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从营养学角度预防草鱼肝胆综合症

2013-7-5 08:45| 发布者: 水宝宝| 查看: 35161| 评论: 0|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引发草鱼患肝胆综合症的直接原因很多,来自饲料营养方面的原因主要有: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蛋白质与能量比失衡;饲料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饲料中缺乏胆碱等。

肠壁轻度充血、肠道内无食物、充满黄色黏液

 
    
  引发草鱼患肝胆综合症的直接原因很多,来自饲料营养方面的原因主要有: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蛋白质与能量比失衡;饲料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饲料中缺乏胆碱等。
  
  文/广东通威饲料有限公司米海峰张璐文远红刘雪兵
  
  近年来,肝胆综合症在草鱼、鲤鱼、鲫鱼、罗非鱼、团头鲂等养殖鱼类中爆发率逐年升高,其引起的死亡率可达40%-60%。患病鱼因肝胆受到损伤,鱼的综合免疫抵抗力下降而易感染其它疾病,危害严重。每年的5月-10月是草鱼肝胆综合症的流行季节,而7-9月为发病的高峰期。进入5月,全国各地区的气温陡升,但除台风、暴雨、气温陡降等环境因素影响外,饲料营养也是诱发肝胆综合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饲料的选择和投喂上可对草鱼肝胆综合症进行预防。
  
  患肝胆综合症的草鱼主要症状:病鱼单独在池边游动、反应迟钝、摄食减少;鱼体色暗淡,尾鳍发黑末端腐烂分叉;鳃丝充血水肿、末端腐烂分裂、部分鳃丝粘有绿色泥苔;解剖发现肠壁轻度充血、肠道内无食物、充满黄色黏液;肝脏肿大,肝脏失血仓白、发黄或呈有绿色块状,成为花肝,质脆易碎,组织切片观察肝脏细胞间充满脂肪粒,肝细胞松散或出现出血性坏死灶;胆囊肿大,胆汁墨绿色,胆囊周围器官或呈绿色。
  
 

胆囊肿大,胆汁墨绿色,胆囊周围器官或呈绿色

 

肝脏肿大,肝脏失血仓白、发黄或呈有绿色块状,成为花肝


  尽管目前对草鱼肝胆综合症的诊断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的生理生化指标,但不少专家认为“肝胆综合症”是一种养殖鱼类营养代谢性疾病。众所周知,肝脏是鱼类最大腺体,也是最主要的代谢器官,除分泌胆汁,帮助消化吸收外,还可把吸收的营养素合成糖元、脂肪和蛋白质,同时也担负着解毒、维生素贮藏、免疫等重要的作用。其一旦受到损伤或发生病变就会导致鱼类机体新陈代谢紊乱、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也极易爆发继发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草鱼的健康养殖发展。
  
  引发草鱼患肝胆综合症的直接原因很多,而来自饲料营养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1、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蛋白质与能量比失衡
  
  当蛋白质超过鱼体需要量时,多余的蛋白质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在肝脏中合成脂肪,并在肝脏蓄积,特别是中性脂肪的积累,会导致肝脏脂肪积累过度、肝细胞空泡化、肝细胞出血坏死,干扰鱼体的正常营养代谢。
  
  2、饲料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
  
  研究表明,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低,虽草食性鱼类对糖的利用能力强于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但摄食过多的糖类会导致鱼类肝脏增大、糖元含量增加。因鱼类无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分泌不足,糖元会在肝脏中转化为脂肪,并在肝脏蓄积,其导致肝脏肿大、色泽变淡,诱发肝脏、胆囊病变。
  
  3、饲料脂肪、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或n-3和n-6系脂肪酸缺乏
  
  饲料中脂肪含量和来源对鱼体脂肪和肝脏脂肪含量密切相关,饲料脂肪含量过高及饱食性会造成鱼类肝脏脂肪含量偏高,肝脏出现异常,使其失去正常的生理机能。鱼类摄食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足或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的饲料会引起甘油三酯在肝脏中积累,脂肪在肝脏中的沉积速度加快,造成肝脂含量上升,肝脏代谢紊乱,导致肝功能减弱,机体抗病力下降。
  
  4、饲料中缺乏胆碱
  
  胆碱不足会导致磷脂酰胆碱(脂蛋白的重要原料)合成不足,影响肝脏脂蛋白的合成,使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磷脂含量下降,影响肝脏脂肪转运到血液中,导致鱼体脂肪代谢紊乱,鱼类生长减缓,从而引起肝脏中脂肪含量显著上升,肝脏病变损伤。
  
  5、饲料霉变、饲料脂质氧化
  
  饲料霉变或脂质氧化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黄曲霉毒素、酸败的脂肪酸等,这些会引起鱼类肝脏细胞肿大、胆囊肿大变黑,肝脏脂肪变性、肝脏细胞核固缩,造成肝细胞损伤,代谢机能失调等症状。
  
  6、违禁添加物
  
  一些不法商家在饲料中添加喹乙醇、氯霉素、呋喃唑酮、磺胺类等违禁促生长添加剂或药物,以促进鱼体快速生长,但这导致肝脏超负荷工作,肝功能逐渐弱化,肝脏出现损伤。
  
  从饲料营养学角度防治草鱼肝胆综合症,防治措施可分为主动防治和被动防治两种。主动防治是在设计饲料配方时结合养殖鱼的大小、环境气候、水文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原料,选择优质原料,避免使用已氧化的、易氧化的油脂和高油脂含量的原料。被动防治是在饲料中添加能够保肝利胆、促进饲料油脂供能、限制油脂在鱼类肝脏贮存等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
  
  防治草鱼肝胆综合症不能仅仅依赖于饲料营养的调整,我们更应该依靠于合理的养殖模式搭配、科学的投喂饲养管理、定期的药物预防等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下面就饲料营养学这个角度简单的分析一下草鱼肝胆综合症的预防措施。
  
  鱼类肝胆疾病除了药物、有毒有害物质刺激对肝胆造成损伤外,主要诱因是脂肪分解、代谢机能受阻,导致肝胆功能逐渐丧失而引起的。
  
  1、养殖户在饲料的选择上切勿贪图便宜,不要认为饲料蛋白质高就是好饲料。而应该选择信誉良好,有技术实力厂商的产品。优质饲料不仅原料质量好,而且蛋白质、脂肪等营养全面合理,适宜草鱼各阶段的生长营养需要。在饲料的投喂上,切忌过量投喂,强制投喂。
  
  2、养殖户投喂饲料时,可在饲料中加拌适量的肝胆舒灵、三黄散、通威多维、免疫增强剂等保肝利胆的产品投喂草鱼,以达到防治的作用。
  
  3.5-10月份间饲料厂商在设计配方时,可适当提高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是生物膜的组成部分,是肝脏中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合成的抑制剂,可抑制与葡萄糖代谢和脂肪酸合成有关肝酶的活力,降低脂肪在肝脏中的合成和沉积,提高肝脏脂肪分解代谢的能力,减轻肝脏功能负荷,从而保护肝脏。
  
  4、可适当提高饲料中有效磷的含量。磷有利于脂肪酸的β-氧化,可提高脂肪作为能量的消耗,降低脂肪在肝脏中蓄积,达到利肝舒胆的作用。
  
  5、可适量补充胆碱、磷脂、蛋氨酸、赖氨酸、甜菜碱和肉碱,提高饲料脂肪的利用率,改善鱼类对脂质的消化吸收,提高肝脏中脂肪的转运能力,降低肝胆脂肪含量。
  
  6、适当降低配方中饲料蛋白质含量,提高可消化能量水平,注重氨基酸等营养素的平衡。控制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保证可消化碳水化合物作为供能、节约蛋白质的有效作用。
  
  华南和华中地区的高温季节,亦是鱼病爆发的高峰期,在养殖过程中科学、有效、合理的预防鱼类肝胆综合症将有利于提高广大养殖者的养殖收益。
  
  
   关键词:草鱼肝胆综合症 饲料营养 饲料蛋白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水产前沿》杂志 www.fishfirst.cn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