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据中国广播网北京2月26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农业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九部门昨天联合部署,在全国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吉林双辽市永安村农民郑书立在一家种子公司销售人员推荐下,花1000多元钱买了1垧半地的玉米种:“7月份到地一瞅,别的苞米两边都焦绿,我这个却黑,当时瞅完迷糊了,当时心思完了今年拉倒了。别的涨势老喜人了,这个籽指定百分百不行,粒不行,稀瘪的。” 发育不良也罢了,这一垧多地玉米还带病。一来一去,郑书立损失了一万五:“我找过农业局,农业局植保站拿去前说是大斑病。” 安徽省阜阳市朱楼村村民訾军也饱受假劣农资之苦。他曾从熟人那里买来26袋复混肥料:“我一拆开化肥,发现跟以往从供销社买的颜色和味道都不一样,我就怀疑这化肥别是假的。”经过检测后,訾军购买的化肥中钾含量远远不够,属于劣质化肥。阜阳市颍东区工商局局长郑亚飞:“他们送货到家的时候,每吨回扣60元不等,这样销售手段比较隐蔽,直接损害农民利益。” 为保证今年有个好收成,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九部门昨天启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介绍:“这次专项行动以种子种苗、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水产苗种、农机具等七类农资产品为重点,清理不具备资质条件的生产经营主体,整顿规范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集散地、运销大户和乡村流动商贩;加强指导服务,重点宣传农资法律法规,普及识假辨假常识,引导农民群众理性购买、科学使用农资产品。”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