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何建国:EMS发病症状更似中毒

2013-5-14 08:46|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44739| 评论: 4|来自: 《水产前沿》杂志

摘要: 5月1日美国亚利桑那大学DVLightner教授在GAA上称已发现EMS(早期死亡综合症),即东南亚地区称作AHPNS(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病原是一种罕见的副溶血弧菌,由噬菌体感染并引起其释放强的毒素,该细菌经口传播并定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5月1日美国亚利桑那大学DVLightner教授在GAA上称已发现EMS(早期死亡综合症),即东南亚地区称作AHPNS(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病原是一种罕见的副溶血弧菌,由噬菌体感染并引起其释放强的毒素,该细菌经口传播并定植在对虾消化道,产生毒素引起组织损坏,并造成对虾肝功能紊乱及消化系统障碍。
  
  针对该报道以及国内对虾病害形势,《水产前沿》杂志采访了中山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国家虾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教授。
  
  FAM:目前大家对EMS、AHPNS、偷死病的概念还不是很明晰,您能解释一下吗?
  
  何建国:现在的EMS(earlymortalitysyndrome)一般译作早期死亡综合症,但是这并不能典型描述EMS的特征,应该是早期大量死亡综合症或者是早期急性死亡综合症,AHPNS(AcuteHepatopancreasNecrosisSyndrome)是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也是描述的同一症状,表现为放苗7-30天内,对虾2-3天内迅速地大规模死亡,甚至达到100%,这完全有别于以前发现的病毒病和细菌病,以及民间所说的偷死病。肝胰腺坏死症(亦称偷死病)是指在养殖到60天以后发生的,多发生于高密度养殖环境,相对比较高温的地区。
  
  FAM:您对Lightner教授的观点怎么看?
  
  何建国:就我们的研究来看,并不能否定他的观点,因为我们也不清楚他具体的实验过程。而就他所发表的结果看,与我们2010年倾向于认为中毒的观点也一致,只是他所认为的中毒方式我们也没有做过这样的研究。
  
  发生EMS之后对虾死亡速度之快之整齐,超出了我们所认识到的病毒和细菌性疾病的传播速度,而从流行病学、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藻类毒性、环境因子5大方面着手研究后,有两方面的原因值得考究的,第一,是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第二,则更倾向于中毒,因其发病速度之快、死亡规模之大之整齐,并且2010年对虾EMS发病有两个特征,一是,与土苗相比进口一代苗发病几率大得多;二是,发病池塘中蓝藻往往是优势种,引起中毒的因素可能与种苗质量的抗逆性下降有关。
  
  文章中所说的的噬菌体感染是比较新,同时也是有待考究的,而经口传播的具体方式也有待Lightner教授的进一步说明,因为不清楚他做的经口传播的实验什么,是否采集到别的细菌和噬菌体,甚至这种毒素是否已经发现都还不清楚。
  
  因此,我不能否定他的观点。而且,我们在近期的研究中,在对虾体内发现另外一种细菌,这种细菌是用于杀灭昆虫的,昆虫和对虾都是节肢动物。但是关于此细菌的实验,我们目前还在研究中。
  
  另外,在对虾种质研究方面,我们目前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来研究对虾代谢网络发现,对虾抗WSSV和抗细菌品种选育是对立的,抗WSSV品种容易感染细菌病,抗细菌品种容易发生WSSV。对抗WSSV品种与耐非生物胁迫品种选育同样矛盾。
  
  FAM:Lightner教授的观点是否会对国内的研究方向有影响?
  
  何建国:我们会尊重有实验以及理论支持的观点。Lightner教授的报告出来之后,肯定会做验证性实验,如果他的观点不成立,我们会继续我们的研究方向,如果他的观点成立,有两个比较浅显的问题需要考虑,一是,这种罕见的弧菌来源是哪里?是什么途径的传播造成了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病害?二是,这种毒素是不是只对小虾有作用,如果所产生毒素的毒性如此之强,并且经口传播,到养殖中后期是否会大量死亡?而从对虾产业发展来考虑,更多的应该寻找检测以及防治办法。
  
  FAM:那么您认为较好的防治方法是什么呢?
  
  何建国:我目前给农业部的建议是,首先要加强进口亲虾的检测,如果在亲虾中发现WSSV、弧菌和YHV,要一概拒绝,坚决不能进口,另外,亲虾的水体也需要检测。第二是,彻底消毒,不管是细菌还是噬菌体,都是从环境中来,消毒杀灭细菌,噬菌体也没有了载体。如果真的如Lightner所说,噬菌体侵染弧菌而引起产生的毒素,那么早期消毒的时候将池底消毒干净,噬菌体也可以被杀灭。两个措施防控之下,就算有弧菌也没有噬菌体,有噬菌体也没有弧菌,就构不成病害。
  
  但是目前采用了许多杀灭弧菌的方式,但是还是不断在发生弧菌病害,这主要是因为具有抗药性的细菌不断增多。因而在2011-2012年中国EMS病发不是很严重,偷死病和白斑综合症依旧是对虾的主要病害。我们在偷死病的研究中,用6种抗性基因分别检测分离鉴定菌株携带情况,总检出率高达80%,其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出率达17.0%,而养殖中所用的环丙沙星就属于此类。
  
  抗生素预防基本没有作用,那么消毒为什么没有作用呢,因为我们现在消毒剂多采取水体泼洒的方式,而虾是在底部生活的,因此,一定要有底部消毒(笔者注,期间何建国多次强调一定是针对池底的消毒),用颗粒状二溴海因拌上干砂、干泥土投放水中,按照厂家说明的浓度10-13天用一次,二溴海因是对虾类藻类刺激小,并且是微溶于水,会慢慢释放。并且,不能因为水质看起来好就不用,如果阴雨天等恶劣天气,要8-9天用一次。
  
  消毒加生物防控基本可以应对偷死病和病毒病,但是现在生物防控效果不好,有两个原因,一是一旦同时发生偷死病和病毒病,鱼类不会选择性摄食,发生偷死病和白斑综合症的一律摄食,因此彻底消毒控制好偷死病也是生物防控的基础;二是,养殖户在真正实践的时候并没有按照我们的标准放养,按照我们的标准严格实施的,90%成功。
  
  生物防控技术放养标准如下:
  
  草鱼生物防控技术:适用于对虾养殖密度5-8万尾/亩,在盐度8‰以上的水域,放养1kg左右的草鱼,30-50尾/亩,对虾养殖到10-20天就放草鱼。
  
  革胡子鲶生物防控技术:盐度6‰以下水域,放养250-500g革胡子鲶,40-50尾/亩
  
  美国红鱼生物防控技术:对水域盐度没有限制,适用于虾苗放养密度5-8万/亩,放养60g左右的美国红鱼,50尾/亩,在放虾苗20天之后放红鱼
  
  石斑鱼生物防控技术:针对日本囊对虾尤为有效,对别的虾不如日本囊对虾明显,石斑鱼最好是200g以上,放50-60条/亩
  
  军曹鱼生物防控技术:15尾/亩,不能放多,放养体长为15cm左右的军曹鱼
  
  同时,防止偷死病、细菌病以及其他附着生物,最好搭配养殖吃碎屑和藻类的生物,高盐度地区可放养篮子鱼苗,200-300尾/亩。低盐度地区放罗氏沼虾,30-40%的罗氏沼虾搭配60-70%的凡纳宾对虾,并且在放养罗氏沼虾40天后再放凡纳宾对虾。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水产前沿》杂志 www.fishfirst.cn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关键字】:何建国 EMS 发病症状 更似中毒 水产网 水产网站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8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江门砖头哥 2013-5-18 11:12
何老师这次是贴地气些,难为了....
引用 伟哥中的战斗哥 2013-5-17 17:48
先说的是,何老师说的民间偷死,肝脏坏死症是60天后才出现,这种说法,不知他从何而来??大量三十天左右的虾出现此症状。
何老师也指出了亲虾的问题,起码是准确地指出了亲虾来源安全问题,这一点值得肯定。但也遗 ...
引用 mwzhang886 2013-5-15 08:51
何老师团队还是不错的,谢谢
引用 8fish 2013-5-14 22:52
何老师这次是抛了干货出来!收了!

查看全部评论(4)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