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在3月3日召开的2013年中山大学水产饲料企业技术研讨会上,中山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国家虾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教授针对听众提出的“未来对虾养殖的根本方向”问题作了答复,他认为,未来对虾养殖是走工厂化、专业化道路。
何教授提出,现在工厂化和专业化非常必要,做到专业化才能创新,专业化需要创新。未来对虾养殖,在基于国家国情、统一养殖面积及资源不会太多增加的情况下(包括成本),工厂化是非常必须的。对于工厂化养虾,何教授提出以下几个关注点: 1、饲料与机械。我非常认同养殖当中会遇到打氧机的问题,大家会认为打氧机只是增氧,我觉得不是,增加氧的浓度仅仅是说它的意义,更大功能是调节水质。利用现在的打氧机只能达到表层的水。现在我们需求的是可增加水里从底层溶解氧需求,使水动起来,调控水质,水质调控好,病害自然减少。饲料公司的技术推广很重要。 2、污染物质的处理。目前养殖上大多用的是进水——排水,排水——进水的方式;也有的用气体式,省去增氧装置,通过气体式增氧,把底层水和其他水进行循环过滤,来完成整个水体的过滤增氧过程;还有一个方向是高效生态系统的养殖,这是美国早期做的一实验,美国的水产养殖面积不大,只是理念新颖,是基于生态系统的养殖而不是生态养殖。 更多详情请登录《图文直播:2013年中山大学—水产饲料企业技术研讨会暨发展论坛》 http://www.fishfirst.cn/thread-20382-1-1.html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