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华东,海大这次真的来了!

2012-12-25 09:06|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21146| 评论: 1|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2012年整体经济形势很差,水产业的情况也非常不好,预计2013年上半年会更差。大家都难,但我们有资本、技术、团队的优势,这个时候是海大真正发力的时候,是我们真正赢得市场的时候。

  

  海大华东大区任命现场:右四薛华,右三诸清华,右五田大斌

 

  华东,海大这次真的来了!
  
  薛华解读海大攻略
  
  2012年整体经济形势很差,水产业的情况也非常不好,预计2013年上半年会更差。大家都难,但我们有资本、技术、团队的优势,这个时候是海大真正发力的时候,是我们真正赢得市场的时候。
  
  文/ 《水产前沿》撰稿人 郭金凤
  
  聚海大贤才促伙伴合作百川终归海,乘华东大势持产品升级紫气必东来。
  
  2012年11月18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溱潼湖天水雅居度假村,广东海大集团华东大区正式宣告成立,一同确定的,还有三年内华东第一鱼料品牌的阶段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安排,海大集团内部非正式地称之为“淮海战役”。
  
  华东大区是海大集团继华中大区、华南大区之后成立的第三个大区。诸清华出任华东大区总经理,田大斌为副总经理。当天,董事长薛华及总部各中心负责人、营委会全体成员到会,向华东大区的一线人员约200余人表达了海大集团层面的决心。2012年来5次光顾华东鱼料市场的薛华表示,“之前,集团对华东鱼料的支持不够。2012年开始,集团的资源全面向华东倾斜”。 按海大集团规划,华东大区将以每年增加1-2家工厂的速度扩张,3年内要达到8-9家厂的规模。
  
  华东市场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料市场之一,市场规模超过300万吨,经济发达,
养殖者、经销商素质较高。海大集团华东大区的定位以鱼料为主,目前包括泰州、常州两处生产基地,以生产虾料与高端膨化料为主的浙江绍兴、江苏苏州、南通工厂则没有包含在内。与在华南、华中的强势地位相比,在华东区的鱼料市场海大还比较单薄。
  
  2012年上半年,海大华东鱼料开始产品大幅升级并逆市涨价,最终通过大量的沟通与实证,用实际效果赢得了市场的认可,积累了口碑,为2013年打下了基础。
  
  会议间隙,我们采访了薛华。
  

  

  会议当天,广东海大集团华东大区正式宣告成立

 

  

  诸清华出任华东大区总经理

 

  

  现场提问


  关于2013
  
  FAM:2012年,海大集团在华东实现了中低端定位到高端定位的大逆转,结果如何?海大资源要全面向华东倾斜,其它大区发展是否会受到影响?
  
  薛华:2012年之前,集团对华东只有量的要求,没有大的具体支持,所以团队在压力下,对产品的定位有些变形。2011年时,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2012年在华东调整比较大,产品大幅升级,并狠抓质量,即使量降下来也在所不惜。结果一年下来,常州厂有50%的增量,泰州有30%,成绩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2013年这个市场就很好打了。
  
  海大无论在什么地区,都不会有防守的思维在里面,一定是进攻的态势。2013年华南也是大力进攻的态势。华南地区人才济济,是时候让他们挪一挪,其实是激活这个团队。以前是指挥打仗,现在就变成参谋,该干什么让年轻的去。这些调整都是评估过的,我们不会太担心这个问题。
  
  2013年,海大全线产品都要大升级,而不仅华东。2012年整体经济形势很差,水产业的情况也非常不好,预计2013年上半年会更差。大家都难,但我们有资本、技术、团队的优势,这个时候是海大真正发力的时候,是我们真正赢得市场的时候。
  
  关于批评
  
  FAM:如何看待这一年多来,行业对海大的议论?
  
  薛华:我觉得有两方面。一是水产料的总体盘子不大,海大专注在核心区,现在华南华中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了,每发展一步都在动别人的地盘。另外就是我们自身存在问题,例如服务营销。服务营销我们并没有和行业内其他企业拉开本质差距,只是走先了一两步,在各个环节的优势都只是相对优势,都是微弱的。例如虾苗问题,相对优势还是不够大。这个时候别人怀疑和质疑是很正常了,表明我们进步还不够快,对我们是一种促进。但当两三年下来,我们的体系具有很大优势的时候,那就不再是两匹马站在一起比大小了,而是大象和马比。
  
  我们希望苗和料都做得很强,但一方面是别人也在努力,第二是因为我们历史比较短,沉淀还不够。我希望有一天我们所有环节都很有优势。像2012年行业遇到那么大困难的时候,我们的机会就来了,整个行业下半年下滑很厉害,但我们还是行业内最好的,速度别人还是跟不上。
  
  FAM:如何看待竞争对手的一些情绪和针对性的动作?
  
  薛华:竞争的格局肯定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手段也会越来越多,这是我们必需认识到的。自然环境,竞争环境会恶劣,我们只能让自己更强大。如果出现攻击,肯定是有影子的,不会凭空出现。所以无论我们的问题有没有被夸大,我们都要自己先去解决。环境的恶劣和竞争格局的恶劣能让我们的团队更加成熟一些,怕就怕没压力,觉得自己很牛了。
  
  关于文化与团队
  
  FAM:
在企业文化层面,现在的海大和以前相比有哪些得失?
  
  薛华:总体来说,海大肯定是比以前更强大了。不仅规模,还包括团队的扩展,专业化分工。包括研发、采购、运营和市场团队,肯定比以前强大得多,而且每一年都比上一年强大,这是主线。文化层面,我们更多在充实中,随着企业的壮大,每年增加两三千人,那么旧的文化模式就要改变。现在我们需要在发展模式中贯穿文化,只是涉足更多的时候,我们的问题暴露更多。海大能够一直快速发展,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修正的能力,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调整、改变,今年解决的问题,明年不会再发生,但会出现新的问题。
  
  FAM:一线的业务员直接代表了海大的终端形象,海大内部是如何给一线业务员提供支撑,提升其综合服务能力与责任心的?
  
  薛华:在团队方面,我们会有不同层次培养计划,一线队伍也有继续训练的计划。这两年在摸索经验,2013年开始会更有条理一些。对队伍的培养是我们未来最核心的东西。要让团队达到这样的要求,技术、产品一系列的训练都有。比如苗种,我们的研发和生产是很强的队伍,稍后的动保产品,背后也是很强的队伍,这就是我们前期重视的结果。现在从竞争层面来看,对我们还比较有利,例如盈利能力和产品结构:在2012年下半年这么恶劣的条件下,我们的盈利还是得到基本保证,终端效果是一流的,业务团队的收入是不错的,公司盈利也不错,这就是综合的体现,可能是采购或技术发生了作用。海大进步比较大的畜禽板块的盈利贡献也比较大。所以面对竞争,我们心里是不慌的。
  
  关于技术服务
  
  FAM:如何提高海大技术服务的效果与效率?
  
  薛华:我们现在组织攻坚草鱼、对虾的优良模式。前几年,我们还在提炼市场上的好模式,从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一整年,我们的团队都是一直蹲在基地里研究。2013年会真正推出有差异的模式来。如果对模式的逻辑理得很清楚,就相对好复制一些,不一定能根治成功率的问题,但一定有相对优势出来。
  
  我们比别的公司好,是因为我们看到一个问题,就要看透它,然后坚持去做。像养殖技术研发中心,我们内部也有声音,是不是弄一百多号人投资过度了。但是这个团队三五年后价值很大,会带来模式。
  
  我们以前的服务效率很低,养殖户被动接受。但现在,我们要让简单合理的东西,变成养殖户的自觉习惯。比如,我们将水质检测方法简化并教会养殖户,现在,我们有的浙江客户每天都自己测水,并形成了习惯,不用业务员每周到场,这样服务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FAM:有些人会故意将事情搞复杂,这对海大的模式推广会不会有影响?
  
  薛华:这点不需要太担心,养殖户不是傻的。可能我们每个企业都可以去忽悠养殖户,但是不能永远忽悠下去。为了盈利或者卖产品,将事情搞复杂,我觉得这样不可能会发展起来,会被淘汰。最终能不能成长,其实是养殖户的选择。最终还是要看你有没有能力去提供价值,这个已经是很清晰的了。要么就是对你很支持很有粘性,不是简单的赊销;要么就是很容易地就离开你。所以我们做的时候很清醒,不怕别人说,只要我们有问题就承认。我比别人做得好,养殖户还会选择我,就算矮子里面挑还是挑我。
  
  关于水产品流通
  
  FAM:今年鱼价很差,其实鱼价的上下剧烈波动一直是个大问题,海大有没有想过去做流通解决这个问题?
  
  薛华:一直不敢动,到现在也一样。这个管理要求太高,我们尝试了几次都是失败。所以我们现在的思路就是,未来希望经销商去干这个事,他们比海大本身来做有优势。已经有鱼中在卖我们的饲料,我们也会让一部分经销商变成鱼中,我们提供信息、融资平台。
  
  这个环节其实是最混乱的,也是竞争比较无序的。企业化没有根基,责任心也做不到养殖户那样半夜跟着鱼走。还是要适合的人去做。但我们觉得这块需要足够重视,鱼中们缺的东西你要能补上。我们下一步伙伴成长计划里就有这一块。
  
  其实说到流通,像罗非和鳗鱼这些品种,他们会有专业的企业去做。流通、屠宰、加工的,他们需要去寻找出路,这个事情现在海大干不了。因为这个环节有系统和产业的风险。这些公司需要思考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困境,海大现在没有能力来思考。我们只能帮助养殖户把饲料的成本降下来,别人亏的时候我们的养殖户不亏,这个是我们下一步可能可以做到,需要发力的东西。
  
  这么长一个链条,哪个企业可以每个环节都做到位?这个是很难的。这个行业很多企业,战略上看起来完美,但是做下来却是很大的包袱,实际上还是对企业匹配资源的考虑有欠缺。现在流通、加工环节很多干了很多年的专业公司都搞不定,我们凭什么去搞定它?我们资源是有限的。从养殖户的角度,内销的市场是稳固的,有周期性波动很正常,但外销有系统风险。现在内销要解决卖鱼难的问题,就是要扶持一批鱼中,我们会给他们一些支持,信息或者是融资,不同角度的支持。我们现在点多,所以信息系统也在建设。还有就是对各个品种每年繁殖的苗量的统计。一两年下来,可能会有一些启发,可以辅助推进流通环节的良性。
  
  关于种苗
  
  FAM:如何看待海大的苗种板块?
  
  薛华:苗种我们现在投资很大,已经三个多亿的资金了。但这个我们是下定决心的。困难肯定很多,但这个是决定未来的东西。苗种技术含量高,可变因素多,一般的企业做不好。现在我们有这个实力,也有盈利点去支撑做,这个起来了才能支撑你去做别的东西。未来我们苗种对外也不会放开,好的苗,只有结合好的饲料、技术服务,才能体现综合优势。
  
  FAM:苗种这块,有没有考虑跟优势企业合作?
  
  薛华:我们有考虑,但阶段性来讲,我们利益不一致。我们现阶段的要求是鱼苗不能赚钱,赚钱就有问题。这个跟别人合作问题就很大,他肯定考虑利益,我可能就考虑苗种赚钱是哪一年,过程怎么走,品牌要怎么起来,体系怎么起来,服务要跟得上。这个时候别的企业很难配合你去做。对接的企业,理念要一致,否则很容易坚持不下去,必须要共赢。
  
  关于经销商
  
  FAM:经销商在海大的规划中,是一个什么角色?
  
  薛华:从行业现阶段来讲,竞争加剧以后,必须回到养殖户利益。养殖户要赚钱,就分为几个层面了,技术层面,产品层面,这就是饲料公司要承担的责任。产品要做好,技术要帮到养殖户。但农民有他先天的问题在里面,资金不够、组织很散。所以在现有新的竞争阶段里,就算是围绕着养殖户利益最大化,也需要大家利益一致,利益一致的时候才有利益最大化。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经销商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在我们体系里,它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从水产养殖角度来看,散户就更加是这样了,因为行业特点限制,他们很难发展成大规模的养殖户。当要服务千千万万这样的散养殖户时,组织是至关重要的。要有效地组织起来,经销商就是一个关键,他有能力组织养殖户。
  
  大饲料企业没法去面对养殖户,大家思维不一样,习惯不一样,交流障碍很大,但是经销商是农民中的优秀代表,未来无论是从战略还是产业来讲,经销商是一个农民的组织者,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另外就是阶段性,中期来看,养殖户缺资金。国家财政面对农民没有渠道,还是要依靠经销商提供融资的功能。所以从这几个层面看,现在我们整个队伍都很清晰:经销商是我们未来大战略里面的支撑点。但这个跟传统对经销商的重视不一样,以前就是我支持你,就给你资源你给我多卖饲料。现在我们要实现整个产业链整合,要有产品、技术和资源整合。经销商的作用就是整合资源,组织养殖户,提供平台让我们的服务下去,产品下去。
  
  FAM:海大经销商对此认同吗?如何说服他们?
  
  薛华:因为这两年我们市场占有率提高,然后密集布点,确实让经销商产生了很多不适应。加上我们三年来队伍的建设,从三五百人到三千多人,队伍很年轻,本身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思维误区,觉得我很牛,我可以让养殖户听我的。加上竞争对手在做一些工作。经销商对我们有些看法是正常的。但2012年做下来,我们看到,经过沟通,讲清楚之后,大部分的经销商都很理解。第二阶段开始树标杆,我们和经销商谈东西,包括战略逻辑层面,也有关于怎么样发展。我们在各个片区选一批优秀经销商,派更多服务人员跟他一起,包括服务站的模式。他们看到了服务带来养殖户盈利的增加,产品销售的增加。2013年我们准备树立一大批经销商的标杆,2014年会全面铺开,真正和我们的经营结合起来。
  
  经销商变成我们的人,不是强迫,是共同的目标建立。我服务养殖户是为了你,你服务养殖户也是为了我。这个阶段就是我们今年谈的同一件事,让经销商知道我们的策略是什么,海大的逻辑就是经销商发展的逻辑。第三阶段就是真正让经销商知道他们的发展是什么。2013年对我们来讲会是一个大的突破,就是一大堆标杆经销商的出现。2012年我们在整个区域,标杆已经出来,现在是开始讲,开始做事情推了,2013年会有一大批。我们经销商群体很大,七八千个,2013年做三百个,2014年全部推开。因为那时候已经不用沟通了。经销商已经看到,经过前面统一思想,周边样板经销商的发展,这会儿效率就提起来了,我们想做的和他们想做的是互补的关系。
  
  东南亚的情况
  
  FAM:能不能谈谈海大在东南亚的发展情况?
  
  薛华:我们也只是布点,但是2012年还是不错的,有接近四万吨的虾料,一千多万的利润。本来2012年要再加一个厂的,但后来放慢了。现在东南亚的大环境很差,像越南出口受阻,很多加工厂破产。所以这个区域我们放长远来看是要稳。国内我做了点就是占在那里,亏一点无所谓,但要每年达到清晰的目标。国外不一样,不能乱,做一个点就要有盈利。

 

  相关阅读:

  
  《薛华印象》:http://www.fishfirst.cn/article-18224-1.html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水产前沿》杂志 www.fishfirst.cn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1

漂亮
7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黎嘉润 2012-12-30 00:31
反思使人进步,在前进中反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无止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点点积累,点点收获!海大集团人才济济,只 ...

查看全部评论(1)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