养殖试验场,实践分析出有用的基础数据分享给大家,让广大养殖户少走弯路。”


  【关键字】:脆肉罗非鱼  工厂化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