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德三沙湾一带海域卫星地图(图中如箭头指示处的小黑块为网箱)

资料库图:宁德大黄鱼养殖网箱 文/ 本刊撰稿人 郭金凤 未来三年,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环保科科长周胜利的大部分工作将与网箱清退挂钩。根据新近出台的《宁德市海上水产养殖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13年起至2015年需清退三沙湾和沙埕港海域养殖网箱15万口,相当于两港湾养殖网箱量的1/4。 《方案》的出台,酝酿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背后最大的推力来自福建省政府。2011年12月,福建省发布了《关于加强我省重点水产养殖水域长效管理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将重点整治沙埕港、三沙湾、罗源湾、东山湾、诏安湾5个沿海港湾,清理港湾不符合养殖规划的水产养殖活动。 而三沙湾和沙埕港皆属于宁德市辖管,这两地的水域养殖设施管理也因此成为此次《方案》综合整治的主要范围。 清退禁养区网箱 三沙湾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海湾总面积700多平方公里,但湾口宽仅3公里,是个半封闭型的海湾;沙埕港阔水深且有群山庇护,航道稳定,台风季节港内外风力相差4级,可避12级以上台风,也是闻名的天然良港。经初步调查,至2012年8月份宁德市海水养殖网箱686477口,浅海养殖19107.1公顷。主要集中于“两湾”内,其中三沙湾(即三都澳)养殖网箱为579965口,浅海养殖13934.2公顷;沙埕湾养殖网箱100078口,浅海养殖3470.5公顷。 “三沙湾由于是半封闭型海湾,水体交换小,无序的高密度养殖导致每年夏天白点病特别严重,减小养殖密度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而且,三沙湾、沙埕港很多区域以前规划为港口航道和军事用途,但是工业发展慢,水产养殖发展很快,占用区域多。台风一来船开不进去,和军事用海冲突越来越大。”周胜利说。这些被规划为港口航道和军事用途的水域,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于2011年10月制定的《福建省海水养殖水域规划编制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中,被列为禁养区。 根据《方案》部署,宁德市将先全面清退三沙湾和沙埕港禁养区内水产养殖设施,再逐步清退临时养殖区内水产养殖设施。 先行清退外来投资 最终的港湾海水养殖容量,依据《技术要求》中的控制指标,浅海网箱养殖面积不超过本港湾海域面积的10%,贝类和藻类养殖面积分别不超过20%。 具体而言,从2013年起至2015年,宁德市将清退三沙湾内禁养区7000公顷,养殖网箱130000口;清退沙埕港内禁养区1031公顷,养殖网箱25000口。总计清理约15万口网箱,相当于两港湾养殖网箱量的四分之一,这并非一件易事。周胜利也直言清退工作很难。 “养殖清退工作还处于宣传阶段,现阶段的主要工作还是禁止再新增加养殖设施,也没有具体的补偿措施出台。宁德有很多外来人员在本地进行养殖,大多没有办理海域使用证、养殖证等,我们会动员他们(离开)。本地也有一部分没有相关证件的,但是大家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以此为生,会尽量照顾。”1月4日,周胜利在电话里表示。 而将浅海的网箱养殖转为外海网箱养殖,进行产业转移,周胜利认为宁德的海域环境并不适合。“外湾水流特别急,网箱固定会比较麻烦,一般的网箱用不了。另外内湾的品种不适合放到外湾养殖,水流太急时鱼会被冲到网衣上,容易死亡。现在宁德的深水网箱也就几十口,在水流比较小的岛附近。”周胜利说。 可见,此次清退将主以牺牲养殖规模来达成。周胜利称政府鼓励养殖户成立养殖社区或协会,然后等比例缩减养殖规模。“这样对养殖户影响小一些。而且我们也找了很多专家进行过调研,像现在养殖量过大,养殖效益差;如果缩减2/3的规模,产量不会降低,单位产量反而会提升。”周胜利表示。 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推广研究员刘家富也认可适当的养殖密度调整,对提高产量更有帮助。“宁德的大黄鱼、鲍鱼、海参、藻类等养殖都有放养密度过大的问题。高密度养殖情况下,鱼容易发病,不吃饵料。只有水流通畅了,鱼发病率才会降低,生长更快,比如密度适宜时产量能达到120kg/m3,而过高后可能只有20-30kg/m3。”刘家富告诉笔者。 《技术要求》对于规范养殖也做了明确规定:网箱大小规格4.0m×4.0m至6.0m×6.0m不等,若干个网箱连成一个网箱片,每个网箱片面积不超过3000m2,由不超过20个网箱片组成一个网箱区。各网箱片间应留有50m以上宽度的主通道和20m以上宽度的次航道,每个网箱区之间应间隔500m以上。养殖网箱面积不超过网箱区水域面积的50%,网箱养殖密度不超过8kg/m3。 笔者手记 海域使用,正从无序走向规范。福建宁德网箱清退,只是近年来国家对海域使用规划加强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广东茂名进行清理整治水东湾海域工作,500多户网箱养殖户遭遇“海上拆迁”;湛江市于2011年底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港湾清障行动,用半年时间清障海域面积185.5平方公里……网箱清退的字眼近年层出不穷。 一个大的背景,从2010年7月1日由农业部出台的《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明确了国家所有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的合法性,到国家海洋局2012年4月公布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提出了“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这五个用海的指导思想,近年国家对海域使用的规划逐渐加强。 在此之前,浅海网箱养殖并无严格的准入条件,很大部分原因也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而近年来频频出现的网箱清退事件,表明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落实,水产养殖与其它职能的海域规划之间的摩擦正在加剧,清退养殖设施成为此类冲突的主要解决方案。不难预估,当前无序发展的浅海网箱养殖,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拆迁命运。
《水产前沿》杂志授权刊登,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