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广宁县是肇庆市辖下的一个内陆山区农业县,在该县大农业诸多产业中水产养殖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当地党委政府尤其是渔业主管部门推动下,该县渔农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诸如氹仔养鱼、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名优鱼类和山塘水库养殖生态优质鱼等模式,实现了渔业资源的有效开发以及渔业增产、渔农增收,让渔业成为展示该县农业成就的一张名片。 其中,作为政府联系广大渔农的桥梁和纽带,水产技术推广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而该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心梁建华工程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梁建华1979年3月毕业于广东省水产学校淡水养殖专业,分配到广宁县南街镇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后被调往县畜牧水产局水产股工作。32年来,他本着以过硬的作风和技术,“做给你看,带着你干”,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深得广大渔农信任,成为当地渔农民发展水产养殖的“主心骨”,同时也由一名普通水产技术员,成长为一名水产技术推广专家,2002年6月他被广宁县委县政府授予专业技术拨尖人才称号。 一 梁建华深知渔农生活的艰辛,而要让渔农轻松自如地发展发展水产养殖生产,其前提就是自己要拥有过硬的技术,“打铁还须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要通过实践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养殖技术高手。他以申报和组织实施主持项目为切入点,先行先试,总结提高,掌握最先进、最实用的养殖生产技术。 1998年,他主持了广宁县“山区氹仔养鱼高产技术”立体养殖项目,就此,他不辞劳苦,深入古水、坑口、赤坑三个镇,广泛调研,选取了1000亩氹仔,作为该县氹仔养鱼高产示范基地,组织投放草鱼、鳊鱼、塘虱等十多个品种的大规格鱼种。在生产管理上,推广科学养鱼技术,利用山区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或利用优质青草或利用氹基、山坡地、草地等种植象草、黑麦草,辅助配制混合饲料和混合药物,实行大规格多品种混养,轮捕轮放。他因凼制宜,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实施鱼猪结合,开展猪沼鱼综合立体养殖。该项目于2000年顺利完成,他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项目全面达到有关经济技术指标,其中参与项目的1000亩氹仔鱼塘,平均亩产达到510公斤,比项目实施前亩增260公斤,增长104%,每亩增收1600元,规模和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这一项目的推广应用,为山区发展氹仔养鱼,促进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该项目先后荣获“广宁县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肇庆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1992年至2010年,他主持和参与广宁县水产技术科研与推广项目20余项,获奖12项。其中“山塘人工驯化养殖光倒刺鲃(娟鱼)技术”、“广宁县三高水产立体养殖技术”和“花山水库鲟鱼网箱养殖试验”等科研项目分别获得了广宁县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及市农业技术推广奖。2012年,他还参与或主持了“广宁县绥江河人工鱼巢增殖试验”、“水库网箱鲟鱼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和“山区龟鳖养殖技术应用和推广”等项目申报工作。他因此被授予广宁县专业技术拨尖人才,被“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专家库”入库收录。多年来,梁建华分别被国家、省、市、县和农业系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二 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在充分掌握先进技术基础上,为帮助广大渔农发展水产养殖生产,30多年来,他跑遍了广宁县的山山水水,不遗余力地开展水产技术推广工作,让广大渔农拿到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一是办点示范,开展水产名优品种引进试验、高产示范和良种良法推广;二是办班培训,为养殖户办培训班传授水产(龟鳖)养殖技术;三现场指导,他经常应邀深入塘间地头察看地况、水质和鱼情,帮助渔农谋划发展蓝图,指导渔农发展水产养殖,解决其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在他工作笔记本上,记录着全县近300多个养殖户的姓名、联系电话以及他们养殖生产情况。他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向广大养殖户公布,随时接受技术咨询和服务。不论是酷暑严冬,还是刮风下雨,上门为养殖户处理水产养殖技术难题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他随叫随到,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他的日历上,没有双休日、节假日,他生怕因自己的懈怠给渔农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2009年8月的一天早上,该县潭布镇养殖专业户江生的10亩池塘出现了泛塘现象, 不到一个小时,就死掉了200多公斤塘鱼,如果不及时查清原因并解决问题,损失就会更大,老江急忙打电话向他求助,这时已经是上午七时多,他早餐也顾不上吃,就骑上摩托车奔往离县城20多公里的养殖场。经过细心观察,他发现鱼塘水质变黄,塘里的死鱼呈白色状,严重泛塘,判断死鱼是缺氧所致。他立即与养殖户一起给鱼塘加入新水和投放增氧剂,忙碌了两个多小时,近六万多元的鱼终于保住了。 三 梁建华通过开展水产技术推广,付出的是心血和汗水,播撒的是希望,换来的是渔农喜获丰收的笑脸和充满希望的田野。当渔农兴奋地收获起那一网网欢蹦乱跳的肥美的鱼儿时,当他们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时,这些纯朴的养殖户总是请他一起品尝丰收的果实,分享丰收的喜悦,以往一个电话准来的他,这个时候就是登门去请,都会婉言谢绝。他说:“我可以尽情和农民共享丰收的快乐,但决不能去共享农民劳动的果实。” 这就是一个杰出的水产技术推广工作者的真实写照。(文/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办公室 钟小庆 )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