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2012年水产市场的不景气,对于业者而言,恰恰是一次很好的反思时机。在水产经历了早期粗放式的增长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其在未来发展大方向中的定位。 2012年,水产品终端市场整体陷入低迷。比如罗非鱼,自年初就开始的低迷彻底击垮了许多养殖者的信心;而“北参南养”在疯狂炒作过后也陷入了崩盘,原先的投资者纷纷退出,有人预测今年的养殖规模将缩水50%;即便一些大众消费的水产品如草鱼,价格在今年下半年也是一路飘红。来自于水产品终端市场的不景气,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直接波及产业链上游的养殖、苗场、饲料等环节。一句话而言,大家的日子不好过了。 对于水产品终端市场的低迷,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是由于今年整体经济形势下滑的大背景所致。但实际上,近年来产业的无序发展其实在背后起到了极大的推手作用。过分注重规模的粗放式增长,而忽视了产业的承受能力,缺乏支撑其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使得许多原本被看好的水产品最后却昙花一现。另外,出于对农业包括水产业政策以及发展潜力的判断,近年来许多外来资本不断涌入水产业,新的理念与操作思路在为水产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显而易见的弊端。对于资本的过于迷信,使得很多人忽略了水产行业的本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这种态势。 一个健康的行业,更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发展规划作为支撑。在经历了早期粗放式的增长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水产在未来发展大方向中的定位。从这个角度而言,2012年水产市场的不景气,对于业者而言,恰恰是一次很好的反思。水产业的发展必须从量的层面转向质的层面;水产企业的发展必须从单纯的关注销售转向技术与服务这些本质的层面。近年来行业大企业的转型,实际上也是对产业发展大方向的迎合。 此外,2012年水产品市场的低迷,也使得大家将目光前所未有地聚焦到终端消费环节。在当前局势下,如何通过拓展终端市场来拉动水产品消费,为产业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近几年业者对于终端市场渠道探索以及水产品品牌打造的呼声渐高。突破传统销售渠道的制约,提升公众对于水产品品牌形象的认知,是一件耗资巨大且耗时漫长的工作,行业内也不乏尝试的企业,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在局部区域通过直营店等形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整体鲜见大的突破。过往的事实无数次证明,终端市场是一块潜力巨大的蛋糕,一旦成功将对上游产业链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但其推动仍需要借助行业整体之力而非单个企业。(王刚)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水产前沿》杂志 www.fishfirst.cn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关键字】:2012 水产反思年 市场低迷 不景气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