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最新鱼病分析:浅谈治疗叉尾鮰套肠心得

2013-7-6 00:55|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51317| 评论: 1|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套肠症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型细菌性传染病,四川农业大学的汪开毓教授认为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引起的,危害对象是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已经连续几年造成了斑点叉尾鮰大批发病死亡,严重地威胁着斑点叉 ...
  最新鱼病分析
  
  浅谈治疗叉尾鮰套肠心得

 

肠套叠
 

  
套肠表现:体表椭圆型退色斑点

 


脱肛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该病来势凶猛,具有发病突然,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在出现症状后的1-2天即发生大规模死亡,死亡率一般在90%以上,有的几乎达100%。
  
  文/内江正大有限公司 肖建春 西昌学院动物科学院 徐大勇
  
  套肠症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型细菌性传染病,四川农业大学的汪开毓教授认为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引起的,危害对象是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已经连续几年造成了斑点叉尾鮰大批发病死亡,严重地威胁着斑点叉尾鮰养殖的健康发展。目前初步认为该病是由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发生严重的肠炎、肠套叠和脱肛为特征,在短时间内即可引起大量死亡,我们称此病为“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InfectiousIntussusceptionofChannelcatfish,IICC)。该病的致病病原和病理变化特征在水生动物疾病中是罕见的。
  
  一、流行情况
  
  该病于2004年3月最早发现于四川龙泉湖,相继四川其他地方三台、新津、眉山等地也发现套肠症。该病来势凶猛,具有发病突然,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在出现症状后的1-2d即发生大规模死亡,死亡率一般在90%以上,有的几乎达100%,患病鱼的主要特征即“肠套叠”,而且这种肠套叠的出现率很高,可达60%-95%,其次是严重的个体体表有圆型褪色斑,尾部鳍条出血发红,或是有肉眼可见的霉菌丝。病鱼一旦出现肠套叠后即不吃食,并很快死亡。此病有很大的传染性,自2004年后相继在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地相继发生。而且病情更加严重,发病范围进一步扩大,有些地区甚至整池、整箱死亡,以致斑点叉尾鮰养殖遭受毁灭性打击。估计这几年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在5000万元以上。该病在自然情况下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鱼苗、鱼种和成鱼均可感染,其他鲴科鱼类也可感染,但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的有鳞鱼未见感染(如鲤鱼、鲫、草鱼、鲢、鳙、鲈和武昌鱼)。发病季节主要在春夏,3-9月是其发病的时期,但以3-5月高发,一般是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初开始发病,发病水温多在16℃以上,并随水温的升高而缩短。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一般发病率在90%以上,病程在2-5d,死亡率90%以上,首次发生的疫区往往为100%。
  
  二、病因分析
  
  该病的病原初步认为是斑点叉尾鮰源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这种菌在各种水体中均可以存活,尤其是在大型水库的底层水中多见。一旦鱼在运输途中有机械损伤,鱼极易感染些病。同时此病还和鱼的抗病力相关,有肝胆综合症的鱼更易感染。此病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极易感染:
  
  1、每年的3至5月。此时正是鱼苗贩运的旺季,由于此时温度尚低,鱼苗体质差,在运输途中密度过大,叉尾鮰鱼的胸鳍极易引起鱼体皮肤损伤感染。这也就是苗种在购买后一经运输就发生套肠的原因。
  
  2、有肝胆综合症和肠炎的叉尾鮰更易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得有肝胆综合症和肠炎的叉尾鮰因肠道消华不足,肠道痉挛而致使肠道阻塞,发生肠套叠。
  
  3、在肠道内有绦虫也容易致使肠道发生梗阻,容易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使叉尾鮰得套肠症。
  
  三、防治心得
  
  根据这几年在全国各地的防治经验,总结如下:
  
  做好池塘水源渔具的消毒预防工作。鱼苗下塘前做好水体消毒,当有外来水源进入,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苗种在运输下塘时都应做好运输苗种装运容器的消毒工作。
  
  做好应激处理,尽量减少鱼体的应激反应。可以运输时在水体中加五倍子末,用量一方水20克,维生素C一方水200克。治疗时也相应地加上以上药品,用量可按说明书用量加大3到5倍。
  
  叉尾鮰一旦发生套肠,可按以下方法进行治疗:外用水剂的氟苯尼考、五倍子末和生姜末,用量按标准用量使用;内服选用氟苯尼考、维生素C和五倍子末,用量按标准用量的3到5倍连续内服3天。3天后选用黄芪多糖、鱼肝宝散和川楝陈皮散,用量也是按标准用量的3到5倍内服3天。采用中西结合,利用化药药效快,中药巩固治疗,治愈率高。
  
    【关键字】:浅谈 治疗 叉尾鮰 套肠心得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liang6MVP 2013-7-14 11:14
外泼抗生素类药物,以后更麻烦

查看全部评论(1)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