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水产频道(www.fishfirst.cn)独家报道,现在发酵饲料行业基本上没什么竞争,我们更希望别的公司多卖一点,大家都多卖一点。这个群体现在太孤单了,所以最好能大家一起来做。 “使用发酵料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水体稳定。”对虾养殖者黎先生道出了他所认为的发酵饲料最大特点。黎先生的三口虾塘位于中山民众,以养殖大规格虾为主,从2012年4月开始持续使用发酵饲料已经有大半年时间。 三年前,黎先生就有接触过发酵饲料,但当时正好是发酵饲料起步之际,使用效果未如理想,试用完三包之后就不了了之。三年后再使用发酵饲料,是由大饲料企业的业务员所推荐的,黎先生坦言,现在的使用效果要比当年好很多。刚开始黎先生只是用发酵饲料来肥水,后来听取了一些业内人士的建议后,开始拌料投喂。 “调水的话,用发酵料就可以解决了,发病的时候使用发酵料,虾会好得比较快”,黎先生介绍。在2012年的第一造虾中,黎先生的三口塘,每亩水面产量达到700斤,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最起码不会亏本。黎先生是那一片对虾养殖中唯一使用发酵饲料的,瞧见他2012年第一造虾的成功,周围的养殖者也开始对发酵虾料跃跃欲试。 整体来说,发酵饲料在珠三角地区还未得到普及和广泛认同,但在部分养殖者的尝试中可以看到,效果还算令其满意。发酵饲料的推广至今不过两三年时间,可以说还是很多养殖者眼中的新事物,建立对新事物的认可确实需要更加持久的努力和耐心。 市场潜力广阔,仍需进一步开拓 佛山市顺德区正宇饲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宇”)是最早推出发酵饲料的企业,当时把发酵产品以饲料的形式销售无疑是一个创举。自2008年开始进行规模化生产以来,经过近4年时间的产品推广和经验积累,现在已经在华南地区打开了部分市场。目前,正宇的发酵料主要销售市场为广西、浙江、江苏和福建,珠三角也是较早开始开发的市场之一。“近年的销量总体是逐步上升的,但是会呈现区域性态势,各个主要的市场有增有减。”正宇销售及服务负责人唐义武介绍。 如今全国有大大小小几十家企业在做水产发酵料,但是总体销量也不高,行业内的竞争似乎并不激烈。“现在基本上没什么竞争,我们更希望别的公司多卖一点,大家都多卖一点。这个群体现在太孤单了,所以最好能大家一起来做。”唐义武感慨道。同时他称,现在的正宇更多的是做多个品牌,自己与自己进行竞争。 曾经有人用“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来形容发酵饲料,对此唐义武表示,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讲,正宇都坚持相信,只要养殖者有需要,那发酵饲料就有市场。唐义武也坦言,“发酵饲料更多地使用在虾苗阶段,例如在广西地区,虾苗阶段已经不需要怎么推广了,后期养殖的使用率就没有那么高了。” 推广会花开遍地,希望和困难并行 水产发酵料的生产企业大多以推广会的形式作为产品主要宣传方式。以正宇为例,每年大大小小的推广会几乎不间断,规模小的可能就是附近几个养殖者参加的塘头会,大的甚至是500人以上在学校礼堂里开的交流会。 谈及这些推广会的反响,唐义武表示有时候一场推广会能卖出200吨发酵饲料;但也有一点料都没卖出去的情况出现,不过比例很低;有时候可能当场没有售出,但过了一个来月可能客户会突然打电话过来订料。 “也是靠一些使用效果好的客户不断鼓励我们。”谈到有时推广效果不佳时,唐义武感叹说。正是在这些认可的鼓励之下,销售团队一直保持很好的心态。十二月中旬已是冬棚虾的养殖时期,正宇是为数不多仍在市场上推广着发酵饲料的公司。 唐义武说他的推广总是比较真实的,会告知养殖者发酵产品的好处和劣势,建立信任,并为养殖者谋利。但推广中依然存在诸多的困难,例如在珠三角地区,更多养殖者相信“瘦水养虾”的模式,而以肥水为特点的发酵饲料就难以被接受。 如今水产发酵饲料还不算得到了普及,很大部分养殖者甚至对发酵料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如何把发酵饲料常态化,还需要一个长久的坚持和沉淀。(文/图 本刊撰稿人 陈羽翀)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水产前沿》杂志 www.fishfirst.cn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