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检测行业繁荣的背后任重而道远 文/图 水产前沿李钒 根据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PMR)的最新研究,全球虾病诊断(包括试剂盒检测和分子检测)市场在2018年的收入达到3.6亿美元,而且随着新兴国家虾类养殖的兴起,全球虾病诊断需求仍将显著增长。虾病检测市场已经遍布北美、南美、欧洲、东亚、南亚和新兴养殖国家。由于高传播性的流行病,估计中国、泰国和印度等国家是对虾病害诊断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并有望提供大量的商机。 在中国,虾病检测增长最快的市场在江苏如东。近日,水产前沿在调研如东小棚虾市场时发现,分子检测在如东市场不断迎来爆发,成为最有潜力的应用市场之一。随着未来水产病害精准检测有事件性或政策性的刺激,或将成为成长性确定且投资热度延续的行业。 提供检测服务的动保店 据悉,现在如东就有大大小小十多二十家收费检测服务点,多是和动保店合作,而且数量还在增长。检测一个样品收费几十、几百元不等,在如东市场,今年大家比较关注的病害检测项目包括肝肠胞虫、EMS、弧菌(黄弧菌、绿弧菌)、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玻璃苗等。养殖户在生产过程起码要涉及到1-2次检测:放苗前虾苗送检测1次,或者在分苗时加检一次,有时侯一批虾苗会送检两个不同的机构,以进行结果上的比对。 由此看出如东的检测市场十分活跃,嗅到商机的检测企业在如东都有自营点或合作点。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苗种检测对于苗种质量的把控、对养殖户选择相对安全的阴性苗种投放养殖提供了选择空间,对养殖户减少养殖风险、加大相对养殖安全系数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基层检测为当地养殖户提供简单、快捷、准确的本地化病害检测服务,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现在大部分老百姓是不懂检测的,他们只看结果。因此正确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一位业者表示,中国的水产养殖业者对分子检测正经历一个从不认识到逐步认识的过程,但一些商业化检测乱象也成了行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分子检测不像快速测试盒,分子检测要求较高,目前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例如,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操作水平是否合格,实验室的建造和管理是否规范,检测机构的合法性问题,检验检测的资质问题,市场监管的问题,是否有数据追溯体系等等。 因此也有业者担心,养殖户对于检测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检测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深入,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检测的需求往往被一些事件过度激发放大,并导致了一些检测过度的情况。“行业存在过度引导检测的情况,过度的没必要的检测就是浪费。”一位业者说到,行业需要自律,需要共同努力正确引导,才能健康发展。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