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华南虾苗业观察(下)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湛江市德海实业有限公司今年预计全年进口的SIS亲虾共10500对,三年多的时间里,德海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吴仁伟也有着他对虾苗场的经营理念。 “德海一直只进口SIS的亲虾”,吴仁伟表示,SIS的亲虾质量稳定,对别的亲虾不敢有这样的保证,暂不考虑进口别的亲虾。“每年进的亲虾主要从三个方面看做得好不好,第一,将今年进的亲虾与往年亲虾相比,比如看孵化成幼体的比例参数;第二,将自己的苗与别的苗场的苗相比,如果别人的做得好,自己做得不好,那可能就是自己出问题了,要检查要改进;第三,虾苗做出来要跟踪养殖户的养殖情况,看生长速度、抗病力行不行。” 做种苗的这几年来,吴仁伟表示,技术员的管理也是一个难题,技术员如果对企业文化不能有很好的认同,就很难管理。 事实上,企业和技术员的共同目标不见得完全一致,企业想长期以种苗质量稳定发展,技术员则多以育苗数量衡量其技术成果,行业内也有技术员只顾短期利益,为了追求育苗量而大量用药,影响虾苗的育成质量,这对长期发展的企业来说是不利的。 据吴仁伟介绍,德海的生产车间都已经安装监控摄像头,如果发现技术员的操作不合规范,则会和技术员沟通,“你和技术员讲明白,讲清楚,他也知道自己的不足,肯接受就慢慢改进了”,吴仁伟表示,自己想培养属于公司的育苗团队,还专门邀请过国外的专家过来培训,但是技术员的跳槽问题一直让他存有担忧。“没有人想替他人做嫁衣,现在想要找职业道德好的技术员不容易啊!”吴仁伟说,“但不管多难,德海公司在技术与质量这一块会继续努力的,德海公司会始终以质量作为企业生命,没有质量谈什么都是失去意义了。”(作者:《水产前沿》蔡章洁) 文章出自《水产前沿》杂志6月刊,转载请注明出处(www.fishfirst.cn),请勿删掉作者名!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