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水产前沿》撰稿人 林晓彬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他是中国水产频道对虾版块版主“海水骆驼”,同行都称他一声“四哥”,在海南养虾十余年,近两年又到福建东山县和朋友合作养虾,在东山周边地区也常常与同行交流,这个人叫李嘉海,一个执着的养虾人。 凭感觉看口碑选苗 笔者来到李嘉海与朋友合作养虾的东山县,这里基本土塘养殖,高位池养殖并不发达,但在迅速流行。就在清明过后,他亲自到漳浦一带的虾苗场走了一圈。“虾苗好不好真看不出来,就算是育苗场,也只能说这批苗做得顺不顺手”,李嘉海觉得,现在福建的虾苗品牌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乱。比如虾苗的活力和均匀度,肠道的饱满度这些都要好,但是有时候苗一般,却挺好养的,有时候看着苗活力很好,却不好养。 他认为,现在选虾苗就是看口碑,到虾苗场走一圈也只是感觉一下,“只要品牌苗不是在外面乱调的幼体,一般问题不大”。为此,今年第一造虾,他准备多放养几个品牌的虾苗,等到第二造再确定以哪个品牌的苗为主。 据了解,诏安和东山两个县这两年的高位塘很多都是新开的,养殖成功率还不错,但是养虾技术水平不高。“我经常到周边的虾塘帮一些朋友看虾的生长情况,有朋友劝我在这边开个服务站,收费服务。”李嘉海坦言,目前最不好处理的就是100头/斤到80头/斤,“这个时间最危险,成本投入最多,不过好在周边冻厂多,不行也就抓了”。而他也表示,自己之前在海南养虾,若是遇到这个规格发生问题,虾救不过来就只能排塘,否则卖虾的钱还不够抓虾的人工费。而20天之内的问题,基本很难有把握进行救治,所以基本放弃,只做前期预防,好在投入也不是很多。 养虾因地制宜 “其实一直以来,养虾就没有一套具体的方案,但是大家也基本在遵循几个大致的套路在养殖。水是太过复杂的一种物体,也是一种唯一不遵循热胀冷缩定律的,而且对于摩擦也有其两面性。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气温,天气等有着复杂的变化”。李嘉海认为,每个养虾人都有各自的体会和心得,有自己的调水控水的操作手法。 谈到自己养虾的心得,他觉得首先要了解本地的天气,周围的环境,虾塘增氧要够,另外不做过浓藻相,这样水体最好控制,因为不存在倒藻,应激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另外这两年养虾,他一直在对比做水放苗和清水放苗,感觉清水放苗效果还不错。直接进海水后简单做一下水体解毒和菌类培养就放苗,一边养一边培水,“所谓清水放苗并非是直接进水就放苗,只是不做藻类培养,水色还是要做的,虽然是假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