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塘头警报拉响!开春时节警惕大口黑鲈迟钝爱德华氏菌病

2022-3-6 17:30| 发布者: 渔歌子| 查看: 26366| 评论: 0|原作者: 活宝源鱼病室胡飞、梁芝源、胡雄|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加州鲈现已在我国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区形成规模化养殖。但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不断增大、水体环境恶化、种质退化等因素影响,大口黑鲈养殖过程中病害频发,给养殖户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
      水产前沿网独家报道,春回水暖,珠三角大量加州鲈出现肝、肾肿大死鱼,是何病因,如何防控?

  文/ 活宝源鱼病室胡飞、梁芝源、胡雄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又名加州鲈,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太阳鱼科(Centrachidae)黑鲈属(Micropterus),原产于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水系[1]。1983年引入我国广东省,因其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肉质鲜美等,备受消费者青睐,现已在我国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区形成规模化养殖[2-3]。但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不断增大、水体环境恶化、种质退化等因素影响,大口黑鲈养殖过程中病害频发,给养殖户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4]。

  2021年春、冬季节,珠三角地区多个养殖场的大口黑鲈出现以腹部肿大、内脏有白点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且该病治疗难度较大。为明确其病因,笔者对多份病样进行全面检测,均从内脏分离到大量细菌,经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

  一、病情概况

  2021年2月下旬以来,我们陆续接到多个养殖户/养殖场反馈其加州鲈出现不明病因死鱼现象,每天数十尾死鱼,天气转凉病情稍有好转,但天气回暖时病情又迅速恶化,使用杀虫、消毒、拌喂抗生素等多种方案均未能有效控制病情,病情持续往往长达半个多月。

  二、主要症状

  外观上,部分病鱼腹部膨大,部分病鱼体表有个别点状或斑块状浅表性溃疡灶(P01),也有部分病鱼体表完好,无任何异状(P02);大部分病鱼鳃丝红润(P03),个别病鱼局部烂鳃(P04);解剖,其肝脏、后肾等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P05),且肝脏、脾脏、肾脏等表面有大量直径约0.5-1.0mm的细小白点(P06),部分病鱼有腹水(P07)。

  三、实验室检测

  我们从多个类似病情的池塘采集病鱼送至活宝源鱼病室进行全面检测:

  ①水质检测:使用鱼顺牌便携式水质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多个发病池塘水体的酸碱度(pH)、氨氮、亚硝酸盐等常规指标,pH均介于7.2-7.8,氨氮0.6-1.5mg/L,亚硝酸盐0.15-0.3,均属正常水平。

  ②寄生虫检测:依次取适量病鱼鳃丝、体表粘液、血液等制成水浸片,光学显微镜下镜检(4*4,4*10,4*40),仅部分病鱼鳃部有少量车轮虫或斜管虫,大部分病鱼鳃丝无寄生虫或其它明显异常(P08),初步排除寄生虫病。

  ③致病菌检测:无菌操作,取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等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28℃恒温培养22h,均出现大量浅黄色、圆形、湿润菌落(P09),这些菌落的形态高度一致。取典型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结果呈现红色,菌体短杆状,大小在(0.5-1.0)×(1.0-3.0)μm(P11)。结合我们的检测经验,初步判断为高疑致病菌。

  四、细菌鉴定与药敏实验

  将上述高疑致病菌分离、纯化后,选取5株典型菌株,编号为2102221、2102225、2102256、2102271、2102272,进行16S rRNA测序鉴定、药敏实验等。

  提取上述菌株的DNA,使用16S rRNA通用引物进行体外扩增,并送至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测序,在NCBI上进行Blastn比对分析,5株菌株的扩增产物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相似度均高达99%。

  配制0.5麦氏单位的新鲜菌液,用无菌棉签均匀涂布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进行纸片法药敏试验(药敏片均购自杭州微生物有限公司)。结果表明,5株不同菌株均对常见渔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差异很大:菌株2102252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硫酸新霉素、复方新诺明等5种抗生素均较为敏感;而菌株2102271、2102221仅对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一般敏感,对盐酸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高度耐药;菌株2102256、2102272对氟苯尼考高度敏感,但菌株2102221却对氟苯尼考高度耐药。

  五、结果分析

  结合实验室检测和相关资料,初步判断本病由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

  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隶属肠杆菌科、爱德华氏菌属,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其生长温度范围为15-42℃,最适生长温度为37℃。该菌在水产养殖中危害较大,可侵染日本鳗鲡、大菱鲆、黄颡鱼、大口黑鲈等,引起发病死鱼。

  根据我们的调研,在珠三角地区,该菌几乎全年均可引起大口黑鲈发病死鱼,其中,以秋末冬初(11-12月)和冬末春初(2-4月)最为流行,一龄鱼、二龄鱼均可发病。不同于已有文献的报道[5],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病鱼肝脏、脾脏表面有大量细小白点,且后肾有明显的充血肿大现象。区别于诺卡氏菌病,本病病鱼肝脏、脾脏等处的白点仅1mm左右,大小十分均匀,触感较软滑,且仅限于肝脏、脾脏等内脏器官,不会出现在肌肉、鳃丝等处。

  从药敏结果看,这5株菌株对常见渔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差异很大,仅部分菌株对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恩诺沙星等高度敏感,但不同菌株对这些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较大,不存在共同高度敏感的抗生素。这也不难理解,养殖户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根据经验用药效果往往不明显。尽管本病的日死亡率较低,但由于病程很长,往往长达2-3个星期,因而,总死亡量也较大,加之频繁用药,本病带来的损失也较大。

  六、防控建议

  本病主要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流行,尤其是冬末春初气温回升阶段发病率较高。这是因为:一方面,经过长期的投喂和剧烈的天气变化,加州鲈体质普遍偏差,对病菌的抵抗力较弱;另一方面,冬季池塘水温低,粪便等有机物分解慢,积蓄于塘底,成为病菌的温床,在开春气温回升时,微生物迅速大量繁殖,水质恶化,病菌增多,很易发病。为预防本病,在开春投喂时,应加强护肝,如拌喂胆汁酸、多维等;也应加强使用乳酸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调节水质,挤压病菌的生态位。

  如已发病,可先进行水体消毒,防止病情蔓延恶化,并第一时间采样送至专业的鱼病诊断机构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药敏实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拌料投喂,切莫盲目用药。

  值得指出,我国常见的渔用抗生素休药期在375~750℃·d之间,亦即一旦选用抗生素内服,在水温18℃时,至少需要停药21天才能上市(视抗生素种类和实际水温而定),因此,如果病鱼已达上市规格,则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拌料投喂,而建议选用一些杀菌力较强的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以控制病情。


【关键字】: 加州鲈   病害 越冬  开春   珠三角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