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独家报道,超惨烈!死鱼成堆!上千万东星斑、龙趸、军曹...几分钟全暴毙,养殖户倾家荡产嚎啕大哭 文/水产前沿 天降横祸,多条高价海水鱼数分钟全部死光,死鱼成堆!养殖户倾家荡产,有人惨失200万 “短短几分钟时间,价值100-200万的就鱼全部死光,这是养殖20多年30年来不曾看到过的现象,太令人悲痛,我们太惨了,欠了银行几十万、饲料厂几十万,倾家荡产.......”广东湛江雷州市英利镇英良村鱼排养殖户梁妃兴告诉水产前沿。 据了解,梁妃兴说的是广东湛江雷州市英利镇英良村鱼排网箱养殖的高档海水鱼,全部不明原因暴毙,其状十分惨烈。 据了解,这次事故涉及养殖的鱼类有银古鱼、东星斑、龙趸鱼、海鲡鱼、虎斑鱼、白点鱼、黄腊、黑腊、金鲳鱼等,大的、小的都全部死完,拉网起来,发现鱼全部腐烂,据养殖户说,这一片海域共有养殖户17户,养殖鱼排共有538格,一格养殖量按鱼规格大小有所不同,小苗有放10多万条,大鱼有几十斤,一条几十斤的。但无论是大鱼小鱼,从5月30号和31号,两天养殖鱼全部死光,且每个鱼排都是在十分钟甚至2-3分钟内死亡。 “在所有养殖鱼排中,我家算是最多的,因此受灾损失最大,将近120格鱼排,全部死亡,养殖鱼类有东星斑、龙趸、腊鱼、海鲡等。”梁妃兴告诉水产前沿:“统共大小鱼约有5-6万斤,损失在100多万200万。辛苦了20多30年,才有现在的规模,一旦尽毁,现在还欠银行几十万、饲料厂几十万,后果不敢想,已经倾家荡产了。” 梁妃兴给水产前沿算了一条数,统计了损失的鱼如下: 珍珠龙胆1万2千条左右(平均1斤~1.8斤) 黑腊10万条(平均4两/条) 黄腊5万条(平均4两/条) 海鲡4千条(平均1~2斤/条) 白点8万条(平均3两/条) 银鼓12万条(平均半斤/条) 红友2千条(平均3~5斤/条) 平头腊15万条(平均4两/条) 剑糟1万条(平均1~2斤/条) 泥尾60万条(平均600条/斤) 养殖户梁维泽对水产前沿表示,他是是5月31日晚发现死鱼,晚上11点左右鱼就全部死亡。梁维泽:“我自己在家做养殖,妻子带小孩读书,今年已没有什么收成了,这个样子还能有什么收成?”此时,梁维泽悲痛难忍泣不成声,掩面哭泣起来。梁维泽称,这些鱼凝聚着他20多年来的心血,经过多方筹措资金,向亲戚借,借到没办法就向银行贷款,才发展成现在规模,共57格,以养殖石斑鱼为主,大的鱼达到70多斤一条,小的也有10多斤重一条。 1000万元,大鱼小鱼鱼苗全部有,全部死亡。 梁妃文告诉水产前沿,家里的鱼排主要是爸爸打理,在这片海域养殖多年,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惨重损失,他家总养殖20多格鱼,有金鲳鱼、银古鱼、柠檬鱼、石斑鱼等损失或在20万左右,现在老人的心都碎了。 500多格网箱,被又白又浓的污水一碰就死,闸口排洪惹的祸? 多位养殖户给水产前沿表示称,怀疑死亡原因是在排洪闸口排洪导致,该闸口是当地多条水系汇集的入海口,与海上养殖的距离大约有1000多米。据了解,5月28日夜里英利下起大雨,闸口就排水,一下雨这到水位最高限度,而此时正值潮水最低位,排出的水又白又浓,一经流过鱼排,鱼一碰到这些水立即死亡。 梁妃兴对水产前沿表示,17户养殖户在这里养殖短的有几年,长的则有20多年,从来没有发生过鱼全部死亡的现象。“我的鱼排最靠近闸口,第一个受灾是我,5月30日晚,我鱼排就开始死鱼,短短几分钟就死亡了。接着污水顺着地势往下流,30号、31号后面的鱼排接着死鱼,与我的鱼死势一模一样。”梁妃兴对此无法理解,究竟是如何的剧毒才有这样的摧毁力? 多养殖户表示:“如果是鱼缺氧,我们开机打氧,一般都是可以救加80%锪鱼回来,这一次几分钟就死光了,根本一点办法也没有。”据了解,邻近的覃斗镇东湾村多个鱼排养殖户的鱼也出现全部死亡现象。 养殖户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查清鱼死亡的原因 17位受灾养殖户个个都是负债累累,心身俱疲。事发不久,他们已向英利镇政府、派出所、雷州市农业农村局、环保部门反映和报案,环保部门也来到现场采样,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尽快查清鱼死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在短时间内急剧死鱼,往后,这些鱼排网箱还能不能养鱼,不能养的话,他们的生活生计又将何去何从?目前欠下的巨额债款又如何偿还? 今天,水产前沿从广东海洋大学黄郁葱教授处得知,在接到养殖户报案后,他也与当地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到鱼排死鱼现场进行了察看,并取回死鱼样本等进行检测分析。据黄教授称,湛江流沙湾是养殖老区,存在问题复杂。目前事件的已有相关结果出来了,但要等待农业农村局进行统一公布。 在此,水产前沿也期望蹊跷死鱼的原因得以查明,还事件真相。对于官方公布的结果,水产前沿将持续跟进,敬请关注。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水产频道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水产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水产频道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