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排毒三效康缓解鱼类肠道疾病效果调查

2013-2-14 09:54| 发布者: 水宝宝| 查看: 33898|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根据伟嘉饲料集团统计的2011年排毒三效康在华中和华北市场使用情况,全程使用排毒三效康的草青鱼饲料系数可以降低0.2-0.3,叉尾可以降低0.1-0.2。

  排毒三效康,是北京伟嘉饲料集团2010年开发的产品,主要诉求点是关注鱼类肠道健康。这个关注点,可以说是当前水产饲料及保健产品行业最热门的话题。
  
  “水产行业对肠道研究的热潮源自畜禽,畜禽行业在这块相对比较成熟。我们也是从对仔猪肠道健康的研究成果中选取了适合水产动物的一部分,其中仔猪肠道健康这项技术于2010年底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直专注于水产动物肠道健康研究的北京伟嘉饲料集团总裁廖峰说。
  
  而这项技术在水产行业中的应用及推广,则落在了公司水产技术总监谢碧文身上。华南地区作为全国水产养殖重点区域,目前也被列为公司的主要销售市场,2012年谢碧文在中山、顺德等养殖区域做试点推广后,他表示2013年将主推华南市场。
  
  关注肠道,使用方便
  
  众所周知,肠道是鱼消化吸收的器官,肠道健康与不健康会导致饲料系数有很大的差异。“在高温季节,大多数饲料喂养的草鱼都有隐性肠炎,这种鱼也吃饲料,但就是不长,因为它要和肠道里的细菌战斗,没有死亡就不错了,还能长很快?所以很多时候饲料厂和养殖户的矛盾就集中在这里:饲料厂一边说我的饲料真的很好,用户一边说那为什么不长鱼?实际上是鱼的肠道出问题了!”谢碧文说。
  
  “排毒三效康从肠道健康开始,重点把住肠道、肝脏和体质关,从根本上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肠道的直接刺激,并降低肝脏的解毒压力,有效缓解肝胆综合症。产品中我们又增加了免疫多糖,可提高鱼体抗病力,最终降低饲料系数。”廖峰介绍说。同时排毒三效康是颗粒型产品,解决了常规粉剂型拌料麻烦及加水拌料后饲料容易发霉的问题,使用便捷。
  
  据谢碧文介绍,排毒三效康最早于2010年夏天开始在湖北及华北做试点应用,2011年正式销售。根据2011年排毒三效康在华中跟华北市场的使用情况,谢碧文称全程使用排毒三效康的草青鱼饲料系数可以降低0.2-0.3,叉尾可以降低0.1-0.2。
  
  吃食凶,发病少
  
  “使用排毒三效康后鱼吃食凶,发病少了很多。”笔者以养殖户的身份通过电话询问中山市港口镇的草鱼养殖户黄明光对使用排毒三效康的体会时,他如此表示。因担心所养的统鲩暴发肝胆类疾病,2012年5月30日黄明光开始尝试使用排毒三效康,在其所养的42亩池塘中划出20亩用作试验池。
  
  “8月份时拉网卖了一次鱼,实验组平均每条比对比组重了3两左右,并且实验组的鱼体质也比对比组好,拉网后实验组基本没死鱼,对比组死了300斤。我这边的情况是这样,你用最好是拿塘做下对比。”黄明光说。
  
  笔者继续以养殖户的身份通过电话随机对位于中山港口镇及顺德均安镇的10名养殖户做了简要调查,其中所有养殖户都称“使用排毒三效康后鱼吃食凶,发病少了很多”;3名养殖户反映“体色鲜亮并且加深”。
  
  按试点池塘实际养殖效果,谢碧文表示连续使用排毒三效康15-30天,鱼虾食欲增加,摄食量显著提高,水质有所改善;使用1-2个月,鱼体抗病力和免疫力显著增强,肠道基本恢复健康,可降低60%-70%的肠炎发病率,肝胆综合症得到一定缓解,鱼体体色发生变化,开始变“黑”,水质清爽;使用3-5个月,肠炎等肠道疾病不易发生,肠炎发病率降低80%-90%,鱼体长势及饲料转化率明显提高;使用5个月以上,肠炎发病率降低90%以上,肝胆综合症消除,肠道消化吸收率大大提高,饲料系数明显降低,体色鲜亮有光泽与野鱼体色相当,耐应激,水质良好。
  

吃食


 体型对比(上对照,下试验)

 

《水产前沿》杂志授权刊登,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1

漂亮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