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部地区水产饲料实用技术论坛”武汉开幕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中部地区是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区域,主养四大家鱼及鲟鱼等高端品种,在水产生产呈全面增长的态势的同时,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养殖水质改良、基础设施改善、水产营养与饲料研究、配合饲料应用技术等方面有待加强。 鉴于此,由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主办,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新饲料》杂志社承办的“第一届中部地区水产饲料实用技术论坛”于2013年3月29日在武汉九龙大酒店(武泰闸)召开,会议邀请中国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双聘院士麦康森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陈昌福教授等水产领域顶级专家就健康养殖、饲料实用技术应用、饲料营养标准、营养数据库建立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确保水产饲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会议吸引600余人参加,酒店现场座无虚席。 陈昌福教授为与会人员讲授鱼类免疫基础与实践中的问题,对鱼类免疫接种要注意免疫系统发育状态、疫苗与病原菌血型、接种时的水体温度等问题。他指出采用疫苗浸泡受精卵的接种方法没有理论依据,鱼类免疫系统发育成熟有的要7天,有的要1个月,有的要2、3个月。给受精卵进行免疫没有效果,反而是做病原培养基。由于鱼类是变温动物,免疫应答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产生,属于温水性鱼类的鲤科鱼类的免疫临界温度是11度, 因此,在冬季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时接种是没有意义的。陈昌福认为,在疫苗、微生态制剂的推广尚有困难时,免疫增强剂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属于正确的选择。 蔡永久博士 美国动物营养学博士,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杰出校友蔡永久做了应激对水产养殖动物免疫力和饲料成本的影响的报告,得出降低生产中各种应激对养殖效益影响的最自然方法是管理好动物肠道,真正的酵母培养物产品是管理动物肠道科选用的一种最简便最有效的实用工具。 另有湖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胡毅副教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文华研究院等十几位专家分别做了报告。除了主会场,另有北京正昆博达生物饲料有限公司、杭州康德权饲料有限公司分会场举行小型技术交流会。(文/图 中国水产频道 郭金凤)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