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综合报道,你知道吗?所有合肥人加在一起,平均一天能吃掉1万头猪、60吨龙虾,这是昨日合肥—正大集团合作座谈会上,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报出的一组数字,而面对这家泰国的企业,吴存荣也频频抛“橄榄枝”,“能不能用你们的技术来合肥养龙虾?能不能建一条养猪或养鸡的产业链?” 市委书记邀请正大来养龙虾 “我们的业务中一部分就是食品,从原材料到摆到市民的餐桌上,要做到完美。”正大集团第三代掌门人谢吉人向在场的人介绍起公司业务。 他的话刚说了半句,吴存荣就有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把合肥的小龙虾标准化和规模化呢? 据该负责人介绍,合肥的龙虾最远已经卖到南美,做龙虾的餐饮店也超过3000家。但目前合肥一年虾的产量是5万吨,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谢吉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有了兴趣,“我们可以开发一下,比基围虾好养。现在人注重健康,虾和鱼的养殖我们未来都要大力发展。” 正大或涉合肥城中村改造 正大集团是在合肥投资较早的企业之一,现在有一家饲料厂位于明珠广场附近。 “现在已经变成了居民区,跟周边居民的生活不太和谐。”吴存荣向谢吉人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可以把饲料厂搬到长丰或者肥西等地呢?” 当然,吴存荣也给谢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搬迁费用可以我们出,趁这个机会扩大一下饲料厂的规模。” 如何扩大?吴存荣建议,以猪为例,从饲养到屠宰到加工,可以建一整条产业链,“能否投一条100万头猪、300万只鸡的产业链?” 除此之外,吴存荣还为合肥的东城区吆喝:“200多万人口没有大的商业综合体,结合城中村改造,你们也可以把城市广场的概念带进去。” 合肥仍有5到10年的黄金发展期 昨天,合肥和泰国正大集团座谈会在合肥政务中心举行,座谈会的参与双方均派出“庞大阵容”,可见彼此对合作的重视程度。 座谈会一方是泰国正大集团第三代掌门人谢吉人和部分公司高管,合肥方面则是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合肥市市长张庆军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一把手。 “在合肥落户的3000多家外资企业,没有一家跟政府部门发生纠纷,合肥市委市政府是讲诚信的。”吴存荣以数据来说明这一点。 同时,合肥市委市政府同样是“负责任”的,吴存荣说,企业到合肥来,就要保证他们投资安全、有钱赚、有好的发展前景。 “快速成长起来的合肥还将持续5到10年的黄金发展期,合肥希望正大能够参与进来,双方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张庆军说。 小龙虾有望破解“供不应求”难题 谢吉人说,正大计划在物流业、零售业、水产业和城市综合体建设方面与合肥开展合作。 当谢吉人说到正大的水产业时,吴存荣则立刻回应:是不是可以考虑参与合肥小龙虾产业发展? “合肥人每天消费60吨小龙虾,不仅在合肥市销售,还出口到国外,最远已经到了南美地区。”吴存荣说,小龙虾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越了基围虾,“小龙虾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繁殖量上不去,在很多水产品实现人工繁殖的情况下,小龙虾还未有这方面的技术。” 谢吉人也对这一话题产生了兴趣,正大有其他鱼虾类养殖经验,对于小龙虾技术突破,可以考虑派技术人员到合肥实地看看,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 正大或在肥建年产百万头种猪场 在合肥经开区明珠广场附近,有一家正大投资的饲料厂,入驻之初,这里还是城郊,现如今已经成为繁华市区。 “周边已经成为人气很旺的居民区,饲料厂在这里跟周边环境太不和谐了。”吴存荣建议,不妨将饲料厂搬迁,并顺势在新址上扩容,“合肥市可以掏搬迁费。” 这一建议在谢吉人那里也得到“共鸣”。谢吉人表示,正大计划在内地投资一个年产百万头种猪的养殖场、年产300万只蛋的蛋鸡场,有饲料厂做配套,可谓“天作之合”。 “合肥人1天消费1万头猪的猪肉量,这是一个不小的市场。”吴存荣解释,在合肥建立这样规模的种猪场,不用担心找不到市场。(刘淑)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