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速看!新方案引领土塘升级

2021-7-26 11:49|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37243| 评论: 0|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水产前沿网原创报道,土塘升级迫在眉睫,“圈养模式”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文/ 水产前沿 王尧

  水产前沿网原创报道,养鱼亩产达到1万斤;一亩的水面比原来多赚1万多元;不再成天为改底、消毒、培菌等调水程序忙的抽不开身;捕捞作业一两人即可轻松完成;传统土塘只需稍加改进就能完成;安全环保符合国家政策,这样明显的优势您动心了吗?笔者在此次的湖北之行中有幸走访到了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的何绪刚教授,他和他的团队研发的“零排放圈养绿色养殖”技术正在为传统土塘养殖户们带去新的福音。

华中农业大学

  土塘升级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我国水产养殖模式中以传统土塘养殖模式占比最大,据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池塘养殖总产量已经达到2480.4万吨,占总水产养殖产量的48.84%,可以说土塘养殖占据着我国水产养殖的半壁江山。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农业行业中不管是作物还是畜禽都在不断进步,机械化作业贯穿养殖全过程,而相比之下渔业却依旧显得停滞不前。随着“十四五”的进行和“五大行动”的推出,渔业传统养殖模式急需改造升级,渔业发展处于转型的重要阶段,大到国家小到个体养殖户,都迫切需要解决方案,而方案之一,现如今呈现在了大家眼前,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何绪刚教授

  土塘养殖的问题在哪里

  目前的传统土塘养殖放养密度越来越高,饲喂量也随之增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残饵、粪便和有害氮素的大量堆积。而传统土塘不设立排污系统,水质污染以及病害问题日渐严重,对养殖效益有很大影响。加之国家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国民对于绿色产品的高需求使得土塘的问题更为突出,大量使用调水产品的方案已经不足以支撑当前的局面,“治标不治本”甚至略显“劳民伤财”。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推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本着“时时打扫卫生”的理念,“圈养模式”应运而生。

“圈养”改造

  试用多年,辐射全国多省,技术趋于成熟

  “圈养模式”即采用锥底圆桶的形式在池塘中规划出一片水体集约式养殖,通过吸污把桶中的粪便残饵等时时回收分离,溶解态氮素通过湿地系统循环再流回池塘内使有害物质不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达到水体循环利用的一种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实验证明其集污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据悉,“圈养模式”已经试用多年,何绪刚教授介绍,“圈养模式”从2017年开始小试,2018年-2000年中试,测试其排污能力与养殖效果,这段期间全国有9个省投入试用,总体400多个“圈”,至2020年6月份开始正式推广,到2020年12月底已有1300多个“圈”投入使用,辐射全国11个省,最北至河北沧州,最南至海南均有试点。目前一个“圈”占水面25m2面积,据试验4个“圈”成一组,1亩水面用1组最为合适,外塘选用种植底生水草、生物膜技术和放养花白鲢三种方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理论上适用于所有养殖品种,但目前应用于淡水鱼类较多,如加州鲈、草鱼、长吻鮠、花䱻等养殖技术较为成熟,甲壳类等还需进一步实验与摸索。

何绪刚教授及其身后的圈养池

  绿色环保、品质高、效益高、可复制性强

  何绪刚教授在采访中介绍到,通过实验确定合理的养殖密度,保持池塘水质清洁,不仅不会因为空间导致鱼的品质降低,反而能让鱼的体质变好,品质更接近于水库养殖的效果,而且通过时时排污能够让水体长期处于优良的状态,把污染源“切断”从根本上保证水体的健康,全程不需要调水产品的介入,依靠水体的自净能力即可。因为有排污装置的介入,水体不需要刻意的培菌培藻,菌藻低丰度的“清水”更能保证水体的稳定性达到多年不换水的效果,稳定健康的水体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且养出的鱼土腥味低。通过增氧设备增氧过程中的气体推动形成“圈”内外的循环流水也更加节约能耗。

  根据中试阶段的养殖情况来看,该模式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池塘,且改造方便,只需要规划出部分水域改造即可投入使用,建设成本上一组设备的所有建造成本加起来平均只有8万元左右,根据养殖地区等区别差价在1万元左右,而且今年湖北省有望率先纳入农机补贴,审批下来后成本还会再降低2万元左右。而运行成本中饲料成本是占比最大的一环,以鲈鱼为例,目前的实验证明该模式的饵料系数低于0.9,相较于传统土塘可以降低0.1-0.2左右。另一方面该模式看似24小时增氧,但增氧更为集中,分配到每公斤鱼产量上的电能消耗并不比传统土塘高,实验数据显示,每增长1公斤鱼,“圈养模式”耗电量在1.5-1.8度之间,散养鱼耗电量在1.6-1.8度之间。除此之外,该模式的亩产量可以达到1万斤,雨天可以正常投喂。

固定式“圈养”

浮动式“圈养”

  继续优化,带来更高效益

  当然,以上并不是“圈养模式”的终点,何绪刚教授的团队还在继续优化方案,首先一点就是增氧模式的革新,其团队正在寻找更高效的增氧方式。目前的增氧方式是采用空气压缩机微孔爆气的方式增氧,但空气中氧气含量仅占21%,如果采用纯氧或更高效的增氧方式,单位鱼体增氧的能耗会进一步下降。除增氧以外,何绪刚教授团队还在继续尝试更多的养殖品种的养殖模式,给出合理的养殖方案,帮助养殖户达到效益最大化。“圈养”区也采用固定式和浮式两种以应对不同的养殖环境。尾水处理方面目前采用三级湿地系统提高尾水处理效率,工艺还在不断提升中。管理上也在向智能化与机械化方向靠拢,从日常的管理到捕捞。通过机械代替人工的方式节省人力成本,也更加高效。

“圈养”鱼苗

日常管理

  提供平台,推动行业发展

  何绪刚教授对笔者说到:“整个农业的发展都在逐步的向现代化靠拢,作物从种植到收成基本可以做到全程机械化作业,猪、鸡都可以住进楼房,而水产养殖本身已经落后很多,未来也继续向现代化方向靠拢,实现标准化养殖,‘圈养模式’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方案和平台,让传统散养有一个标准化的依据,同时也为设备、饲料等相关行业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平台,让行业有一个综合性的进步。”诚如何教授所言,行业的进步不只是某一个方向的单方面进步,养殖模式也好、设备也好、饲料也好等等,互相交汇、共同的进步才能一起推动行业的进步,在所有水产人的不断努力之下,行业必将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字】:水产   土塘    土塘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